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前为毒物,死后为好药 -- 蜈蚣

 大洪山人 2022-09-08 发布于广东

        说起蜈蚣,红头黑身,黄脚“百足”,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一见就令人起鸡皮疙瘩,犹恐退避不及。但它却是一味非常好的动物类中药。

图片

        前一段时间,接诊一位五十多岁的女患者,患湿疹已七月有余,全身皮肤剧烈瘙痒,尤以头部为甚,布满丘疹,有的结痂脱屑,夜不能安寐。中西医治疗未曾间断,但却收效甚微。我先以凉血养血、祛风除湿药七剂常规治疗,也是疗效不显。好在病人信任,又来复诊。我分析此患病程已久,屡治不愈,非下特殊手段恐难以奏效。于是,想起国医大师朱良春曾说过: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参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能明显提高疗效。遂在原方的基础上特加用蜈蚣一条,再开七剂。一周后病人三诊,开口报喜:服至第三剂时就开始见效,全身瘙痒减轻,头上“疙瘩”减少,晚上能安稳睡觉了!

        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虫体。《本草纲目》曰:“蜈蚣,西南处处有之,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岐尾。”《本草衍义》称:“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昆虫类。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蜈蚣为常用药材,春、夏两季捕捉,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备用。味咸,性温,有毒。归肝经。能息风镇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主要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等病证。外用可治疮疡肿毒、瘰疬溃烂等症。本人在治疗面瘫、腰椎间盘突出症、偏头痛、顽固性关节疼痛等疾病时经常使用,“以毒攻坚”,也算是我的一个秘招,疗效确凿。

图片

蜈蚣的用量

煎服每剂5分-1钱5分(1-3条)

研末冲服每天2-3分(半条)

图片

        由于蜈蚣属于异体蛋白,少数过敏体质的人服用含有蜈蚣成分的汤药时会发生过敏。曾治疗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我在方中用了蜈蚣,服了七天,腰酸疼明显减轻,但同时出现眼面部皮肤过敏症状,我说可能是蜈蚣惹的祸,不能再用。病人还恋恋不舍,说疗效这么好这点过敏我能忍受,能不能继续用?我说:为安全起见,还是不用为好。

        还要注意本品孕妇禁用。

        蜈蚣做药能治病救人,但生前却会咬人。蜈蚣咬伤的痕迹是一对小孔,毒液顺着小孔流入。若被蜈蚣咬伤后,在伤肢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伤口周围可用冰敷,切开伤处皮肤,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并选用肥皂水、或高锰酸钾液、石灰水冲洗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忌用碘酊或者酸性药物冲洗。如果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谵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者,应速到医院医治。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