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的相对幸福与绝对幸福

 紫嫣雅閣 2016-09-22

庄子的相对幸福与绝对幸福

寂天菩萨说过:“有的人居无定所的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在寂天菩萨看来,人的幸福简单到连居住场所有没有都无所谓。越南的一行禅师也倡导时刻体悟当下的喜乐,保持正念;我国禅宗经常问:“主人公何在”?就是问你能不能感知此刻的自己,感知当下;孔子说:尽人事而听天命,也是一种正念;创立心学的王阳明大师告诫自己的弟子:要时刻长期保持在喜乐状态中,甚至连审案判案、行军打仗也是修炼的时机。

庄子的相对幸福与绝对幸福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庄子的江湖与乡愁》,对庄子做了超短小的介绍,对于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我是最喜欢的,没有之一。庄子虽然不是高富帅,无权无势,衣不蔽体,饿得骨瘦如柴,但他没有老子的寂寞、没有孔子的忧国忧民,始终保持着淡淡的喜悦,幸福并快乐着。他是如何做到呢?

庄子的相对幸福与绝对幸福

首先看看《庄子》第一篇题为《逍遥游》,这是一篇纯粹给人解颐的故事,故事所含的思想是,获得幸福有不同等级。《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地幸福。《庄子》的《骈拇》篇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庄子·秋水》)则认为,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恶的根源。所以万物的自然本性没有绝对的同,也没有绝对的不同。只要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幸福的。

庄子的相对幸福与绝对幸福

当然,这种幸福是相对的,人在能够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时候,就很幸福。但是这种发挥在许多情况下受到阻碍。例如死亡,疾病,年老。所以佛家认为生、老、病、死为四苦,并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达到幸福的目的。因此,依靠充分而自由地发挥自然能力的幸福,是一种有限制的幸福,是相对幸福。

庄子的相对幸福与绝对幸福

那么,绝对的幸福有没有呢?庄子认为是有的,并且他通过《逍遥游》讲明了这种幸福。这一篇里,描写了大鸟、小鸟的幸福之后,庄子说有个人名叫列子,能够乘风而行“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他所待者就是风,由于他必须依赖风,所以他的幸福在这个范围里还是相对的。接着庄子问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在这里描写的就是已经得到绝对幸福的人。他是至人,神人,圣人。他绝对幸福,因为他超越了事物的普通区别。他也超越了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是为无我。他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功。

庄子的相对幸福与绝对幸福

庄子的境界我们只能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庄子幸福的方法还是可以借鉴的。

幸福与不幸福本身就是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外在的事物。任何以为外在的事物可以决定我们内在感受的想法,都是简单粗暴的实用主义。就像佛陀说的,心外求法即是外道。

庄子的相对幸福与绝对幸福

当你能够调节你的想法和对世界的看法时,当你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发展时,你才能从容平和地面对人生。这时,你才具备了幸福的能力,也就是对幸福的感知力。

(原创文章,作者无树,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