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毛《哭泣的骆驼》:这四个人生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茶境 2022-09-08 发布于浙江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主播亚楠朗读音


作者:吴呱呱
来源: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每每提及著名女作家三毛,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她在书里分享的生活趣事。

在我看来,三毛和荷西婚后最快乐的时光,是在撒哈拉沙漠生活之时。

在撒哈拉沙漠里,他们有过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光,有过因琐事而拌嘴的时候,也有过哭得撕心裂肺的瞬间,更有过面临生死离别的悲怆。

在《哭泣的骆驼》一书中,三毛就记录了和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的所见所闻。

细细回味书中的每个细节,不由得感慨三毛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也揭露了人性背后的人生真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暗藏的,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4个人生真相。

1

越懂得换位思考的人,越善良

曾看过一句话:
我们每一个人,在人际交往当中,都要学会尽可能地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

一个善良的人,无论与谁相交,都会主动换位思考。


初到撒哈拉沙漠的三毛,对生活在大漠里的居民很感兴趣。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撒哈拉威人,她带着相机和沙漠军团的朋友一起前往游牧区。

每次三毛给他们拍照前,都会先和他们聊聊天,征得同意,才会拍照。

有一次,三毛和几个女子相处甚欢,并给她们拍照。

可当这一家的男人回来后,竟气急败坏地踢倒其中一位女子,并愤怒地责备三毛收走了她们的灵魂,害她们即将死亡,那人愤怒地要抢走她的相机。

朋友虽挡在她面前,可人群还是很激动地围着三毛,而那几个女子早已吓得失了神,蹲坐在地上。

朋友想带三毛离开,可三毛却担心自己的举动会让这几个女子陷入身体和心灵的困境,便演了一场戏,告诉他们灵魂被她放出来了。

彼时,被吓坏的几个女子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逛超市时无意间见到的一幕。

3个孩子在售卖菠萝蜜的柜台试吃,并求站在一旁的母亲买一份回家吃。

可是,母亲觉得太贵了,不舍得买。

售货员得知后,无情地指责那位母亲只知道试吃,孩子想吃却不舍得给孩子买一份。

虽然那位母亲若无其事地走开了,但我却看到她眼底闪烁着泪花。

在售卖员眼里不过是20多块钱的一盒菠萝蜜,可在这位母亲眼里,那可能是家里人一顿饭的菜钱。

拿破仑·希尔所说:

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行走在人世间,每个人都有难言之隐。


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很难理解他人的苦楚。

唯有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看清别人的处境,理解别人的不易。

图片


2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偏见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比无知更可怕的是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说:

没什么比偏见更可怕了,人人都不喜欢偏见,可人人都会有偏见。

书中,三毛就分享了一个刺痛人心的故事。


沙伊达是撒哈拉威人里,容貌姣好,且受过高等教育,医术数一数二的助产士。

纨绔子弟阿吉比看上风姿绰约的女产师沙伊达,但沙伊达心有所属,拒绝了他。

于是阿吉比开始四处编造散播沙伊达的流言。

渐渐地,人们会在她背后说三道四,说她乱搞男女关系。

甚至,有位产妇明明难产危在旦夕,却宁愿死掉,也不愿让沙伊达接生。

在一场起义中,撒哈拉威人才知道沙伊达是个正直的人,她也结了婚,丈夫是游击队队长巴西里。

一场混战中丈夫巴西里被杀害了,而阿吉比活捉了沙伊达,为了报复,他在众人面前揪着沙伊达的头发,撕掉她的前襟。

小叔子为了保留沙伊达的尊严,不得不杀了她,再自杀。

沙伊达死于狭隘的报复,更死于众口铄金的谣言偏见之下。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
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事物的虚幻假象,也不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们此前积累的偏见。

电视剧《生活家》里的王事成,也是如此。


几年前的一个夜晚,王事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发现一个女孩被人侵犯,二话不说拿起身上的工具解救女孩。

可是,由于他出手过重,导致一人受重伤,一人当场死亡,入了狱。

出狱后,因为他有前科,而迟迟找不到工作。

后来,他改了名字才勉强得以在一家酒店当保安队长。

平日里,他和同事们相处融洽,且常常热心帮同事忙,而获得好人缘。

可当酒店发现他坐过牢后,二话不说就开除了他,而昔日和他交好的同事也都像躲避瘟疫一样躲着他。

因为他坐过牢,没有人愿意再相信他,没有人关心他为什么会坐牢,甚至,没有人会看到他善良的本质。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为他人的行为举止,是自己不能理解的,因为他做过错事,是自己不能接受的,就把他们归结为异类,而处处排斥他们。

虽然,我们无法避免他人对自己的偏见,却能做到在看清事情真相前,不要妄下结论,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事情。

图片


3

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麦田里的守望者》里说:

“不要和一个傻瓜争辩,否则别人会搞不清楚谁是傻瓜。”

书中,三毛分享的一件小事,令我久久无法忘怀。

有一次,三毛去朋友家吃饭,她看到一个本该拥有童年的小孩子被卖身为奴隶,马不停蹄地伺候着一群成年人,而过意不去。

可另外两位客人却因为吃不惯沙漠菜,而一直责怪幼小的孩子,还不停地指使他干活,甚至还表示自己也要买几个奴隶。

三毛见状,气得不行。

本以为,三毛会站出来,阻止她们的行为,却不想她并没有这么做,只是走到小孩面前,帮他一起烤肉。

在三毛眼里,与其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让自己更加气愤,还不如给小孩搭把手,减轻他的负担。

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正在门外打扫卫生。

有位客人突然问他,一年有几个季节。

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一年有春夏秋冬。”

可是,客人却不认同地说:“一年只有三季。”

学生坚持自己的看法是对的,而客人也坚持自己的看法是真理,两人开始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辩对错。

此时,在一旁的孔子,看了客人一眼后,便告诉客人,一年只有三季。

客人这才满意地离开了。

学生不解,孔子笑着说,那个人全身是绿色,他是蚱蜢变的人,蚱蜢春天生,秋天亡,只经历三季,你和他争辩是在浪费时间。

人生在世,每个人的阅历和认知水平不同,我们无法强求别人和我们处于同一个层次。

更何况,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就如同对牛弹琴,除了给自己添堵和浪费时间外,没有任何益处。

你为了健康的体魄,坚持去健身房健身,在他们看来是在浪费钱;你眼里的万丈星辰,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海市蜃楼。

不如放弃争辩,把时间花费在让自己变得更美好上。

图片

4

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心怀感恩


三毛在书中写道:

我们在这一带每天借送无数东西给沙哈拉威邻居,但是来回报我的,却是一个穷得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的奴隶。

原来,自打三毛在沙漠里安家后,周围的邻居常常不分时间敲开她家的门,借走她的东西,不仅没有半分感谢,还常常不归还,甚至是不问自取。


然而,有一次,她在朋友家宴上,给幼小的奴隶塞了两百块钱。

没想到,傍晚小孩的父亲找上门来,想把这两百块还给三毛,和三毛互推了好久后,小孩的父亲才弯下身,合上手叩谢三毛给的钱。

三毛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便抛却脑后,却不承想几天后,孩子的父亲在她家门口放置了一颗洒了水的青翠碧绿的生菜。

虽然,孩子一家很贫穷,但因为心怀感恩,而拥有了世间最为珍贵的财富。

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视频:

一个家境贫寒,饿着肚子的小男孩,走到一家包子店前,身上没有钱,只能盯着包子看。

包子店的老板发现后,拿了几个肉包子送给了小男孩。

多年后,包子店的老板突发罕见病,当地医院的医生也束手无策,家人只好把他带到省会大医院去请专家替他治疗。

没想到,多年前的小男孩如今成为了大专家,一眼认出包子店的老板,他暗下决心定要治好包子店老板的病,便花费大量时间钻研。

经过一番努力,包子店老板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暂无生命危险。

包子店并没有认出小男孩,只是在出院结账时,才得知小男孩已经帮他付好费用。

有人说: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人若不懂感恩,就失去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人活一世,可以贫穷,可以平庸,唯独不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只有心怀感恩的人,才会得到更多贵人的帮助,才能让自己未来之路行之辽阔。


非常认同罗曼·罗兰曾说的: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纵使生活有再多的艰难险阻,但如何对待生活的诘难,却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态。


人生路漫漫,你我皆在途中,愿你我在看清人性真相时:

能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不易;

能摒除偏见,保持清醒的思维;

能在爱自己之时,不忘为他人着想;

受人恩惠后,能常怀感恩之心。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吴呱呱,来源: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