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灾难无情人有情,心理救援也要行

 三明治妈妈 2022-09-07 发布于上海

昨日四川泸定突发6.8级地震,灾情严重性是继2017年九寨沟地震后四川经历的最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图源自微博

01

无论是地震还是疫情,突发的灾害事件都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后,约20%~40%的受灾人群会出现轻度的心理失调,他们经过时间推移可以自然恢复。

约有30%~50%的人会出现中度甚至重度的心理失调,如在事后他们可以立即得到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而在灾后一年内约有20%的人会出现严重心理疾病,他们需要长期甚至可能是终身的心理治疗。

以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在灾后的6个月,心理研究人员针对都江堰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后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分别为15.9%、40.8%、24.4%(范方,柳武妹等,2010)

在灾害来临时,人们的身体会自动开启防御机制。此时身体会动员机体各个部分以处于紧急状态,使自己的精力集中某事件并迅速做出抉择,采取有效行动,这时人们便处于应激状态

在应激状态时个体会由于自己面临强烈刺激而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导致情绪过度紧张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也承受超乎平常的身心负荷,个体需要尽力调动体内各种能量或资源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02

此时人们更加需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内心越慌乱越会导致注意力狭窄,容易浪费体力和精力。

建议可以尝试少去关注网上的一些灾情信息,一切消息都要以官方通报为主

当人们处于各种消极信息中不仅会导致直接影响自身情绪,还会对当下情境产生错误判断,甚至产生糟糕至极的想法,导致出现不合理信念

与此同时也要多给自己灌输积极观念,多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巴基斯坦的一次营救中,一位被困十几个小时的幸存者在心理治疗师和亲属的不断鼓舞下,幸存者才得以扛过6个小时的救援,成功脱困。

03

除了处于灾情中的人们以外,频频关注灾情的人们也会出现一些消极心理,如感到内心慌乱,郁郁寡欢等。

这种情况被称为“替代性创伤”是指专业助人者由于接触到求助者的创伤性经历而引起的助人者内部经验的改变时共情投入当事人的创伤所产生的结果。

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共情能力较强的人将自己代入进他人的创伤中,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在专业的医护人员或救助人员中出现,在浏览相关信息的人也可能会出现这种心理状态。

针对此类人群,建议可以尝试正念训练,帮助将注意力从灾情中转移,让自己回到当下的生活状态中。

或者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平台,海豚心理平台拥有数百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专业保密的心理服务,即可进入海豚心理小程序。

灾情虽无情但人间有爱,我们万众一心定能共渡难关,同时也向奋战在前方的英雄致敬

我们在后方守望相助,相信灾情终会过去,生活也会恢复平静

本文图片皆来源网络

编辑| Wise妈

(本文为三明治妈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

参考文献:

范方,柳武妹,郑裕鸿 & 崔苗苗.(2010).震后6个月都江堰地区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1),56-5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