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多名儿童游泳后被检出腺病毒阳性?医生说:腺病毒感染的预防

 罗医生健康说 2022-09-08 发布于广西

炎炎夏日,对比于野外河边的戏水游泳,也有很多人会选择游泳馆这种有人在旁边看管的戏水场地,来缓解炎热夏日带来的燥热感。然而近日,在四川什邡市,有多名家长反映自己小孩在当地一游泳馆游泳后,相继出现了发烧等症状,到医院检测出是腺病毒阳性,目前涉事游泳馆已经被责令停业整顿。

与前段时间南方流行的甲型流感相比,腺病毒引起的症状,同样也会出现发烧、咽痛、干咳、并伴有头痛、乏力、恶心,有些人还会伴有大便呈水样及糊状等近乎相似的症状,单单从表征上看常会被诊断为受凉后引起的普通感冒。如果没有进行实验室检测,直接按照普通感冒来治,会发现第二天病人仍有高热的可能。

腺病毒是一种侵犯呼吸道、眼结膜和淋巴组织的病毒,是一种没有包膜的病毒微生物。除了养鸽子的人士除外,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它,这个腺病毒对鸽子而言几乎是灭顶之灾,鸽群在感染上这个病毒后,死亡率在30%,有时可达100%,死的多是一年内的鸽子。

腺病毒是Rowe和他的同事等在1953年从外科手术摘除的儿童腺体(扁桃体)中意外分离培养得出来的,后来陆续也从患者呼吸道分泌液中分离到同样的病毒。在1962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这类病毒命名为腺病毒,归属于腺病毒科,也属于呼吸道感染病毒,是双链DNA病毒。

腺病毒科分为哺乳动物腺病毒属和禽腺病毒两个种属,已经发现了100多个血清型,其中能感染人类致病的有七个亚群/血清组(A~G),囊括的至少有57个血清型(属于哺乳动物腺病毒),哺乳动物和禽类之间并不能交叉感染,腺病毒感染也不是禽流感,人体的多种细胞都可作为腺病毒的容纳细胞,可在眼、呼吸道、胃肠道和尿道上皮细胞中增殖并引起感染。

                           不同亚群腺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

通过上表可见,一种血清型可引起不同临床症状,相反,不同血清型也可引起同一种症状。且单从症状表现上有时难以与其他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等相鉴别。

腺病素感染所致的疾病主要分为四类,即呼吸道感染、眼部感染、胃肠炎和其他疾病(尿道炎或膀胱炎,皮疹)。

人群中腺病毒感染其实蛮普通的,是婴幼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全球各国家各地区都有腺病毒暴发流行的报道,而暴发的地方主要在高度密闭、潮湿和拥挤的环境,如托幼机构、养老院、军营、寄宿制院校等。

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在1958~1963年都发生过大规模的婴幼儿腺病毒肺炎流行,在1958年初次大流行时,住院病人病死率高达25%,后来经过几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病死率降至10%左右。近年来,国内也陆续发生多起成人的腺病毒感染局部暴发流行,有时可占某个地区的病毒性肺炎的20%~30%比例,腺病毒已成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需要引起重视。

B亚群/组腺病毒中的3、7、11、14型与人类呼吸道疾病关系密切。腺病毒3型、7型是我国常见的暴发流行性病毒组,多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近距离接触传播,各年龄均可感染。腺病毒55型是我国2010年鉴定出的新型腺病毒,由腺病毒11型和14型基因重组而成,有20%~40%的感染患者发展为病毒性肺炎,临床表现除发烧、咳嗽、喉咙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外,还伴有肺部X光浸润增加等呼吸道病症。

腺病毒可常年流行,因人体抵抗力较弱时(疲劳和免疫力下降),且如果有人群聚集活动的,更容易出现腺病毒感染暴发流行,目前认为,腺病毒感染的传播只是人传人,没有其他动物等传播媒介(但是2009年时美国首次发现能由红伶猴传染给人的腺病毒,当时命名为“红伶猴腺病毒”)。

腺病毒主要有三种传播方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接触传播(眼分泌物等)和消化道传播,腺病毒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指亚临床感染,人们被病毒感染后无任何症状、体征,约半数腺病毒感染者是隐性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染源,一般在潜伏期末至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腺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8天,但有患结膜炎症状的病程一般是2~4周,它消退后仍感怕光、流泪、异物感及视力模糊,病程可长达数月或数年,浸润逐渐吸收后,一般对视力影响不大。

(但腺病毒8型感染的患者,眼部病变通常最为严重,具有高度传染性,以急性结膜炎开始,扩散至耳前淋巴结,随后发生角膜炎,严重者可引起视力障碍和持久的视力损伤。)

腺病毒胃肠炎的病程为4~8天,多呈自限性,表现为腹泻,呈水样便或稀便,少数可排出黏液,常伴呕吐,粪便排毒时间约为一周,部分有呼吸道症状,少数出现发热。

腺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在零下40摄氏度中可长期存活,4摄氏度中可存活70天,温室中可存活10天,病毒感染力无明显下降,但是腺病毒不耐热,56摄氏度30分钟后可被灭活,100摄氏度2分钟可将其灭活。

腺病毒是一种无类脂质包膜的病毒,所以,它对含氯消毒剂有一定的抵抗作用,用于饮用水消毒的常规含氯剂量(较高浓度才可达消毒效果)不能彻底杀灭腺病毒,所以常出现游泳池和浴池中发生的“水传播性结膜炎”或“咽结膜热”,且红眼病病愈后建议应丢弃隐形眼镜。

在室内可用加热熏蒸过氧乙酸对房间残留病毒进行灭活,或用1.5%~3%的双氧水,气溶胶喷雾20分钟进行空气消毒。

值得关注的是,以前我国流行呼吸道腺病毒是以3型和7型为主,但最近几年流行的腺病毒为14型和55型,人群对新型的腺病毒普通高度易感,所以,局部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应给予足够的警惕。

腺病毒能在污水、游泳池和尘埃中稳定存活,游泳是腺病毒感染传播的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特别是儿童游泳池水浅,水质暴晒后,消毒剂极易挥发,再加上游泳人数多,超负荷使用,池水水质容易恶化,泳池未采取完全换水、清洗、消毒措施,泳池的余氯不达标,都容易使游泳池成为腺病毒感染的传播媒介。

抑制“游泳池热”(腺病毒感染)的发生主要是预防为主,

1. 要减少跳水次数,避免让游泳池的水进入眼睛、嘴巴;

2. 在孩子游泳后要督促他们马上刷牙,不要共用毛巾和脸盆;

3. 一早流行“游泳池热”,就不要带孩子到游泳池去。

查考资料: 张锦海,王长军,曹勇平主编. 健康零距离丛书 腺病毒感染防治手册[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7.04.

-主编- 

三甲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广西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会员。

认证知名健康博主,微博金V博主,腾讯新闻知识官、腾讯较真专家团成员、2020腾讯抗疫责任担当获得者,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健康真相官”,网易健康最佳新锐。

全网粉丝超100万。

单条健康科普微博阅读超千万,全网作品阅读量超10亿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