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进拴|黄河探源记

 智泉流韵原创 2022-09-08 发布于河南

郭进拴|黄河探源记

巍巍昆仑山具有中华传统文化源头的地位,象征着中华大地的脊梁。如果说千山之祖的美称非西昆仑莫属,荒寂神秘以中昆仑为最,那么,黄河源区的景色就足以使东昆仑堪称万水之源了。

  再看远处,青山伴绿水,长云暗雪山。山头上的团团白云,每一片都低得好像是擦着地面在飘动,仿佛人站在山头一伸手就可以撕下一片来拭汗拂尘。所谓“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其中之真谛在这里竟也可以展露得淋漓尽致,赐你一览无余。在这样神奇瑰丽的景色中进行科学考察,简直就是一种投入大自然怀抱的享受。置身在这长天飞鹰,莽原奔马,绿野牧羊,清溪观鱼的壮美景色中,您准会象我一样获得一种情不自禁的冲动,促使您抬头闭目,舒胸展臂,原地旋转,仰天长啸。以释却胸中久积的烦闷、压抑和紧张,吸取自然清新的空气,置换出舒畅、自在和轻松的感觉,总之,您尽可以放浪形骸,无所顾忌地表现您自己,展露您的原形。如果您感到累了,您还大可以伸展四肢,微合双目,身心放松,平躺于高原大野,尽情享受高天厚土间绿色自然的沐浴,尽情享受这里阳光的抚摸和微风的吹拂。

河有重源,这是世界上许多大江大河所共有的现象,黄河也不例外。黄河上游共有三源。北源较小,名扎曲;中间的一支为约古宗列曲;南边较大的一支叫卡日曲。但是,究竟哪一支才是黄河的正源呢?历代的黄河探源者包括元代的朱思本,明代的宗泐和清代的阿弥达等人,多数都认为卡日曲是黄河正源,只有齐召南的《水道提纲》谓约古宗列曲为黄河正源。后来,1952年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并由项立志和董在华为领队的黄河河源查勘队,在河源区实地勘查后也认为约古列曲为黄河正源,发源于雅合拉达合泽山。并在1953年1月21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黄河河源勘察记”一文。此后,学术界便引起了争论。

  关于河源的确定标准,黄委会设计院的张维民高级工程师告诉我,一是看水量,二是看距离和流域面积,三是看走向,第四还要考察历史习惯。在这几方面,考察队也都做了许多工作。结合青海省人民政府同期组织的黄河河源考察组7月份的实地考察、测量和全面比较,我们也对黄河三源支流分别从量的方面有了一个清楚而正确的认识。

  走向较偏的卡日曲比约古宗列曲长25公里。流域面积,前者达3 126平方公里,且支流众多,后者仅2 372平方公里,支流较少且短;二源汇合处的流量,前者为6.3米3/秒,后者为2.5米3/秒。北源扎曲由于长度短,走向偏,水量少,流域面积更小而不足以考虑。结合历史习惯,从“河源惟远”、“源远流长”的观点出发,河源考察队,把南源卡日曲确定为伟大黄河之正源,发源于巴颜喀喇山脉的各姿各雅(意为雄伟壮丽的山)北麓。源头海拔为4 900米左右。

而一度所认为是黄河发源地的雅拉达泽山与黄河并无任何关系。 我是在夜晚到达了玛多,住在了国道旁的黄河沿。玛多的夜晚寒冷无比,这恰是中秋夜,天空还有明晃晃的月亮,只是这样的明亮显得甚是冰凉。我和朋友们聚在一家 清真餐馆,四块从西宁索家带来的月饼,点了两碗羊肉汤,泡上两桶方便面。这个中秋节虽然过得凄凉,可是想着我们是在黄河源,竟也无比的难忘。

  来玛多的路途,依稀记得一个一个明晃晃的湖泊,好像路两侧都是湿地。这和介绍中“千湖之县”很吻合,可毕竟不够真实。从两湖一碑返回花石峡的时候,恰是太阳未落,我看到了风景,河流不断,湖泊相连。清早起来,四周的草原白茫茫一片,想来又是一夜雨雪。高原的气候总是这样,一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又是风雪交加。如果不是因为黄河源,我和麻多乡肯定是个并集,永远不会相遇。麻多乡位于曲麻莱县东北角,是最远的一个乡,这里是玛多至曲麻莱,至黄河源头的必经地。

一条水泥路,两层高的乡政府办公楼,呈T字型的街道,林立的十几家店铺,还有格洋大队的招待所,这一切在我休整的日子里都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美丽的才巴姆。(我们都叫她巴姆,听起来更好听)是格洋大队招待所的管理员,20岁,未婚。第一天见到她时只是觉得她和一般的藏族女孩子不一样,皮肤白亮很多。她不懂汉语,你和她说话时她总是认真地听,摇着头笑,但你加上动作,她就能猜对一大半。巴姆对所有的人都笑,虽然和我们在一起时因为语言不通显得拘束,但和她的同伴们一起是那么的开朗、活泼。从花雕的镜头里我看到的是一张美丽的笑脸,一双从未见过的清澈双眼,笑与不笑都透着无邪的妩媚。 

 心爱的流浪狗。招待所的院子里有很多只流浪狗,最初男队员们都怕狗,只有我一个人喂它们,两天喂下来,狗居然和我们结下了感情,花雕甚至想带着一条狗去寻找那扎陇查河。在第一次寻源未果夜里回到麻多乡招待所时,突然被两只大狗扑上,接着一黄一黑两只大狗将前爪搭在我的腰上,两颗大脑袋亲热地拱着我的肚子,我也高兴地摩挲着它们的大脸,人眼和狗眼相望的那一刻,我眼角湿润。  温暖的牛粪炉子。在麻多乡学会了一件前半辈子没干过的活——烧牛粪炉子。草原深处生活,取暖主要的原料就是干牛粪,这是一种古老、环保、无成本的燃料,唯一不好的就是燃烧太快。将几块干牛粪倒进炉子里,再取明火点燃,烧尽后再加满牛粪,用小棍在炉子侧面的3个小眼里把炉灰架空,就能烧上一炉热火,做饭、炒菜、烧水、取暖,全部搞定,这样夜深人静时,被炉膛印红的脸上就会写满幸福和满足。

  玩童般的花雕。在麻多休整的日子里,花雕比徒步还忙碌,早上不睡懒觉,串进串出捅炉子、烧水、找食,和司机、杨哥他们拉家常。他每天都晒着太阳、吃着零食、啃着小字书、喂着狗,露出一幅比我还享受的孩子相来气我!我也故意脸上怒、心里乐地望着他,杨哥在身边悄悄地对我说:“就一老玩童!”从麻多乡到源头坐标点直线距离是60公里,按照地图和GPS坐标,我和花雕草拟了一张走直线寻那扎陇查河源头的路线图,同时因为计划的改变,准备先用车找到源头后顺河而下,完成分段徒步计划。这里的山谷呈“丁”字型,沿那扎陇查河东进到底就是黄河源头第一家,从家里由北向南直线行进15.6公里,南北走向的山谷到底就是源头。这里是一块完整的世外净土,山谷悠静,草场肥美,一条优美的那扎陇查河顺着山势流出,方圆5公里只此一家人,两间土垒的冬窝子,干牛粪围出的牦牛棚,房子东侧飞扬的经幡,上百头牦牛日出而放,日落而归,无论近看、远眺都是一座幸福的家园。 

 坐在冬窝子的土房里,烧热的牛粪炉子和煮热的奶茶温暖人心,以至于饭后都有些舍不得回到院里的帐篷休息。院子里的6条藏狗也不再冲着我们狂叫,杨哥却一直要求把散放的2条狗拴住。我告诉他不行,这是晚上为牦牛赶狼的狗,他只能带着担心惶惶入帐。我的帐篷离拴着的一条狗一米远,花雕也要求离远些,我告诉他狗是闻味识人的,有这么优秀的狗为我们看家多好!  第二天早起,计划是带上所有的物品,两至三天内寻到源头然后返回。越上门前的山坡后,远远地看到谷底的垭口,按主人的指示,那里就是源头了。花雕见到第一个“U”弯时,只是叫我快上去,听到我的尖叫很是得意。冰水交融的河道隐藏在草甸低处,似水似冰,在天的映衬下发出刺眼的蓝、白光,比约古宗列曲神秘、冷艳得多,它完全就是一个冷美人! 

 海拔逐渐升高,雪地面积越来越大,冷风越来越冽,完全进入雪坡后,常常看到风把干雪吹成薄薄的雾浪,从高处倾泄而下,冷艳的那扎陇查河已没有了身影,只依稀按方向判定雪地里呈凹带状的沟就是曲道,偶尔能听见冰下水流的声音。看到了垭口的经幡,源头终于到了!  商量后决定在离源头800米的地方扎下营地,明天早上去源头,然后返回。我把帐篷扎在了半米宽的雪沟旁,向上800米就是源头,今天夜里我就枕在这4800米的黄河源头,无以言表的激动。  太阳照在帐篷上,雾霜化成水滴了下来,起床收拾完毕,向最后的800米冲刺,20分钟后终于来到了源头边。我们找到离河道最远的一处玛尼石堆,挂上经幡,留下照片后离开。  

一步一回头,顺着渐渐显现的雪沟河道开始返程,今天要完全沿着弯曲的河道徒步,哪怕走到天黑也要回到家里。花雕找到第一个出水点,我用水瓶取到黄河水,一路上仔细拍摄了整个河道的照片,留下珍贵的图片和记忆。  最后的5公里,我和花雕都有些疲惫,他的负重达到了15公斤,而且太阳西落后气温明显降低,左右山口刮来的风全部打在身上。我在前面20米处带路,还是能保持一定的速度,在上到最后一个山坡看到家就在前面500米处时,我握住花雕的手,刚准备说点感言,他居然玩笑般地掏出几颗花生米,让吃下走完最后的路。不说了,一切尽在不言中。  车从麻多乡格洋大队招待所出发,左拐向南,有一条明显的车路,吉普车带着速度前行了约5公里,方向改变,于是调头在一处不明显的叉路口右拐继续向南。不久就看不到车轮印了,车在草甸上只能按着GPS指定的方向和山势前行,完全进入山脉后,车沿河水逆行,行至沟头就盘山而上,一路惊险。三辆车每隔半个小时就趴下一辆,我既担心车,又担心人。

  3个小时后,车进入一脉雪山,绕行后被一座高大的雪坡挡住,第一辆车冲了几次都没有冲上去。我坐的第二辆车轰响油门,一发向上冲,快到达雪坡顶时车喘得到了极限,好在司机经验丰富把方向盘向左一打,车在斜坡上挂行,缓解后爬上坡顶。后面的车沿着辗过的路线也都艰难地爬了上来。站在高处眼前豁然开朗,不再是我害怕的连绵山脉,而是一片宽阔的山谷草场。  这一定就是卡日曲河谷了,见到了牛羊,看到了远处草甸上的帐篷。但意外也发生了,一辆吉普基本报废,既无法前行,也无法后退,恐怕要埋在这里了。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只将离源头的距离缩短了10公里,这意味着此方法寻找到源头的可能性为零。而那扎陇查河就在南面层层叠叠的山谷里,50公里现在看来不是一个小数字,司机舍不得车子,费劲修理一个小时后,只能被迫先回麻多乡。 

 在麻多乡经过商议后,决定请巴姆的表哥丁达做向导,再去那扎陇查河。第二次离开麻多乡百感交集,即使是有了丁达也不能保证什么,因为问了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那扎陇查河的名字,问黄河源头都指向约古宗列和卡日曲西。  丁达告诉我们他去年10月曾经为青海省三江源定位科考队做过服务,我希望一切都顺利。车沿着玛多至曲麻莱的沙石路飞奔,2个小时后丁达引着第一辆车离开公路,向左拐入山脉,车开始沿一条由东向西再向南的河流行进,这就是那扎陇查河了。山谷不阔,一条清澈、宽敞、平坦的河流蜿蜒流过。 

 车时而顺着河流前行,时而横跨河道,可以看得出夏季涨水时河道比现在要宽一倍左右,车是无法进入的。草甸连续着将车抛向空中,颠得我痛并快乐着,不时地经过牧民的冬窝子,3台汽车总会招来一家人的注目,还有猎狗的欢叫。天渐渐暗下,车到一处牧民家停下,丁达下去问情况,回来告之这是离源头最后的一户牧民,今天就在这里住宿了。GPS显示离源头直线距离15.6公里,大家都很高兴,一屋子主、客二十几个人,当天晚上都处极度兴奋中,喝着奶茶,聊着天,而我对明天充满着希望。  简单的早饭后,我们赶去黄河源,太阳露头,云朵散去,今天又是好天气。车子驰骋在无人的土路上,虽有些颠簸,但总算没有断路。只是中途有一过水路段,河水尚浅,我们得以趟过。


  说是去黄河源,其实只是去两湖一碑景区。路径是沿黄河上寻至鄂陵湖,爬上鄂陵湖与扎陵湖之间的山顶,在牛头碑俯瞰鄂陵湖,远眺扎陵湖而已。这离真正的黄河 源头还有一段距离。而前往那里不仅时间不够,路途也难行。而前往黄河源,更好走的路线则是从玛多南侧玉树曲麻莱北行,这正好可以与尕朵觉悟神山形成一线, 这也恰是我下次旅行的计划。车子一直前行在旷野中,南北两侧都是高大的山峦,多数峰顶都已白雪覆盖。秋天的草场,黄色连到天际,这片苍茫的的世界让我们动容。
  行至扎陵湖乡,一个收费关卡出现,在这要购买进入景区的门票,80元。过了关卡,也就开始了相伴黄河的路。


  黄河在土路南侧向东流淌,河流舒缓,河面也无比宽阔。在前行中,宽阔的黄河竟被我们错认为就是鄂陵湖。
  下车,行到河边,蓝天映在水中,静静的黄河真的有如母亲。这感觉又与其它地方看到的母亲那么不同,在这里,它还是一个温婉尔雅的少女,流淌的是静若处子的温情。水很清,我手捧起就喝了起来,这是母亲黄河年轻的乳汁,还有微微的甜。直到后来,我们真的见到鄂陵湖,才发觉鄂陵湖的巨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一路伴着大湖前行,好似一直没有尽头,转过一个又一个弯,眼前仍然是广阔无比的湖面。
  那蔚蓝的湖面有如大海,谁都无法想象,在风云变幻的高原,在气候恶劣的三江源,鄂陵湖竟会如此的泰若自然。


  实际上,鄂陵湖水面的颜色一直在变化,刚才还是蔚蓝,这刻有是翠绿,还有淡雅的青。但你走进湖边,你还会惊奇的发现,鄂陵湖从近到远竟呈现多种颜色的递变。在河源地区,大河还叫做玛曲,从鄂陵湖流出后才真正的叫做黄河。这里的黄河没有奔腾汹涌,也没有携泥带沙,它似一条哈达,蜿蜒在草原上。就如我之前所说,少女般的黄河吸收着天地的爱与光华,在广阔天地间,先做一个大爱的自我,再去滋润更多的万物。  它不断吸纳众多河流与湖泊,仅在玛多境内,就串联有数百个湖泊(不算星宿海),相对著名的大湖还有阿涌贡玛措(上星星海)、阿涌哇玛措(中星星海)、阿涌尕玛措(下星星海)、隆热措湖、尕拉拉措(尕拉海、岗纳格玛措、日格措岔玛和哈姜盐池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