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很多草根公益机构放弃99,是堕落还是无奈被踢出游戏?

 荒野守护人 2022-09-07 发布于甘肃

今天是2022年腾讯99公益日的第一天,从朋友圈看,草根机构和草根公益人们对99的热情是历年最低了,身边参加99公益活动筹款的草根机构和团队是越来越少了,很多机构的伙伴都是象征性的发一下筹款链接,并不会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在99公益活动了。

但从活动本身看,今年腾讯的配捐规则貌似更加的“公平”和合理。

如上,今年腾讯的配捐由几部分组成,首先是腾讯公益日基础配捐,其次是公益身份加成配捐,包括第几年参加公益,得了几个勋章,做了几次公益答题,捐过多少次款等,还有是项目加成配捐,包括项目进展,参加腾讯公益透明计划。除此之外还可以把捐款动态发朋友圈,邀请朋友答题、捐小红花、捐款也可以得到一部分配捐,整体上看是很不错的。

今年整体上腾讯的配捐规则比往年好了很多,从我们测试的数据看,平均配捐能达到0.3,而去年我们测试的只有0.13。今年的配捐是去年的两倍多。

这样的数据下草根机构为啥还不参加99呢,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草根机构不缺资金了吗?

不是,近年来因为疫情原因,草根机构的处境特别困难,有不少甚至出现断“粮”的情况。甚至不少草根公益人因为资金原因不得不转型做其他,从而离开公益“行业”,所以大家是需要筹款的。

0.3的配捐对于有能力有资源的机构来讲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特别是对本省就很有钱的大机构或企业(资本),这个0.3的回报率也太高了,规则玩的好可能配捐会更高,这比股市更具有吸引力,稳赚不赔,这是非常值得投入的“项目”。并且从目前的形势看,规则制定者更愿意将流量资源分配给这些大机构或大项目。不知是因为和关系好,还是这些大机构的大项目更加具有“安全性”。

对于草根机构,即便是0.3的配捐,在没有很多“资源”的情况下, 草根机构即便花本来就不多的人力资源,花大量时间成本先是上线项目,再是弄懂规则,最后参加到99活动中,没有腾讯流量加持的话,只能靠自己仅有的资源去朋友圈发链接与呐喊是筹不到钱的。

99公益活动日第一天近18亿的捐款,都去了哪些机构的哪些项目呢

今年腾讯公益做了很多改革,首先是很难上线新项目,其次公募基金会和执行机构的业务范围卡的很严,最后还限制额度。这样导致公募基金会对执行机构计划上线的项目上便卡的更严,特别是资金使用情况上卡的很严,一些基金会对草根机构非常看重(赖以生存)的人力成本的比例要求是不得超过总项目的25%。这个对草根机构太有杀伤力了,因为草根机构很难得到非限定性的资金支持,人员工资社保等需要从每一个项目分摊,这一部分被卡的话草根机构参加众筹,同时几年来因为大环境公益项目的执行成本也越来越高。草根公益人不得不做出退出腾讯99公益活动的决定。

关于腾讯公益的资源倾斜,有个长期执行腾讯公益项目的伙伴这么说:“目前腾讯公益给项目流量的标准不透明,选拔不公正,导致强化垄断。就腾讯每周一次的项目首页推荐的(会给自然流量),我们看到的是极少数头部机构的大体量项目在垄断。比如环境保护类,共有244个项目,每周必推荐北京某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的项目,连执行人员都是唯一,甚至一个月内会被反复推荐。而与此同时,急需筹款、进展发布频繁的小微项目从来没有被推荐过。整体公益传播没有让我感受到多用心。而且与腾讯公益的工作人员,执行机构和平台只能通过视频课和邮箱交流,不能及时了解大家的需要;影响力很难评价有破圈,只在朋友圈看到一次广告;而且线下活动的物料提供很慢,目前大多数公众对公益日是不了解的..."

大家可以去腾讯公益的项目看看,很多项目进展按时提交,项目逻辑清晰,公益逻辑性强的项目,一天只能筹到几块钱,甚至几天也筹不到一分钱钱,同时被腾讯公益流量倾斜的项目,一天可以靠流量筹到几万块钱,差别只可能是“资源”与“关系”。

不谈更加深层次的公益资本垄断,就目前来讲腾讯配捐是不错的,但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与不透明是迫使草根离开腾讯99公益活动的重要原因。目前而言腾讯99公益日更像是'99投资日”,没有公平自然的流量加持的话,草根机构靠优质的公益项目和情怀是很难有“收获”的。

所以越来越多的草公益机构不参加腾讯99活动是被踢出“游戏”的。

腾讯99公益日对不缺资金和资源倾斜的大机构来讲就是一块很大的蛋糕,但对全国绝大多数缺乏资金又没有资源的草根机构来讲,那么的残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