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4《庄子说什么》韩鹏杰著 读书笔记

 白桦树2008 2022-09-08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序章

只要你喜欢,做学问、做官、做生意都没什么好坏差别。喜欢做学问就去做学问,喜欢做官就去做官,喜欢经商就经商,不必老怕别人嘲讽。

若是心里本来很想做官,嘴上却总说其实我不想做,这就是一种人格分裂了。

庄子这个人他就是不想为官,那他这样推脱也是没什么好指责的,顺应自己内心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就是表里如一。

逍遥游

《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按庄子的想法,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要是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了,而且肚子还是饱饱的,因为你去的地方很近。要是到百里之外,就要用一整夜的时间准备干粮。那到千里之外呢?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虫哪里懂得这些道理呢?这段议论是说大鹏的远大志向,寒蝉和小灰雀是没有办法去领悟的。所以从认识上来说,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命短的比不上命长的。

这里的关键并不在于小和大,而在于蓬间雀对大鹏的嘲笑,这是庄子最反对的。你飞你的,我飞我的,大家各安其事,这是道家的一种境界。

真正的自由,只能源于人的内心世界,叫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所以庄子就说,能够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这样的人还依赖什么呢?大鹏有依赖,得海上起风;列子有依赖,得有小风。那人在内心里自由地翱翔,还需要什么、依赖什么呢?所以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外在的名誉和地位。

最后能达到真正逍遥的,其实是内心自由自在的翱翔。对于事业、功名等外在,他都想通过自己内心潜力无限的精神世界予以摆脱。概而言之,就是无己。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凭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有一句话很经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意思是所需很少,不贪就很幸福,由这句话还演化出成语巢林一枝。当然,成语越俎代庖也是出自这段,意思是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告诫我们不要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

最好的作为是无为,最好的做事方法是无事。

庄子无所待而逍遥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的自由,正因为如此,他更喜欢在想象的世界里,渴望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期待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超脱于任何束缚之外,获得自由的飞翔飞翔的自由。按道家之意趣,无功利之心,不受任何束缚,就能够得到上述这种悠游自得的、逍遥的生活志趣,那反而是一种期待的境界。所以逍遥游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审美态度。

齐物论

要理解《庄子》,不能只局限在这个齐万物、齐是非的表面意思,因为齐万物表达的最核心的思想是万物平等,这是很伟大的思想智慧;而齐是非表达的思想则是宽容,强调不能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的,归根到底又是齐一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总是把自己的是非强加给别人,不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不要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是我们读庄子的《齐物论》时,理应得到的最核心的启示。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庄子的哲学和老子的哲学,有一点重要的不同,那就是庄子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道家的哲学主要讲万物的本源,宇宙的规律,人生的境界,《道德经》更强调的是万物的本源和宇宙的规律,而《庄子》则更强调人生的境界。

可以说,《齐物论》便是一篇专论境界的文章。不管是还是,其实都涉及一种宽广的问题。人生在世最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倘若我们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那由此便会产生种种烦恼和争执。

从老子到庄子告诉我们一件事,就是我们不要经常只以自我的眼睛来看世界,而应该以道的眼睛来看世界。以道来观察万物,这样我们就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拥有一种更大的格局,对万事万物的评价才会有一种更加宏阔的视野,摆脱狭隘、无知与傲慢。

庄子说得太悲凉,我们却要正确地理解。那就是即便我们看透人生,也依然应该乐观前行,做好自己的家庭、社会角色,那便是我们的成就与归宿。

这正是《齐物论》的核心齐物的观点: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但万物一体,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

别人关注对错差异时,庄子认为这些差异是源自人们的成见,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所以对于万事万物的评判是没有永久的、终结的和全面的结论的。是和非也都来自个人成见,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见,都有自己的一套是非标准,以此来肯定别人或否定别人,这种肯定与否定从事物的本性来说都是片面的。所以我们应当了解事物具有的对立性,处理事物时,不要带有个人偏见和好恶地去判断事物的是与非,应从事物的本性出发,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做出公正合理的结论,这就是道通为一

所以庄子说: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大家竭尽心力去求那个一,却不知道其本来就是相同的,就像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在总数上、本质上没有变,都是七个,只是顺序不同而已。

进而言之,庄子认为,人生之事,其实都无所谓成功不成功,终成过眼云烟,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是也,这些表象都是靠不住的。那么,人生到底该追求什么呢?庄子给的答案是: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

所谓滑疑之耀,是说那些惊世骇俗的理论。而这些令人迷乱的东西,圣人是不允许它存在而危害于世的。

个人爱辩论,可以。但要强加于别人,强行推动自己无聊的爱好,成为天下人的爱好,那就不好了。总之,庄子认为,比如像公孙龙的《坚白论》一样各种迷乱人心的巧说和辩言的炫耀,都是圣哲的人所鄙夷、摒弃的。各种无用均寄托于有用之中,我们不应该执着于成功不成功这样平庸的道理,而是要用清明的心去理解和观察,以平等、宽容、达观之心,超越滑疑之耀,达到与道合一

人只要存在了,生命的质量是最重要的,而并不在于活了多久。人跟万物合一了,也就能够把万物当作自己的朋友,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我认为庄子的《齐物论》,齐物讲的是平等,齐论讲的是不把自己的对错强加给别人,这才是齐物论的真谛。

当然,光而不耀也罢,葆光也罢,首先是要有光,没有光想耀也耀不成。其次,不管我们有什么,德也罢,财也罢,才智也罢,都不要老想着去张扬炫耀。正如《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和第三十八章所云善行无辙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有德的人,做有德之事也从不张扬炫耀,这就是道家的光而不耀葆光的重要内容。

如果人能觉悟出人心有所依附,进而超越自己的执见,便能从依附分别中解脱出来,体悟所依附的自然之道,理解齐物、齐论和齐生死的道理。

我觉得道家里讲的,特别是庄子讲的这个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没有任何宗教背景而产生,却是比宗教更伟大的思想。当我们的心境扩展到无穷大时,当天地万物与我结合为一时,自然就会与天地精神往来,自然就会与造物者为友。我觉得此句的气魄比慈悲心、仁心或博爱心更为宏大,更为接近自然而然。

养生主

《养生主》是庄子谈养生之道的文章。的意思是关键所在,养生主的意思就是养生的主旨和要领。

庄子此文重点不在养生之术,而是养生之道:顺应自然,了解规律,不为外表所惑,不为外物所伤,方能游刃有余,养神养生。

就是《庄子》本文的主旨:养身不如养神,精神的充实完备才是养生的核心。人如刀而世事如牛,只有技进乎道才能游刃有余。

身体就像这把刀,只有在道的统领下,依乎自然规律,顺乎自然规律,不砍不割,自然终如新也。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就按照它本来的样子,依乎天理,顺应自然规律,而且你要能找出它们中间的间隙、空间来,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因为事物之间都有一些中间的部分,有效地利用这个空间,我们才能够很好地行走,不至于让自己堵在那个地方,夹在那个地方。

《庄子》中有很多所谓的兀者,也就是身体有障碍的人,但他们都有充实的德性,他们认为形体是天赋予的,并不为此自卑,依道而为,依然可以养生,可以尽年。

泽雉就是沼泽边的野鸡,它们走上十步才能啄到一口食物,走上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可是它丝毫也不会祈求被畜养在笼子里。生活在樊笼里虽然不必费力寻食,但精力即使十分旺盛,那也是很不快意的。泽雉宁可自己辛辛苦苦找食吃,也绝不肯被圈养在笼子里等食吃,因为那不符合自己的天性,没了最宝贵的自由。

人间世

这里借孔子之口,讲了一个道家的重要道理,那就是古往今来,有智慧有大道的人,都懂要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得先把自己保护好,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才能够去拯救别人、帮助别人。

所谓的心斋,用文中的话: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就是要摒除杂念,专一心思。这一段话的意思是:每个人的修心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呢,使自己专于一心,集于一处,那时候你就不用耳去听,该用心去体会了。

然后,慢慢地进而加深修炼,杂念全无,这时已达到心息相依的地步,那时候用心也听不到了,该用气去感应了。因为,耳朵的功能只能听到有声之音,心的功能也只能感受到外界有形之物。而气是空明的、虚无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它能容纳一切。

最后,进入高深层次时,大脑思维也进入了一种极静的状态。渐入混沌之境,神气合一,心中寂然。此时人与天合,似乎进入一种空明的世界,这时自然与你相合。这就是虚,就是心斋。

概而言之,这其实是在讲述修心的过程,有一个逐渐进步的过程,从用耳朵听,到用心听,再到用气听,最后达到心斋的程度。

庄子提出了心斋之法:将心志凝聚为一,不用耳朵去听,而用心灵去感应;甚至不用心灵去感应,而用气去对待。因为可以用感官体验的只是人籁、地籁,但用虚怀之气去对待,却能得闻天籁,可见庄子的学说终究是崇尚自然的学说。虚而待物,便无所谓物我;澄清杂念,摒弃妄见,便能以吐纳宇宙的气势来面对世界。

叶公子高朝受命而夕饮冰,对此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

孔子说:天下有两个足以为戒的大法:一是天命,一是道义。做儿女的敬爱双亲,这是自然的天性,是无法从内心解释的;臣子侍奉国君,这是人为的道义,天地之间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没有国君的统治,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这就叫作足以为戒的大法。所以侍奉双亲的人,无论什么样的境遇都要使父母安适,这是孝心的最高表现;侍奉国君的人,无论办什么样的事都要让国君放心,这是尽忠的极点。注重自我修养的人,悲哀和欢乐都不容易使他受到影响,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做臣子的原本就会有不得已的事情,遇事要能把握真情并忘掉自身,哪里还顾得上眷恋人生、厌恶死亡呢!你这样去做就可以了!

当人把自己无可奈何的事情看成是命定之事的时候,就来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有时我们做事只是出于善意,却往往得到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对善意的认同,需要双方心灵的契合。因此,既要考虑对象和条件,也要考虑方式和方法,既不要使其成为一种负担,也不要使其变成一种伤害,切莫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

人都知道有用之用,而不知道无用之用,有时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仅免刑焉的乱世,无用之用,方能明哲保身。

德充符

人如果内在世界充实,就能忘记自己形体上的一些束缚。

用《庄子》中的观点来说,就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这也恰是《德充符》的宗旨。

要记住,我们在跟别人争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要拿人家形体上的缺陷来攻击对方。

申徒嘉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像来到善射的后羿张弓搭箭的射程之内,时刻要准备被人家用箭瞄着射的。进入到别人的射程之内,很多的事情我们就都逃不掉了。中央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走到了C位,成为中心了,也就最容易中靶。没被射中是命运的安排,射中了也是命运的安排。

苍天什么都覆盖,大地什么都托载。

天地的无所不包容,正是天地的仁慈所在。

在庄子的文章和道家的思想中,主次区分得非常清楚,就是神重于形,重在内在精神,而不是外在形骸,只有忘却形骸,才能最后修德得道。

有德的时候不去炫耀外露,而是约束自己、约束内心,自然能够长久地保持。

我说的无情是说人不因好恶而致伤害自身的本性,不会因为喜欢一个人、讨厌一个人就伤害了自然的本性。所以做事情的时候要顺应天然、顺应自然、顺应四季,跟随自然的脚步,不自己随意添加些什么。

大宗师

从老子到庄子,这样的老师只有一个,那就是道。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浑一的,人的生死变化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所以他主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忘却是非,顺应自然,这就是道的内容。

在中国哲学中,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天,冯友兰先生认为它在中国的哲学中有五个含义,也是由低到高的五个层次、五种境界。第一指的就是物质之天,是和地相对的天;第二指的是主宰之天

第三是运命之天,就是我们很多的命运和天密切相关,天有无法抗拒的力量,代表着冥冥中的力量;第四是自然之天,自然之天也就是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自然,代表必定如此的规律;第五就是道德之天,也就是这个道德成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伦理法则,比如宋明理学所讲的天理,就是一种道德之天。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生是有限的,而世界是无限的,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无限的。拿我们这个有限的生命去追寻那个无限的知识,追寻那个无涯,结果必定是失败。所以啊,人生有限,因此知识也有限,人应该自知此有限,自安于此有限,谨慎地不要用有限的知来侵犯、妨害到无限的不知,这便是人类知识最高的可能。

嗜欲人人都有,但嗜欲深了,就变成了累赘、毒饵,大凶。看得清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忍得过、耐得住,这才是大智慧!有了循道的大智慧,方能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不论承受什么际遇都欢欢喜喜的,忘掉死生像是回到了自己的本然,不用心智去损害大道,也不用人为的因素去帮助自然。这就叫真人

庄子是中国哲学中最早探讨生死、直面生死的哲学家。他认为人的生死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如同昼夜变化一般,所以人不该纠结是非、生死,而应该忘却生死,把生命交还给广大深远的自然之道,所以他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鱼到水多的江湖,就不用相濡以沫那么艰难了。深一层的意思是让我们忘记善恶之别,乃至取消万物、生死的界限。更深一层理解,还有这样的含义:如果过多地称誉尧这样的明君,显出他的可贵,就等于反衬出现实世界是如何被黑暗笼罩着,才需要由尧来治理、来改善。

庄子讲了一个藏舟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庄子文章中也很有名。庄子就讲:你把船藏在大山沟里,把渔具埋在深水里,可以说是十分牢靠了。然而,半夜有个大力士把它们连同山谷和河泽一起背着跑。这些东西无论你藏到哪个地方都一起背着跑了,睡梦中的人还一点也不知道。小东西藏在大东西里是适宜的,不过还是会有所失。假如把天下藏在天下里,那就不会丢失。这就是事物固有的真实之情。天下夺来终会失去,如果不夺,当然也不会失去。假如把天下看作属于大家的天下,即便失去,你也不会认为是失去,这就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是我们说的藏舟的事情。

接下去的这段话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朝彻。字面上的解释就是早晨太阳的光辉遍洒、清澈、温暖。而庄子的朝彻,是讲一种修行的境界。就好比女偊接着说起的一种类似闭关修行的方法和过程:持守三天而后能遗忘天下;已经遗忘天下了,再持守,七天以后就能不被物役(即外物);心灵已经不被物役了,又持守,九天以后就能无虑于生死(即外生);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心境就能够清明洞彻(即朝彻);心境清明洞彻,而后就能体悟到绝对无待的哲学本体,也就是(即见独);既已感受了,而后就能超越古今的时限(即无古今);既已能够超越古今的时限,而后便进入无所谓生、无所谓死的境界(即不死不生)。理解这段话的关键是字,就是的意思。如果不能外天下外物,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就断然不可能做到外生;不外生,便同样断然不可能朝彻和见独、悟见道的本体,获得最高的智慧和境界。上述这种解释可谓之道解”——道家和道教的解释,这是第一种解释。

第二种解释可谓之佛解。如若按佛家理解,朝彻讲的是对事物生灭次序幻相执着的放下,其次序也类似《金刚经》里所说的无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谓外天下是指圣人之才须摆脱社会的束缚,开始转向对生命本身进行探求;外物即摆脱事物的束缚;外生指摆脱生命的束缚,进入对万法唯识的认知,是佛家无我相的境界;朝彻是说摆脱识的束缚,洞彻了真如究竟,是佛家无人相的境界,不再单纯从人的观点出发看待问题;见独指摆脱因缘的束缚,是佛家无众生相脱俗入圣的境界;无古今是讲摆脱时间的束缚,超越成心;不死不生是说摆脱生死的束缚,即非死非生,正是佛家不生不灭的无寿者相的境界。

第三种解释可谓之禅解。在禅宗的语境中,这个就是时间很短的意思,朝彻其实就是顿悟。禅语有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所讲的也就是顿悟成佛的朝彻境界。

综上,无论哪一种解释,这个出自《庄子》的名词给人的感觉都如朝晖朗照、明月当空,皆是光明遍洒之象。

至于生命的获得,是因为适时,生命的丧失,则是因为顺应;安于适时而处之顺应,悲哀和欢乐都不会侵入我的内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了倒悬之苦。然而不能自我解脱的原因,则是受到了外物的束缚。况且事物的变化向来就不能超越自然的力量,我又怎么能厌恶自己现在的变化呢?

自然的变化对于人而言,则不啻于父母。它使我靠近死亡,如果我不听从的话,那就太蛮横了,而它又有什么过错呢!大地把我的形体来托载,用生存来使我劳苦,用衰老来使我闲适,用死亡来使我安息。

所以,我可以把我的存在看作好事,也可以把我的死亡看作好事。

生命是它造化出来的,我们必须还之于它。自然的大道给了我们人形,生和死都是很自然的,所以我们也没有理由去怨天尤人。

庄子认为,人相忘于道术中,就像鱼相忘于江湖里,大家互相有道,对很多事情就没有那么多苛刻的要求,因而心胸旷达,就能够宽容别人,能够用平等的方式来对待别人,这就叫相忘于道术中。在生活之中,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大家互不干涉。你的事我可以宽容,我的事你也可以原谅,不用互相指责,不用互相给对方挖坑,相忘于道术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个人,能与自然和谐,脱离尘世,看淡生死,等同于自然。

如何面对生死的问题,怎样做个人之君子,又怎样是自然的小人,这需要我们常人修炼内心,静观天地万物之变化,唯我如如不动,用一个超常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事,可能我们就与自然更接近,与君子更接近了。

庄子的意思是要做到表里如一,而不是表演给别人看。

庄子是我们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直面生死的哲学家。庄子不仅喜欢谈死,而且把死谈得还很有诗意,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活着也没有什么太高兴的,死了也没有什么太悲伤的。

因为在庄子看来,人的死和生其实是一体的,是无法逃避的。既然无法逃避,那就要安时而处顺,安于这个时间安排,把这事看成一件很顺畅的、自然而然的事。

是我伟大的宗师啊!它调和万物不是为了道义,把恩泽施于万世不是出于仁义,长于上古而不自认为老,覆天载地、雕刻万物之形也不认为是技巧。这就是我所游的地方了。

回说出来一个新词坐忘,孔子很好奇,也很警觉,蹴然曰:何谓坐忘?孔子突然就问:这坐忘是什么意思呢?颜回就讲:我现在可以堕肢体”“黜聪明了,意思就是说他现在不存在形体的束缚,也不再被聪明所累;离形去知,就是他把外表的形体和这个聪明的束缚都去掉了;同于大通,也就是同于大道的意思。这就叫坐忘,就是不受这些外在的形体、小聪明的束缚,让自己和大道相接通,也就是所谓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意思。

总之,庄子太聪明,以重言方式借孔子之口逐层递进,指出仁义礼乐的束缚而高扬道家道法自然的道理。坐忘的思想在后世影响很大,所谓虚静心空、物我两忘是也。

子舆与子桑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朋友。当时下了十多天的雨,子舆知道子桑是个家无余粮的人,像个野人一样地过日子,就怕他饿病了,于是子舆就带着饭,去送给子桑吃,这个正是朋友间真正的关爱。在他们的对话中,重病的子桑认为生死本自然,无须向任何人抱怨。正如前文所说: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对于子桑来说,生只是一个微笑,死只是一次哭泣。

正如《道德经》第七十九章所说的天道无亲,任由众生自然生灭,不加干涉,生死有命,为何要怪天怪地呢!既然命运是定数也是变数,人心不偏倚,公平就一直在,命运不会偏袒任何人,所以,人也应该学习天地包容万物,接纳万物才是循道而行啊!

子舆贫困潦倒、病体支离之时,对天地父母,想到的是生成覆载之恩,无所不至。有此困境,绝不能归之于父母、天地也,那最后只有知之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以此自安。知天知人,所以不怨天尤人,正是知天知人之至也!

应帝王

为政清明就应该像镜子那样胜物而不伤:来了就照见了,去了也不留,这样才能够胜物而又不伤。意思是把这事情做得很好,但是又不至于让彼此有所伤害。

圣哲之王治理天下,功绩普盖天下,却又像什么也不曾出自自己的努力;教化施及万物,而百姓却不觉得有所依赖;功德无量,却无意于显露自己的名声,使万事万物都各居其所而欣然自得;立身于不可测识之地,遨游于至虚境界。

《道德经》讲无为,庄文中讲无用,这样的例子在庄文中经常看到,比如说前文讲过的散木,因为它无用,所以它反而得到了更长久的一种生存,不至于招致刀斧的砍伐。漆树有用,则被割得千疮百孔。桂树可食用,就被早早地砍掉。所以要先保护自己,而后才可以做更大的事情。

功绩普盖天下就好像没有什么是自己做的,教化施及万物而百姓却不觉得有所依赖。像这样的明王,立足于高深莫测的神妙之境,所谓春风化雨,大象无形,它力量却无穷无际。

所谓相面之类的,并非道的本质,所以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不为的表象所迷惑。

列子在《庄子》中出现多次,但以这个故事悟道悟得最彻底。他最后干脆回归到日常世俗生活之中,待人不分亲疏远近,做事不做雕琢修饰。任其自然,葆其天真,摒弃心智,独存形体,在纷纭大千世界中,持朴守真。

应然的帝王,就像浑沌帝一样,他没有七窍,这是他天生的、自然的、本然的面貌,因此他是绝不会感到欠缺的。人为地给他造出七窍来,是在伤害他的自然本性,是以人灭天,他就不是他了,就会死去。目的是告诉侯王、君主们:

企图凭借你们的作为,不顾他人的自然本性去为政施治,去改造民众,即使真是出于善意好心,结果也只会是害了百姓。

无为乃是道家政治上的结论与境界。无为,也就是你不违背对象的自然本性去对待他们,你就也将得到他们同样的尊重;否则,你有为,违逆他们的本性行事,不管是何居心,都只会是害了他们,对你自己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不要成为名誉的寄托,不要成为谋略的场所,不要成为世事的负担,不要成为智慧的主宰。潜心体悟着大道,自由自在地游乐而不留下形迹。任其本能地秉承自然,无意于本性之外的追求,心境也就清虚淡泊而无所求了。修养高尚的至人运用心思就像照着明镜一样,对于外物都是来者即照、去者不留,应合事物本身,从不有所隐藏,所以能够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损心劳神。

庄子阐述了不知的差别,文中的有虞氏什么都知道,虽然也能获得人心,但是他无法超脱万物,而泰氏则看似无知,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任凭别人称之为牛或者马,但是他的品德纯粹高尚,因为他超脱了万物,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这是一种无己的境界。

山木

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与大道相似,实则非也,所以也不能免于受牵累。至于顺乎自然而茫然无心地漫游就不是这样,既无赞誉也无毁谤,或如龙之显现,或如蛇之潜藏,随时变化,而不肯专主一端。时上时下,以与天地万物和谐为准则,茫然无心漫游于未曾有物的虚无之中,按物之本性去主宰万物而不为物所役使,这样哪里会受到牵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遵循之法则。

凡事有成必有败,有生必有灭,有合必有离,所谓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也。这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说的正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就必有离散;有成功,就必然有失败;锋利的,必然会遭遇挫伤;有名望的人,就容易招来非议;有所作为的人,就一定会有他做不到的事,这就是人间的规律啊!所以说,做事失败的时候,不必灰心丧气,而是要看到这是正常现象,并想到失败和成功是互相转化的状态,只要继续努力,成功迟早会到来。在得意的时候,更不能忘形,因为福祸相依,谁也不能保证眼前的一切就能永恒不变。悲欢离合就像春夏秋冬一样,本来就是这样轮回的。明了这个规律,人就不会执着于一方,为各种变化而深感惆怅,甚至绝望,而是能够灵活应对,并从心里接受,从而获得平静和泰然。

皮毛丰厚的狐狸和花纹美丽的豹子,栖息在深山老林,潜伏于岩穴山洞,这是静心;夜里行动,白天休息,这是警惕;即使饥渴也会隐藏形迹,远离江湖之上觅求食物,不去有人的地方,这是稳定。他们静心、警惕又稳定,可是都这个样子了,狡猾得像狐狸,敏锐得像豹子,最后还是逃不出这样的罗网和机关的灾祸。你说它们有什么罪过?那是它们自身美丽的皮毛带来的灾祸。如今为您鲁君带来灾祸的皮毛不就是鲁国吗?这个国家无论您再怎么费心,依然会有很多人盯着国君这个位置,就像狐狸和豹的毛皮太好了一样,大家当然都渴望拥有。我给您出个主意,我希望您舍弃皮毛,摈除欲念,逍遥于荒无人迹的原野,干脆就去那里算了。

如果能减少您的耗费,节制您的欲念,这样没有粮食也是充足的。您渡过江河,浮游大海,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越向前行,便越不知道它的穷尽,送行的人都从岸边回去,您也就从此离得越来越远了。所以说统治他人必定受劳累,受制于别人必定会忧心。唐尧从不役使他人也从不受制于人,也就没有像您有那么多的忧虑。我希望能减除您的劳累,除去您的忧患,而独自跟大道一块儿遨游于太虚之境。宜僚在这段话里切入了核心:其实鲁侯您在现实中就可以做到的,您节制自己,减少自己的欲望,不要老是想去控制别人、管别人,那您当然在这个方面就可以和大道同行了。

庄子给了我们答案: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是啊,人若能够虚舟以游世,就是空心而处,超然境外,无所不安,安则定,定则静,静则得快乐!

一个老者叫任,是位避世高人,在孔子被困七日快要饿死时给他讲了一番齐生死的大道:我来谈谈不死的方法。东海里生活着一种鸟,它的名字叫意怠。意怠作为一种鸟啊,飞得很慢,好像不能飞行似的;它们总是要有其他鸟引领而飞,栖息时又都跟别的鸟挤在一起;前进时不敢飞在最前面,后退时不敢落在最后面;吃食时不敢先动嘴,总是吃别的鸟所剩下的,所以它们在鸟群中从不受排斥,既不受鸟群以外的伤害,也不引起鸟群以内的排斥,终日悠哉悠哉,远离祸患。

林回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有人议论:'他是为了钱财吗?初生婴儿的价值太小太小了。他是为了怕拖累吗?初生婴儿的拖累太多太多了。舍弃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为了什么呢?林回道:'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则是以天性相连。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难、灾祸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则会相互包容。相互包容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却心地亲近,小人甘甜却利断义绝。大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看得出,这个子桑雽很有智慧,他以林回在逃亡时抛弃贵重的璧玉而选择背负婴儿的故事,阐明了人的交往不能以利害为原则,而应当以天性为本。亲朋故交、弟子友人疏远也好,离散也罢,都没什么可值得困惑和忧虑的,该来的就来,该去的就去。

舜将死的时候,用真道晓谕夏禹说:'你要警惕啊!身形莫如顺应,情感莫如率真。顺应就不会背离,率真就不会劳苦。不背离不劳神,那么也就不需要用纹饰来装扮身形;无需纹饰来矫造身形,当然也就不必有求于外物。

鸟类中没有比燕子更聪明的了,它们看见不适合歇息的地方,绝不再看第二眼;即使食物掉落了,也能舍弃不顾地飞走。燕子很害怕人,却进到人的圈子里生活,只是因为它们将自己的巢窠暂寄于人们的房舍下罢了。

庄子游园,观察到蝉、螳螂、异鹊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领悟出利害、得失、忧乐等对立事物无不在向相反方面转化,只有无欲无求,才可避祸。

仅仅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并不够,人生最高的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这种思想与庄子的论是密切相关的,庄子认为人的生活应与自然融为一体,不要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就会达到至德之世无为之乡。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能以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也就是以超然物外又积极入世的心态面对人生,这是庄子哲学的一大价值。

秋水

一个人可以安心于狭小的生活,但不可以没有广阔的视野。起初的河伯,受限于自己的狭隘视野,无法看到外部的广阔世界,自尊自大,自欺欺人。一旦看到浩瀚的北海,方才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渺小。从哲学上说,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突破局限,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真理和更高境界的过程。当然,还需要像北海若这样的名师点化。

《秋水》篇则更为丰富地说明了确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极其不易。因为万物的量是无穷无尽的,时间的推移是没有止境的,得与失的分辨没有不变的常规,事物的终结和起始也没有定因。人所懂得的知识远远不如他所不知道的多,他生存的时间也远远不如他不在世的时间长。用极为有限的智慧去探索无穷无尽的境域,内心必然会迷乱而不能有所得。我们怎么可以判定毫毛的末端就是最细小的限度呢?又怎么可以把天地看作是最大的境域呢?人的认知常受事物自身的不定性和事物总体的无穷性影响,所以那些具有大智的人观察事物的时候从不局限于一角一隅。

海神说:从细小的角度看庞大的事物不可能全面,从庞大的角度看细小的事物不可能真切。精细是小中之小,庞大是大中之大,大小虽有不同,却各有合宜之处,这就是事物固有的态势了。所谓精细与粗大,也是仅限于有形的事物,至于没有形体的事物,是不能用数量来衡量的;而没有范围的东西,更是不能用数量来计算的。可以用言语来谈论的东西,都是事物粗浅的表象;可以用意识来传至的东西,则是事物精细的本质了。言语所不能谈论的,心意所不能传至的,也就不限于精细和粗浅的范围了。所以那些修养高尚者的行动,不会出现对人的伤害,也不会称许给人以行仁和施恩;无论做什么都不是为了私利,也不会轻视守门之奴。无论什么财物都不去争夺,也不推崇谦和与辞让;凡事从不假借他人的力气,但也不提倡自食其力,同时也不鄙视贪婪与污秽;行动与世俗不同,但不主张邪僻乖张;行为追随一般的人,也不以奉承和谄媚为卑贱;人世间的所谓高官厚禄都不足以作为劝勉,所有刑戮和侮辱都不足以看作羞耻;知道是与非的界线不能清楚地划分,也懂得细小和巨大没有清晰明确的界限。

道人不闻,至德不得,大人无己。约分之至也。讲得多好啊!能体察大道的人不求闻达于世,不是老去炒作,让别人知道自己;修养高尚的人不会计较得失,常以吃亏为福;清虚宁静的人能够忘却自己,虚己而逍遥。这也是于内在约束自己,而达到适得其分的境界。哲学上讲超越,而超越有外在的和内在的,道家讲的恰是内在的超越,用一个非常宏阔的角度和一个非常大的格局来理解这个世界,让我们心胸能够更广阔,不至于在计较那些微小的得失里耗费了自己的生命。

指出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这是前文《齐物论》里齐物思想的再现。是说世上的万物是一样的,怎么能去论它存在时间的长与短呢?物有死生或终始,尽管它能终而又始甚至其终即是其始,因此是不堪执着的。

指出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用马急驰来比喻事物的生长、变化、发展,这世界没有动了而不变化的,没有一刻是不在移动的。简单地说就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实可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所以,人们认知外物必将无所作为,只能等待它们的自化,也就是按自身天性生息变化,也就是《齐物论》里所说的超以物外,得其环中的意旨。

我看山知道山是快乐的,我看水知道水是快乐的,我看鱼知道鱼是快乐的,那是因为我跟万物融为一体,所以有了这样一种诗意的结局。

达生

有达生的智慧,齐物、齐论、齐死生,方能至乐,方能逍遥而游。

《达生》开篇明义,说通晓生命真谛的人,不会去追求对生命没有益处的东西;通晓命运天理的人,不会去追求于命运无可奈何的事情。世上的人以为保养形体就足以养存生命,然而保养形体确实不足以保存生命,要想自己的身体得以保全,就要精神复归本原,舍弃世事则形体不劳累,遗忘人生则精神不亏损。形体健全和精神恢复,就能让生命与自然之道融为一体。

庄子是以道家思想,阐发人之生命追求的本质,这是身心兼修的哲学。芸芸众生,受各种杂念驱使,起心动念,耗尽精力,大多终生无成事。如何凝聚精神,专一从事,达到至高境界,实为修心之功夫。

庄子借孔子之口传达这样的道理,不需要把自己深藏起来,也不过分显露于世俗之中,要像枯木一样游走于二者之间。人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可沉溺于美色,不可过度饮食。既要注重提升内在修养,也不能完全忽视外界情况,如此才是养生之道。

不要拿这些外在东西和自己宝贵的生命对调。死前有那么荣华的待遇,死后有那么高贵的位置,都不如自然而然地、从从容容地、快快乐乐地活着。

身体内部郁结着气,精魂就会离散而不返归于身,对于来自外界的骚扰也就缺乏足够的精神力量来抵抗。郁结着的气上通而不能下达,会使人易怒;下达而不能上通,会使人健忘;不上通又不下达,郁结内心而不离散,就会生病。

孔子追问:什么叫作'起初是本能,长大是习性,成就于顺应自然呢?男子回答:我生于山地就安于山地的生活,这就叫作本能;长大后生活在水边就安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作习性;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而安于这样生活,这就叫作自然。

前文讲过《大宗师》中的: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就是以鱼在水中畅游来比况人在中修习。江湖浩淼,鱼在水中忘了水的限制,自在逍遥。在庄子看来,这是逍遥游的必要条件,没有就不能展开的翅膀。鱼相忘乎江湖,就超越了失水的局限性。由物及人,同样,人只有超越有待,才能有外忘于现实的期待和羁绊的无待,遨游于无限的自由天地之中,优游自在,无牵无挂,一任自然。

世间万物,其能力总有一个限度。如果不认真把握这个限度,只是一味蛮干或瞎指挥,最终只会弄巧成拙。

所谓力不可使尽,势不可去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世间万事都应该适可而止、留有余地。

总之,人生是长跑,不停地奔驰不是赢得人生旅程的筹码,相反,过于全力的奔驰容易像东野稷一样败马翻车。

正如《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所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意思是说踮起脚尖是站不长久的,老是跨跃奔驰是要累垮的,所以我们要脚踏实地、稳定致远。

工倕随手画圆就胜过用圆规与矩尺画出的,他的手指随事物一同变化因而不须刻意观察,他心灵专一因而不受拘束。忘掉了脚,便拥有了合适的鞋子;忘掉腰,就拥有合适的腰带;懂得忘掉是非,便会拥有安适的内心;不改变内心的坚守,不随波逐流,便拥有与外物交会的安适。

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尤其是在与我们文化背景差异比较大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需要去充分地了解对方、容忍对方,以此寻求到正确的对待方式。这种了解、同情、容忍,以及打破自身狭窄立场的待人方式,对一般人的设身处世而言,才是成熟的、有智慧的表现。

摈弃杂念,专一精神,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本质所在。只有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反复不断地、有意识地做一件事,才能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精通。进而言之,这样才能达生,也就是通达生命的哲理。

庄子以道家思想,阐发人之生命追求的本质,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之身心兼修的古老哲学。芸芸众生,受各种杂念驱使,起心动念,耗尽了精力,大多终生无成事。如何凝聚精神,专一从事,达到至高境界,实为修心之功夫。正如《尚书》所记舜在禅让帝位给大禹的时候告诫大禹的十六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就是说人的贪欲之心越来越危险,对天道的追求越来越微弱,只有精益求精、专一其心,才能做到中正平和、通达天理。它的核心是说,中华文化修心之精要在于,凝聚精神,抛却私欲杂念,追求本心自明之道心。这也正是《庄子·达生》篇所要阐明的宗旨。

至乐

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所谓至乐也就是无乐。只有无为任自然,效法天道,才是至乐,并归结为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人都崇尚喜欢富有、尊贵、长寿、善名等;厌恶畏惧、贫穷、位低、夭折。得不到美好、富有、尊贵就大为忧惧,这样的养身方法太愚蠢!

最高的快乐就是无忧无乐,最完美的赞誉就是不赞誉。

天由于无为而能清虚,地由于无为而得宁静,故而天地两者无为相合,万物都化生出来

庄子认为,人的生死轮回,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围着啼哭,是不通晓天命的行为。

是说生命只是暂时以身形作为寄托,因此,身形的问题与生命其实本无关系,无非是一种偶然,就像是灰土微粒一时间的聚合和积累。人的死与生也就犹如白天与黑夜交替运行一样。如此,我们个人的身形与精神便是两种事由,我们内心的快乐也本不因外界而存在。死生基本上就是白天和晚上的轮流出现。《外篇·田子方》:死生终始,将为昼夜。意思都一样:终和始,死和生,基本上就与昼和夜这一个自然的过程一样,不必欢喜悲哀。

《庄子》拿死人头骨来对话,真是想别人之所不敢想啊!要表述的是人生的快乐与忧愁。百年之后,又从何而起?生之过客,死归尘土,后人又谁论之!如此而已。唯有生时坦荡,死时自然悠哉也!

《齐物论》就讲,死何以不是从小丢失的孩子不知回归老家呢?这几段也发挥这一思想,提出生死是无穷转化的过程,追究其终极处,则是无生无死。恍惚迷离中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有生命,也才有了人,人又由生而死,这是一种极平常的自然现象,如同四时昼夜的更替一样,何必为此而悲伤?这种生死观还是很有智慧的。

万物是一个无穷生化过程。提出物种中包含精微之本质,由于其所遭遇之环境条件不同,发生千变万化,而成千差万别之物。最后最高是化成人,人又复归于物种之几。

从《庄子》角度讲,天地自然万物,物之有所生,物之又有所终,但物物相连,彼此依托,这些生物以自化,无穷无尽。所以人也一样,生生死死,顺其自然,生亦何欢,死亦足乐,何惧之有?这就是《庄子》的自化为乐

《至乐》篇中的核心命题是至乐无乐。意思是以富贵寿善为的评价标准,是错误的。庄学之观点,任何事物皆有两面性,有乐也就必然有悲,所以想要至乐,就必须无乐,也就无悲也。既然通天下一气耳,人的死生乃是气的聚合与流散,犹如四季的更替。既然死生如四季、如昼夜,人也就只能顺应这一自然变化。进一步说,人为的强求只能造下灾祸,一切都得任其自然,人的死与生也只是一种自然的变化,在生活中排除了这些引人忧伤的事,顺其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快乐了。

至乐思想与庄子的哲学体系相符,强化的是无所用于天下的无为思想以及追求自由与超脱的人生态度。这种追求是试图摆脱社会、自我的束缚所造成的人生困境,进入一种超脱任何对立面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这正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基本方向。

列御寇

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惩罚的,还是他自身的烦乱不安和行动过失,而能够摆脱精神桎梏的只有真人,即形同槁木、超脱于世俗之外的人。

圣人以必可用而不去用,所以没有争端;一般人以不必用而必去用它,所以引起许多纷争;顺从于争端,所以行为有贪求。面对纷争,依靠它就会什么也得不到。世人的智慧,离不开苞苴竿牍,把精神消耗在短浅的小事上,而想成道又成物,一贯形虚。像这样,会为宇宙所迷惑,为形体劳累而不知道的本体。那种至人,把精神归属于万物产生之前,而甜睡于虚无的境地。水流于无形,发泄于太虚清静的自然。可悲啊,列子所为,把智慧放在毫毛的小事上,而不知道大的宁静的境界。正如钱锺书《管锥编》所引宋·陆九渊《语录上》:铢而称之,至石必谬;寸寸而度之,至丈必差。

意思是一铢一铢地称东西,这样称出的一石与一次称足的一石必定有出入;一寸一寸地量东西,这样量出的一丈与一次量足的一丈必定有误差,不分事之大小,简单相加,只能歪曲事物的原貌。

世俗对人体外形动用的刑罚,是斧子和棍棒。自然对人类精神上的惩罚,是躁动和失误。小人在外形上受罚是被刑具拷问,内在受罚是为阴阳郁结所残蚀。只有真人才能够同时超脱内外的刑罚。

真正的得道真人,不但能摆脱精神上的困扰,也一定能远离身体上的刑罚和折磨。他告诉我们,高境界的道家人物,一定都是人生过得酣畅快意,天下有难事,万物作焉而不辞,拥有传奇人生,成就难以完成的功业,然后又能功遂身退,有个善终之结局,这才是能无为而治的真人。

庄子提出了一套对人性考察至微的思想体系,将人放在九种情境中观其表现,察其人品,识其能力,从而完成对人才的综合考察,这就是著名的九征

让他到远处做事考验他的忠诚,让他在近处做事考验他的恭敬,给他烦杂的任务考验他的能力,向他突然提出问题考验他的心智,给他急促的期限来观察他的信用,把钱财委托他考验他的清廉,告诉他危险考验他的节操,让他酒醉看他的仪则,混杂相处而看他的面色。这就是著名的九征

九种征验做到,不肖的人就可看得出来了。这九种考察策略都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认知之上的,全面且有针对性。

《老子》第四十六章有云咎莫大于欲得,在《庄子》这一段里得到了说明与发挥,即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意思是:最大的祸害莫过于有心眼来培养德行,有了心眼就会以意度事、主观臆断,而主观臆断必定导致失败。

细分下类:招惹凶祸的官能有心、耳、眼、舌、鼻五种,其中的中德,也就是内心有意为德的谋虑则是祸害之首。什么叫作内心谋虑的祸害呢?所谓内心谋虑的祸害,是指自以为是而诋毁自己所不赞同的事情。这正是老子讲的欲得啊!为什么咎莫大于欲得呢?不正是这内心的欲念一定会顺我则是、逆我则非,就一定会有痛苦、烦恼和不安啊!这就是众生的咎与苦呀!所以,真正的苦海不是外面的境界,不是外面的所谓五浊恶世,而是我们自我内心深处抓取和逃避的境界。

《老子》的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说的就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导致的失败。《庄子》认为,困厄窘迫源于以下八个方面的自恃与矜持,顺利通达基于以下三种情况的必然发展,就像身形必具六个脏腑一样。貌美、须长、高大、魁梧、健壮、艳丽、勇武、果敢,八项长处远远胜过他人,于是依恃傲人必然导致困厄窘迫。只有因循顺应、俯仰随人而又态度谦下,三种情况都能遇事通达。这就是《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则全的道理!如果自恃聪明炫耀于外,勇猛躁动必多怨恨,倡导仁义必多责难。

虽然《庄子·杂篇》概括能力远不及《老子》和内七篇,但与庄子的达观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以道指引,通晓生命实情的人心胸开阔,通晓真知的人内心虚空豁达,通晓长寿之道的人随顺自然,通晓寿命短暂之理的人也能随遇而安。

他的弟子们打算为他厚葬。乐观的庄子笑着对弟子们说:我庄子把天地当棺椁,把太阳和月亮当连壁,把星星当珍珠,把万物当陪葬品。你们看啊,我的丧葬用品还有什么不齐备的呢?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呢?他的弟子们说:老师啊,我们害怕乌鸦和老鹰吃掉你呀!庄子说:你们啊,天葬让乌鸦和老鹰吃,土葬让蝼蛄和蚂蚁吃,从乌鸦、老鹰那里夺过来给蝼蛄、蚂蚁,为什么你们这样偏心呢!

庄子这段话太精彩了!可以认为是中国哲学中对待死亡的最富哲理的话。中国人历来回避谈死亡,庄子的这段话实在是难得。

渔父

渔父先说:同类相互汇聚,同声相互应和,这本是自然的道理。然后,他表达了对孔子作为的看法:你所从事的活动,也就是跻身于尘俗的事务。天子、诸侯、大夫、庶民,这四种人能够各自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社会治理的美好境界。四者倘若偏离了自己的位置,则会引起社会动乱,没有比这再大的了。官吏处理好各自的职权,人民安排好各自的事情,就不会出现混乱和侵扰。所以,田地荒芜,居室破漏,衣服和食物不充足,赋税不能按时缴纳,妻子、侍妾不能和睦,老少失去尊卑的序列,这是普通百姓的忧虑。能力不能胜任职守,本职的工作不能办好,行为不清白,属下玩忽怠惰,功业和美名全不具备,爵位和俸禄不能保持,这是大夫的忧虑。朝廷上没有忠臣,都城的采邑混乱,工艺技术不精巧,敬献的贡品不好,朝觐时落在后面而失去伦次,不能顺和天子的心意,这是诸侯的忧虑。阴阳不和谐,寒暑变化不合时令,以致伤害万物的生长,诸侯暴乱,随意侵扰征战,以致残害百姓,礼乐不合节度,财物穷尽匮乏,人

伦关系未能整顿,百姓淫乱,这是天子和主管大臣的忧虑。如今你上无君侯主管的地位而下无大臣经办的官职,却擅自修治礼乐,排定人伦关系,从而教化百姓,不是太多事了吗?

而且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祸患,不可不清醒明察。不是自己职分以内的事也兜着去做,叫作总;没人理会也说个没完,叫作佞;迎合对方顺引话意,叫作谄;不辨是非巴结奉承,叫作谀;喜欢背地说人坏话,叫作谗;离间故交挑拨亲友,叫作贼;称誉伪诈败坏他人,叫作慝;不分善恶美丑,好坏兼容而脸色随应相适,暗暗攫取合于己意的东西,叫作险。有这八种毛病的人,外能迷乱他人,内则伤害自身,因而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和他们交往,圣明的君主不以他们为臣。所谓四患:喜欢管理国家大事,随意变

如今你上无君侯主管的地位而下无大臣经办的官职,却擅自修治礼乐,排定人伦关系,从而教化百姓,不是太多事了吗?

而且人有八种毛病,事有四种祸患,不可不清醒明察。不是自己职分以内的事也兜着去做,叫作总;没人理会也说个没完,叫作佞;迎合对方顺引话意,叫作谄;不辨是非巴结奉承,叫作谀;喜欢背地说人坏话,叫作谗;离间故交挑拨亲友,叫作贼;称誉伪诈败坏他人,叫作慝;不分善恶美丑,好坏兼容而脸色随应相适,暗暗攫取合于己意的东西,叫作险。有这八种毛病的人,外能迷乱他人,内则伤害自身,因而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和他们交往,圣明的君主不以他们为臣。所谓四患:喜欢管理国家大事,随意变更常规常态,用以钓取功名,称作贪得无厌;自恃聪明专行独断,侵害他人刚愎自用,称作利欲熏心;知过不改,听到劝说却越错越多,称作犟头犟脑;跟自己相同就认可,跟自己不同即使是好的也认为不好,称作自负矜夸。

更常规常态,用以钓取功名,称作贪得无厌;自恃聪明专行独断,侵害他人刚愎自用,称作利欲熏心;知过不改,听到劝说却越错越多,称作犟头犟脑;跟自己相同就认可,跟自己不同即使是好的也认为不好,称作自负矜夸。这就是四种祸患。能够清除八种毛病,不再推行四种祸患,方才可以教育。

渔父所说的八种毛病、四种祸患很有哲理。老子讲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孔子讲四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佛家讲四无”——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针对人性的弱点和问题。《庄子·渔父》篇里渔父的八种毛病、四种祸患讲得更具体,值得深读。

渔父悲悯地改变面容说:你实在是难于醒悟啊!有人害怕自己的身影、厌恶自己的足迹,想要避离而逃跑开去,举步越频繁足迹就越多,跑得越来越快而影子却总不离身,自以为还跑得慢了,于是快速奔跑而不休止,终于用尽力气而死去。不懂得停留在阴暗处就会使影子自然消失,停留在静止状态就会使足迹不复存在,这也实在是太愚蠢了!你仔细推究仁义的道理,考察事物同异的区别,观察动静的变化,掌握取舍的分寸,疏通好恶的情感,调谐喜怒的节度,却几乎不能免于灾祸。认真修养你的身心,谨慎地保持你的真性,把身外之物还与他人,那么也就没有什么拘系和累赘了。如今你不修养自身反而要求他人,这不是本末颠倒了吗?

渔父回答:所谓真,就是精诚的极点。不精不诚,不能感动人。然后,举了勉强啼哭的人并不哀伤,勉强发怒的人并不威严,勉强亲热的人并不和善等例子,说明真心的情感在心中并不外露,而神情则流露在外。紧接着,将上述道理用于人伦关系:侍奉双亲就会慈善孝顺,辅助国君就会忠贞不渝,饮酒就会舒心乐意,居丧就会悲痛哀伤。忠贞以建功为主旨,饮酒以欢乐为主旨,居丧以致哀为主旨,侍奉双亲以适意为主旨。功业与成就目的在于达到圆满美好,因而不必拘于一个轨迹;侍奉双亲目的在于达到适意,因而不必考虑使用什么方法;饮酒目的在于达到欢乐,没有必要选用就餐的器具;居丧目的在于致以哀伤,不必过问规范礼仪。礼仪,是世俗人的行为;纯真,却是禀受于自然,出自自然,因而也就不可改变。所以圣哲的人总是效法自然看重本真,不受世俗的拘系。愚昧的人则刚好与此相反。不能效法自然而忧虑世人,不知道珍惜真情本性,庸庸碌碌地在流俗中承受着变化,因此总是不知满足。可惜啊,你过早地沉溺于世俗的伪诈而很晚才听闻大道。

虽然渔父批评得有点狠,但此文中的孔子,是个好学之人,想拜渔父为师学习。孔子又一次深深行礼后站起身来,表达愿意受业门下的渴望。渔父当然没有答应,留下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说辞,就撑船而去,他说:可以迷途知返的人就与之交往,直至领悟玄妙的大道;不能迷途知返的人,不会真正懂得大道,谨慎小心地不要与他们结交,自身也就不会招来祸殃。你自己勉励吧!我得离开你了!我得离开你了!

《渔父》中的孔子是十分谦逊好学的,他叹息说:你实在是难于教化啊!你沉湎于礼义已经有些时日了,可是粗野卑下的心态时至今日也未能除去。上前来,我对你说!但凡遇到长辈而不恭敬,就是失礼;见到贤人而不尊重,就是不仁。他倘若不是一个道德修养臻于完善的人,也就不能使人自感谦卑低下。对人谦恭卑下却不至精至诚,定然不能保持本真,所以久久伤害身体。真是可惜啊!不能见贤思齐对于人们来说,祸害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而你子路却偏偏就有这一毛病。况且大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