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著名演员因心脏病发抢救无效去世,难道心脏病人只能听天由命

 罗医生健康说 2022-09-08 发布于广西

本文编辑:Daisy

8月18日著名演员谢园突发心脏病去世。
据报道是因为连夜拍戏疲劳过度导致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
因为心梗等心脏问题而死亡的新闻层出不穷,难道说心脏病人就只能听天由命吗?
难道就没有办法能够起死回生,当然也有很多抢救成功的案例。
所以心脏病也不是真的那么可怕,随着医学的发展心脏病的防治也有了更新的突破。
心脏病也是能够预防、控制和治疗的。

图片来自网络

心脏的作用就是把血液泵出从而推动血液流向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并提供足够的养分滋养它们。
血液除了能把营养输送还能把细胞代谢的废物带走。而这样的循环是靠心脏的泵来推进的和完成的。
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可以跳70~100次。
每次能泵出的血液就能达到70毫升,所以血液循环得以维持主要就是依靠心脏的泵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心脏的泵血功能出了问题,没有办法完成泵血,就会使动脉血压急剧下降。
最终导致全身的各个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发生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当人的大脑缺血3~10秒,就会丧失意识。
如果血液循环系统罢工达到5~7分钟,大脑皮层就会引起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心脏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器官。
而心脏病在医学上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先天性大多是因为发育不全导致的,如最常见的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
后天性的心脏病都是因为出生以后的种种原因引起的疾病。
如感染性的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冠心病等疾病。

每个疾病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人们最想了解的是人为什么会得心脏病呢?

长期精神紧张

据统计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和兴奋状态下的人患冠心病的几率比较高。

特别是从事脑力劳动者、长期精神紧张以及工作紧迫压力的人很容易诱发冠心病。

也不要以为悲伤、生气、惊恐等负面情绪才会导致心脏病发,其实不然,也时常有报道说有因为大喜而诱发心脏病发作引起猝死的现象。

天气寒冷。长期处于寒冷的气候下也很容易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死等。

因为寒冷的气候可以刺激血管收缩引起心脏的负担加重。因此冠心病人在寒冷的季节更要注意保暖。

过度劳累。很多人的工作强度过大很容易导致机体疲劳,而需要供应的血液加大,这样心脏就会需要加大劳动强度来泵出血液来供应全身使用。

因此当人体过劳时,心脏也会过劳而罢工。过劳死已不是什么稀奇的现象。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对于疾病来说都有各自的症状存在,心脏病也不例外,发病前都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可寻。
及早发现疾病的病情反应,及早治疗。

心脏病的早期预兆有很多

呼吸困难。一般心脏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大多数都是在运动过后,也有的病人或在夜间发作。
当因为呼吸困难发作而被惊醒时往往采取半躺或坐姿才能得到缓解。胸前疼痛。
这样的现象称做心绞痛,一般都是突然发作。
大多数人发作时都是因为剧烈运动或者爬楼梯时出现胸前压榨样疼痛或者绞痛,这样的疼痛维持几秒钟后又会马上解除。
乏力。心脏病会引起疲倦无力,主要在运动后或者夜晚特别明显。
如果心脏病人的疲倦感加重或影响到日常生活,应该重视。
失眠。很多病人初期会开始出现夜间因为胸痛、呼吸困难或者咳嗽引起失眠。
心跳加速。心跳加快导致心律失常,因为烟酒或咖啡的刺激都会导致心跳加速,最后导致心悸的现象。
早期的心衰也会导致心悸。因此如果感觉心跳加速甚至出现心悸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头晕头痛。心脏病人因为脑缺血的原因导致头晕头痛的现象。
很多人也会以为是脑部的问题而忽略了心脏也会导致脑缺血的表现。
所以对于早期的这些表现应该注意保护心脏,防止突发心脏疾病。

日常生活中怎么保养我们的心呢

合理饮食。合理饮食防止肥胖。

因为肥胖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这样容易导致冠心病并引发心绞痛的发生。

合理饮食并不代表要过度节食,而是均衡营养膳食。

低盐低脂饮食对于预防冠心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运动。

合理安排日常的正常休息、睡眠以及体育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防止肌肉萎缩以及促进血液循环让心肌有充足的血液供应。

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冠心病的病发率。

当然也不能过度的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运动。

避免情绪激动。人的情绪过度兴奋或者精神过度紧张或引起血管突然收缩使血压升高,最后引起心跳加快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所以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以防止心脏的疾病发生。

图片来自网络

总结:心脏病的发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和日常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预防心脏病其实并不难,了解自己、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消除疲劳、提防心脏病的预兆,当感到不舒服时提高警惕。
保住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超负荷工作就能够避免过劳死。

前列腺炎来袭,身体会出现哪些信号?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病的元凶,防止病从口入,养胃是关键

健康养肝就是养命,有什么食物可以养肝?

这6种食物,糖尿病人尽量少吃,稍不注意,血糖波动大难降

尿毒症多是“拖”出来的?哪些病放着不理,会拖成尿毒症?

-主编-

外科医生,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科协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发布多篇健康科普作品,认证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青云计划获奖者”、“健康真相官”,腾讯新闻知识官。单条健康科普微博阅读868万,全网作品阅读量超3亿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