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言征集:父母不好当,育儿路漫漫|育儿杂谈17

 怀众心理 2022-09-08 发布于福建

01

在一线心理工作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收到很多家长的求助:

家长求助  

 ▶▶▶      

Help

我的孩子情绪非常不好,总是大喊大叫。

我的孩子一直沉迷于游戏,电子产品,不爱睡觉不爱上学。

我的孩子从上周开始关紧房门,我们再也进不去了。

我的孩子休学了,怎么都不愿意再去学校。

我的孩子诊断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

我的孩子只要去上学就开始到处不舒服,每天早上肚子痛,动不动发烧……

……

问题特别多,家长也特别焦虑。说到最后的一句话就是:我该怎么办?

说实话,很多怎么办还可以回答一二,但关于孩子问题的怎么办,真的很难回答。因为每一个孩子出现的症状,下面都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家庭氛围的影响,有亲子关系的影响,有孩子自己的决定,有孩子成长的身心发展因素…

(图片来源:Unsplash  作者:leekuanleng)

而很多父母其实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他们困于自己的有限性,不管是精力还是知识,很多时候并没有办法停下来静静去观察和想办法解决。大多数父母看到孩子出现状况时,会很想赶紧解决这个问题,尽快消灭症状,如此才会安心一些。

有时候我也会认真地跟父母讨论一些方法,提一些建议。但我经常感受到父母身上那种没有表达出来的抗拒。他们或者急于解释自己为什么那样对待孩子,或者嗯嗯好好地回应。我很清楚,他们并没有听进去,更多是想结束这样的对话。

就像前不久跟一个妈妈聊天,她知道我的职业和工作内容是和父母孩子打交道。她也征询我一些育儿问题。我寻思了一下,试着和她说了一些我对她育儿方面的一些看法和建议,马上我就感受到空间里弥漫的能量开始不一样了。她收了回去,我直觉她这时候想听的不是这些。

所以我也马上就作罢。

是啊,父母要的并不是建议,不是教育,甚至不是分析。很多时候,父母要的是倾听,共情,理解和认同。最好在沟通中能让他们感受到:你不是糟糕的父母。你已经尽力了。

唯有被认同,理解,父母反而才能安心下来,继而看看,能为自己的孩子做点什么。

在这一点上,孩子也像父母一样。孩子的各种问题,也不希望被否定,质疑,也不希望父母给一堆建议,教导,孩子希望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松一口气,继而想着怎么做能更好一些。

02

我在一线接触父母、孩子的过程中,以及我自己作为妈妈的体验中,确实意识到,父母的成长和改变,是挺不容易的。支持父母的方式,也需要有一些思考和不一样。

首先,父母最深的动力是内疚和恐惧。所以孩子一出现状况,父母首先会开始自责,怪自己没做好;会开始害怕,担心孩子这样下去未来会有很不好的结果。因此,此时父母已经被内疚和恐惧的情绪吞没了。人在有情绪的时候,其实听不进去他人的话,就算那些话是对的。这时候更需要的是情绪的抱持和流动。

通情达理。只有等父母的情绪流动了,通畅了,稍微安心一些的时候,理性才会到达。此时来看怎么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才是有可能的。

我之前经常因为我儿子的鼻炎问题而焦虑。鼻炎问题会引发其他呼吸道问题,总之我深受困扰。也自责没照顾好孩子,也害怕孩子一直这样下去身体会受到很大影响。后来遇到一位小儿推拿师,她更主要地是告诉我别担心,这个可以慢慢调理。我发现在她的安抚下,我情绪好了很多。对孩子的问题也没那么焦虑了,开始陪伴孩子己去面对和处理鼻炎,慢慢地,越来越好。现在有了成功的经验,再犯时也没有那么担心了。

其次,孩子的问题不是现在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叛逆的行为只是当下的表现。这底下是长期情绪的压抑,没有出口的关系,以及很可能僵化,情感流动不畅的家庭环境。

所以,只是着眼于孩子的叛逆行为是没有用的。更需要的,是看到孩子已经压抑了很久,现在终于爆发出来了;看到了孩子过去未曾学会表达和释放情绪,也未曾找到让自己表达和释放的出口;看到父母在这部分的忽视和压制,很有可能,父母也是一直这么对待自己的。

所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已经不是孩子的问题了,需要整个家庭参与进来。而一个家庭愿意进来,是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个家庭系统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成员们也愿意去改进。

晓丽读初二,已经休学在家一段时间了。在大人眼里,她开始叛逆,比小学三年级的弟弟还不懂事。为了要一个东西,晓丽会用发脾气,闹情绪的方式表达,最终父母都会满足她。为了让她能继续去上学,父母更是低声下气,就希望她的心情好一些,愿意重新去学校。

而晓丽其实心理明白的很。在和咨询师交流的过程中,她也坦言,现在家里都围着我转,我要什么都能得到。这感觉相当好。甚至,也害怕重新去学校了,整个人情绪稳定了,又会回到过去弟弟更重要的局面。(案例来自一次家庭治疗大会现场,晓丽是化名)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晓丽的休学,叛逆问题,其实底下藏着很多问题: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晓丽的休学,叛逆问题,其实底下藏着很多问题:

弟弟出生,她感受到父母的偏爱,她有失落和愤怒;

她如果想要什么,用正常的方式表达很难被实现,只有闹情绪发脾气父母才会注意,满足;

父母目前只着眼于晓丽重新去上学,并未看到晓丽是怎么了。所以晓丽一是更能用休学来控制父母,二是还是未被看见,还是很痛苦。

当然也可以看得出来,父母还是很在意孩子的,孩子出现状况就能吸引到父母的眼光,也开始改变自己,希望改变现状。只是父母需要了解更深更全面的家庭动力。

(图片来源:Unsplash  作者:aedrian)

再次,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充满了变量。每个家庭也因为各种因素充满了变量。因此,确实给父母建议是不容易的。前期了解家庭状况,孩子状况,就要花一些时间了。只有了解得很详细,双方在前期不断沟通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关系,才有可能为接下去的深入和改变打下基础。

有时候我和别人倾诉我的问题,别人一下子就给我一些建议,特别是孩子方面的,说: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时,我隐隐的也会有不适感。因为我会觉得,你并不了解我们家,我的孩子,所以你说的很可能不适合我。

也因此,在给父母家庭做工作时,如果前期没有准备好,家长没有准备好听,咨询师没有建立好关系,很可能会进入“Yes,But”的心理游戏中。

不管咨询师说什么,父母都会说:你说的对,但我家孩子情况有一些不一样……

大家就被困在了这里,无法深入。

03

但父母绝对是需要支持的,甚至是长期支持。父母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有一些常识,有一些方法,陷入困境时知道寻求帮助;同时自己不断成长,能回到自己身上,向内看,一般来说,育儿之路就不会太坎坷。可能还会磕磕碰碰的,但不至于陷入困境。

因此,我会想在接下去至少一年的时间里,启动父母支持计划。前期会把相关心理学理论,育儿原则,方法,心理动力等基础知识录制分享。后期可能会用线上支持团体的方式来长期支持父母们。目前具体形式还没想好,先在整理资料中。

我从去年开始带领女性营,十几名伙伴一起走了六期,一年多的时间。真的看到了大家变化很大,慢慢都走入了人生的新阶段。我虽然是带领者,也是跟着大家一起往前走的参与者,所以这一年自己的变化也很大。

所以可能这种形式也会延续到父母成长这个部分。就是长期陪伴,支持,学习和实践。我也会跟着大家一起,在父母这条路上不断自我成长。

写了这么多,是想要邀请父母们留言聊聊自己的状况。可以分享孩子的问题,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困扰,当然,育儿心得和经验也非常好。

为了尽量避免“闭眼把问题扔出去”的状况,请大家在分享时,尽量和自己在一起,可以闭上眼睛吐几口气,让自己慢慢安静下来。进入父母的感觉,体会一直以来和孩子在一起的处境。然后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分享给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