分享

医案小议安胎

 经方人生 2022-09-07 发布于四川

一.医案小言

友人推荐《女医杂言》一书,读及谈允贤治滑胎一例:

一妇人年二十六七,有胎即堕,凡堕六胎,虽服药不得成。某问其故,其妇性沉怒不发言,火内动之故。遂用紫苏安胎饮出《丹溪方》。 后用於潜白术米泔水浸,鼠尾黄芩醋炙,各二两,上为细末,每日空心紫苏汤调下二钱,始得胎安,遂生一女。

《丹溪治法心要》安胎饮:

白术1钱,人参半钱,当归1钱,白芍药1钱,熟地黄1钱,川芎5分,陈皮5分,甘草3分,缩砂2分,紫苏3分,条芩5分。

王海藏云∶热则耗气血而胎不安。所谓产前宜凉,产后宜温。而朱丹溪谓胎前当清热养血为主,以白术、黄芩为安胎之圣药。对后世影响极大。《名医类案·堕胎》中便以丹溪治疗滑胎之医案为首,为滑胎证治之名案。其一案云:“丹溪治一妇,有胎至三个月之左右即堕。其脉左大无力,重取则涩,乃血少也。以其妙年,只补中气,使血自荣。时正初夏,浓煎白术汤,调黄芩末一钱服之,至三四两,得保全而生。”

丹溪谓:“条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俗以黄芩为寒而不用,反谓温热药能养胎,殊不知胎孕宜清热养血,使血循经而不妄行,乃能养胎。”此案丹溪以浓煎白术汤补中气,黄芩清肝中虚热,此之谓也。

然虽具其理,后世医家若一味听之,亦有偏颇之处。

张景岳在《妇人规》指出:“凡妊娠胎气不安者,证本非一,治亦不同。盖胎气不安,必有所因,或虚,或实,或寒,或热,皆能为胎气之病,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故安胎之方,不可执,亦不可泥其月数,但当随证随经,因其病而药之,乃为至善,若谓白术、黄芩乃安胎之圣药,执而用之,鲜不误矣。”

对景岳颇有微词的陈修园就亲身经历了“执而用之,鲜不误矣”这一点。

《女科要旨》载:“余内子每得胎三月必坠,遵丹溪法,用药连坠五次。后余赴省应试,内子胎适三个月,漏红欲坠,先慈延族伯字延义,以四物汤加鹿角胶、补骨脂、杜仲、续断各二钱,一服而安。令每旬一次。余归已六个月矣,阅其方大为一骇!叹曰∶补骨脂《本草》载其坠胎,又合鹿角胶、杜仲之温,芎之行以助之,竟能如此之效!设余在家,势必力争,又以黄芩、白术坠之矣!此后凡遇胎漏欲坠之症,不敢专主凉血;而半产应期而坠者,专主大衰论治。”

二.滑胎病机证治小论

概滑胎病因多出,所责首选肝脾肾三藏。

1.大凡妇人之怀妊也,赖肾水以荫胎

《女科经论》云:“女之肾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所系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故古人有“肾以载胎”之论。

方有张锡纯之寿胎丸:取菟丝子,寄生,续断,阿胶四味。

菟丝无根,蔓延草木之上,善吸他物之气化以自养。胎在母腹,若果善吸其母之气化,自无下坠之虞。且男女生育,皆赖肾脏作强。菟丝大能补肾,肾旺自能荫胎也。

寄生根不着土,寄生树上,犹胎之寄母腹中,亦善吸空中气化之物。气类相感,大能使胎气强壮,故《本经》载其能安胎。

续断亦补肾之药,而其节之断处,皆有筋骨相连,大有连属维系之意。

阿胶系驴皮所熬,驴历十二月始生,较他物独迟。以其迟,挽流产之速,自当有效。且其胶系阿井之水熬成,阿井为济水之伏流,以之熬胶,最善伏藏血脉,滋阴补肾,故《本经》亦载其能安胎也。

2.中气不举,气血皆虚,责之于脾。

《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凡妊娠之数见堕胎者,必以气脉亏损而然……凡胎孕不固,无非气血损伤之病,盖气虚则提摄不固,血虚则灌溉不周,所以多致小产。”

论及方药则言:

胎气有虚而不安者,最费调停。然总不离于血气之虚,皆当以胎元饮为主。若心脾气虚于上者,宜逍遥饮、归脾汤、寿脾煎之类主之。若肝肾不足于下者,宜左归饮、右归饮、固阴煎主之。若气血俱虚者,宜五福饮、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

其中胎元饮(见《新方八阵·因阵》)治妇人冲任失守,胎元不安不固者,随证加减用之。或间日、或二三日,常服一二剂。

人参(随宜) 当归 杜仲 芍药(各二钱) 熟地(二、三钱) 白术(钱半) 炙甘草(一钱) 陈皮(七分,无滞者不必用。)

观其方以八珍补益气血加杜仲安胎,陈皮调气畅中而成方。气足而摄固,血丰而灌溉周,则胎元自安矣。

3.血热七情,多责于肝。

《傅青主女科》言:“妇人有怀妊之后,未至成形,或已成形,其胎必堕,人皆曰气血衰微,不能固胎也,谁知是性急怒多,肝火大动而不静乎……相火宜静不宜动,静则安,动则炽。况木中之火,又易动而难静。火动而不可止遏,则火势飞扬,不能生气养胎,而反食气伤精矣”

“肝怒则不藏,不藏则血难固。肝性最急,血门不闭,其血直捣于胞胎,胞胎之系,通于心肾之间,肝血来冲,必断绝心肾之路;胎因心肾之路断,胞胎失水火之养,所以堕也。”

方用利气泄火汤。

人参(三钱),白术(一两,土炒),甘草(一钱),熟地(五钱,九蒸),当归(三钱,酒洗),白芍(五钱,酒炒),芡实(三钱,炒),黄芩(二钱,酒炒)。

此方名虽利气而实补气也。然补气而不加以泄火之品,则气旺而火不能平,必反害其气也。故加黄芩于补气之中以泄火;又有熟地、归、芍以滋肝而壮水之主,则血不燥而气得和,怒气息而火自平,不必利气而气无不利,即无往而不利矣。

然此为治疗之法,若妇人平素气急,欲预防者,效法丹溪取白术,黄芩为丸,紫苏煎汤即可。景岳言:“若脾气虚而血热者,宜四圣散;肝肾虚而血热者,宜凉胎饮;肝脾虚而血热者,宜固胎煎。”亦随证加减之意也。

​三.小结

​虽病出诸端,理为一贯,且今之人气血虚者少,不孕者或困于肾阴不足,或困于湿热内蕴,或困于生活压力,多需清补并用。尤在泾于《金匮心典》说:“妊娠之后,最虑湿热伤动胎气,故于芎归芍养血之中,用白术除湿,黄芩除热。夫芩术非能安胎者,去湿热而胎自安耳。”则知丹溪法虽有偏颇之处,今之临床仍需重视,不可偏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