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的幸福哲学是什么?

 百花A彩虹 2022-03-26

庄子将幸福分为相对的幸福和绝对的幸福。相对的幸福可达可至,绝对的幸福更是一种修行的境界。



相对的幸福

庄子认为:“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就是发展自己的本性或者天生的特长。”最近看了一篇全球就业幸福指数报告,说中国的职业幸福感是全球最低的。有人解释是说中国学生上大学选择专业很少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更多的是听从父母师长的意见,通过就业形势收入高低来选择专业。这势必会导致职业成为养家糊口的工具,至于幸福感却大大地被牺牲了。

《庄子》在“逍遥游”告诉我们幸福有不同的等级。自由地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种相对幸福;绝对幸福是通过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层的理解而得到的。

因此获得幸福的第一要义是自由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为了实现这一条,必须充分自由发挥我们自然的能力。首先我们要承认人是不同的,有的人擅长写诗,有的人擅长经商,有的人擅长推理,有的人擅长想象,有的人擅长体育。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就是我们的“德”,我们的“德”,就是使我们成为我们者。

其次要发展我们的本性。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我们的这个“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发挥了,也就是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网上流行一句话,以擅长的兴趣爱好为职业的人,无疑是幸福的)。

《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的幸福。反之,如果我们压抑自己的本性,和所有人挤在一个“跑道上”进行同质化的竞争,做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事情,就很难获得幸福。



绝对幸福

绝对的幸福的两个方向,一是不移于情、不困于心;二是天人同一、物我两忘。


01不移于情、不困于心。

人在能够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时候,就很幸福。但是这种是受限制的,例如死亡、疾病、年老。所以老、病、死为“四苦”中的“三苦”。佛家说,还有“一苦”,就是“生”的本身。因此,依靠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幸福,是一种有限制的幸福,是相对幸福。

《庄子》里有个故事,讲到老子之死。老子死了,他的朋友秦失来吊唁。却批评别人痛哭,说:“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意思是需要的时候,夫子来了;该走的时候,夫子顺应天意死了,有什么好难过的呢?佛家说:“生有何欢,死又何哀。”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人感到哀伤的范围,就是他们受苦的范围。但是,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例如,天下雨了,不能出门,大人能理解,不会生气,小孩却往往生气。原因在于,大人理解得多些,就比生气的小孩所感到的失望、恼怒要少得多。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这个意思,用道家的话说,就是“以理化情”。

庄子本人有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以礼化情”这一点。庄子妻死,惠施去吊丧,却看到庄子蹲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说,你不哭也就够了,又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曰:'不是的,我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是很难过的。然而仔细想想,他开始之前不曾出生,也不具有形体,也不曾形成气息。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经过演化才有了气息,气息演化才有了形体,最后才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了死亡,根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样。死去的人静静地寝卧在天地间,而我却伤心哭泣,这不是通达天命的表现,所以便停止了哭泣。’”(原文: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未明而慨,已达而止,不明白的时候感慨万千,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就不会了。因此情可以通过理和理解抵消。

道家认为,圣人对万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无情。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情感。而是说他们不为情所困,而享有所谓“灵魂的和平”。如斯宾诺莎说的:“无知的人不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扰乱,从未享受灵魂的真正和平”。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再也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界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他可以说是已经得到了绝对幸福。

文章图片1


02天人同一,物我两忘。

道家强调万物自然本性的相对性,以及人与宇宙的同一。要达到这种“同一”,人需要更高层次的知识和理解。由这种“同一”所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绝对幸福。

《庄子》的“逍遥游”庄子说有个人名叫列子,能够乘风而行。“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他所待者就是风,由于他必须依赖风,所以他的幸福在这个范围里还是相对的。接着庄子问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在这里描写的就是已经得到绝对幸福的人。他是至人、神人、圣人。他绝对幸福,因为他超越了事物的普通区别。他也超越了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他与道合一。

斯宾诺莎说过,在一定的意义上,有知的人“永远存在”。老子说:“死而不亡者谓之寿”,这也是庄子所说的意思。圣人,或至人,与宇宙合一。由于宇宙永远存在,所以圣人也永远存在。

一个人若能超越事物的差别,他就能享受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幸福,如《庄子·逍遥游》中所描写的大鹏、小鸟、蝉;“小知”的朝生暮死的朝菌,“大知”的万古千秋的大椿;小官的有限才能,列子的乘风而行。“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只要天性能够自由自在地发挥,小鸟也没啥好羡慕大鹏鸟的,大鹏鸟也没有沾沾自喜的理由。虽然大小不同,能力各异,但是终极的幸福都是一样的。(庄子和惠子的争论:“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并不是强词夺理的口舌之利,庄子与鱼,逍遥一也)。

文章图片2

为什么归来仍是少年是

最高境界?

圣人必须忘记并超越事物的区别,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是“弃知”。这也是道家求得“内圣”之道的方法。一切区别一旦都忘记了,就只剩下混沌的整体。到了这个境界,就可以说是有了另一个更高层次的知识,道家称之为“不知之知”。

《庄子》里:“颜回说:“我有进步了。”孔子说:“你的进步是指什么呢?”颜回说:“我已经忘掉仁义了。”孔子说:“忘掉仁义不错,然而还是没有到达最高境界。”

过了几天,颜回又去拜见孔子,说:“我又有进步了。”孔子说:“你的进步又是指什么说呢?”颜回说:“我已经忘掉礼乐了。”孔子说:“忘掉礼乐不错,然而还是没有到达最高境界。”

过了几天,颜回又去拜见孔子,说:“我又有进步了。”孔子说:“你的进步又是指什么说呢?”颜回说:“我静坐而忘掉一切了。”孔子惊奇而变容地说:“什么叫做静坐而忘掉一切呢?”颜回说:“毁废形体,泯灭见闻,抛弃形智,与大道浑然一体,这就叫做静坐而忘掉一切。”孔子说:“与大道浑同则无偏好,顺应大道的变化就不会滞守常理。你果真成为贤人了啊!现在我只能跟随在你后面了。”(原文: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它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它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颜回用弃知的方法得到了“内圣”之道。弃知的结果是没有知识。但是“无知”与“不知”不同。“无知”状态是原始的无知状态,而“不知”状态则是先经过有知的阶段之后才达到的。前者是自然的产物,后者是精神的创造。我喜欢的一个比喻是一个人游到了河对岸,虽然同在岸上,但是明显彼岸和此岸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是已知水性。

圣人并不是保持原始的无知状态的人。他们有一个时期具有丰富的知识,能做出各种区别,只是后来忘记了它们。他们与原始的无知的人之间区别很大,就和勇敢的人与失去知觉而不畏惧的人之间的区别一样大。归来的少年和未出门的少年也是不同的!“出走半生已经体味世间冷暖。只有做到了不执着于善恶黑白,因果得失。佛家说:“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跳出得失看得失,跳出因果看因果,跳出善恶看善恶。才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即我们说的“归来仍是少年。”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