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恒,方有大成

 读原著 2022-09-08 发布于四川

“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出自《传习录》)

        —— 题记

   很多人终其一生不能完成自我的超越,在孟子看来,范的最常见错误即是“半途而废”,“一曝十寒”,无法恒久的力行修身进德,无法集义生出至大至刚之气,以此当然也就无法变化升华生命之质。

   西汉·刘向编《战国策·秦策五》中讲:“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论语》中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些都是从反面讲恒心的重要性。

    恒心有多重要?儒道经典里面凡是讲“不息”,“不已”的词多与强调恒久性有关,如“自强不息”,“至诚不息”,“真性不息”,“纯亦不已”,“孜孜不已”,“生生不已”等等。

   《中庸》中更有—

《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王阳明先生对此进一步诠释道:

  戒惧之念,是活泼泼地,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

    《易经》中专有一卦叫《恒卦》,其中有言:
 
  恒,久也…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王阳明先生还语重心长道:

“博学只是事事学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事事去学存此天理,则此心更无放失时,故曰:'学以聚之。’然常常学存此天理,更无私欲间断,此即是此心不息处,故曰'仁以行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