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年前废墟下的他们,现在怎样了?

 泊恩心理 2021-05-12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

当时的小雯还是初中学生,她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

这一刻,人类的生命是脆弱的;但是又是这一刻,我看到了无数弱小的光芒燃烧成了希望的火焰。

当年的地震新闻铺天盖地,太多的悲伤散射开来。小雯甚至不是身处在四川的孩子,依然每天看新闻看得流下眼泪。

一边是大地的无情,一边是人们争先恐后的救援。

强烈对比之下,这次灾难给太多人带来了无法忘记、无法弥补的伤害。以至于今天大家讲起汶川,都会是不自主的沉默。

每次大的灾难后,比如战争、地震,都会有很多人需要面对这种情况,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它的发生: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01

什么是创伤后应激?

很多灾难事件会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刺激强度过大,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降低了人们对社会和生活的适应能力。

创伤性事件超越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会完全击溃一个人正常的处理问题的能力

美国911事件是典型的灾难事件,至今仍有幸存者无法离开该事件的阴影。

灾难性事件在发生时包含了这些潜在信息:事件中遭受死亡的威胁;

当事件有可能危及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当事人会出现极度恐惧、无助和濒死感。

这些信息预示了在创伤性事件发生之后,人们有可能会出现PTSD症状。

创伤后应激通常会有以下三个表现:

闯入性记忆(强迫反应)

个体在清醒或睡眠时,创伤记忆强行进入脑海,以闪回或噩梦的形式重现事件场景,重复体验当初的情绪和感觉,强烈程度也相差无几。

躲避反应:

个体努力避免对经历过的创伤的谈话、回忆、询问,出现“遗忘”事件细节的情况,埋藏情感,和他人保持距离,感到极为孤独,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

唤起反应:

个体表现为容易发怒、容易受惊吓、失眠、紧张不安和焦虑、对小事反应过度,注意力不能集中。

02

如何走出阴影?

依靠个人的力量,创伤后应激是无法摆脱的。

我们会更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灾难性事件影响的创伤是极其顽劣的,作为社会事件的存在也会让应激者痛苦不已。

国家和社会公益组织也会在大型灾难事件后对人们的创后心理重建也十分关注。

这些都促使国内心理学界增加了对PTSD的关注,作了大量的研究。

应激者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帮助,走出事故阴影,才能完全彻底地恢复自己的生活。

如今的汶川,在地震伤害过的土地上重建了新汶川和地震纪念博物馆。

小雯去年在四川旅游,在去阿坝州的大巴上,她看到了路边一处房子。

那是一个破旧的民房,整个结构已经垮了,在房子前有块标识牌写着“汶川地震遗址”

与房子死气沉沉形成对比的是,门外的院子里,枯死的玉米里抽出了新芽。

她知道,新的希望终究会带走阴影。

03

那些振作起来的人们

13年过去了,当年活下来的人们,带着逝去亲人的信念,继续走下去。

曾经有一位在废墟下的男孩薛枭,被救出后说了一句话,他的“名言”红遍了大江南北:

“叔叔,我想喝可乐,要冰的。”

如今,这位少年已经是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的一名员工。他说要将“可乐”精神传承下去。

李月当年因为伤势过重,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在刚被救出来的时候,她哭着说不要锯掉她的腿,她还要跳舞。

但是经过努力,截肢后的她不仅恢复了信心,在北京残运会上,她表演了舞蹈《永不停止的舞步》。

现在她又投向了写作,将自己在灾难后的成长写出来,成为了无数人的灯塔

少年程强在灾难中看到解放军们的救援,一时间他明白了自己的理想所在。

在送别救援官兵的时候,他高举横幅,大声喊着:长大后我要当空降兵!

如今,他已经是空降兵某旅“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

还有很多的人,在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梦想。灾难的阴影无法磨灭,但是只有站起来,才是对灾难最好的痛击

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渺小的人类面对过无数的灾难、疾病、战争。

我们无法阐明为什么这么多人可以为了别人的生命去冒险和前仆后继;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正是因为这些英雄的存在,黎明一定会再次到来。

创后应激的治疗并不是要忘却过去,而是接纳痛苦,得到成长。如果你需要相关的咨询,可以直接与我们的后台联系。

纪念伤痛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未来,而不是活在痛苦里面。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在右下角点击“点赞”、“在看”,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在今天,让我们默默向死去的人们默哀,为活下来的人们祝福。

 关于泊恩

泊恩心理PsyBene是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以及循证心理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为基础的临床精神心理专科门诊,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临床证据、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根本,致力于为每一个来访者提供“科学循证”的心理卫生服务。

泊恩心理竭力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精神心理问题,纠正对精神心理问题人群所抱有的偏见,了解精神卫生常识并预防心理问题。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困扰,可直接通过下方二维码与我们联系,泊恩心理全力为您服务。

〓 泊恩声明 〓 

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对于该文章拥有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编、转载,该文章由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

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医疗机构。对这篇文章有任何的疑问或者建议,欢迎通过公众号联系在线客服提交反馈。

✨一次分享,帮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