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每晚yebo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英国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锁,他都能在半小时打开。胡汀尼走进铁笼,刚开始他自信满满,可忙活了一阵后,他的脸色逐渐凝重起来。半小时过去了,他已经满头大汗,但锁却没有任何打开的迹象。他筋疲力尽地靠在门上,满怀失落,眼里也变得暗淡了起来。原来那把锁是焊在门上的,用钥匙根本打不开,铁笼也从未被锁上,稍稍用力就能推开。想起卢梭的一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打开成见的枷锁 培根曾经说过: 真正可怕的,不是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行的,并非能力的欠缺,而是眼界的狭隘。 面对任何事物,唯有破除刻板印象,才能触及本质,发现隐藏的机会。在一次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共同参加的会议上,有人提出一个空前的设想:“我们可不可以开发一个共享单车项目,既有利于环保,也解决人们的出行难题。”“这个车怎么能做得足够坚固?共享自行车怎么防盗?用完的自行车要停在哪里呢?再加上自行车日晒雨淋,报废的周期会不会太短,成本是不是太高?”只有一位女士,她没有盯着成本,而是看到了“共享经济”背后的巨大商机。于是她第一个投身共享单车领域,开辟了行业先河,创立了摩拜单车。在一条道路上,所有人用力推着笨重的方块,艰难地前行。只有一个人,放下了偏见,大胆地将原本的方块削成球体,结果轻松跑到了前面。“人心中的成见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带着偏见去看待事物,你所看到的世界只会越来越狭小。而当你打破成见,摘掉有色眼镜,便能看清全局,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打开经验的枷锁 在一个饲养场,一只火鸡发现,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饲养员总会在上午九点投喂食物。于是,这只火鸡骄傲地宣称它发现了真理:食物会在上午九点准时降临。但感恩节的前一天,火鸡们不仅没有得到食物,还被捉去杀了。人的大脑会对经验产生依赖,最终让你在真正危险来临之时,变得麻木迟钝。很认同一句话:“习惯于走老路的人,永远看不到新的风景。”1470年,土耳其统治者马霍梅特率军与拜占庭帝国交战。 马霍梅特却眼前一亮,立刻下令准备圆木,铺在地上,并对船进行改造。就这样,他们拖着舰队在陆地前行,出其不意地绕到敌军背后,一举击败了拜占庭。作家韦娜说:“人生就像行走在海里的船,所有的经验在海啸面前都是空白。”摒弃老套经验,保持空杯心态,向外学习、向内更新,人生才能不断容纳新的内容。打开思维的枷锁 王小波曾说过:“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更重要。”世上最大的监狱,就是人的思维意识,思维错了,再努力都是白费。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一所实验室里,出现了一个难题:研究人员想弄清楚一台机器的内部结构,但机器构造复杂,内含100多根弯管,每根弯管的出入口都是未知的。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旁边一个清洁工突然说:“让我试试吧。”他找来两支粉笔和一支香烟,先给前面一个弯口做个记号,然后对着喷口烟,烟从背面哪个管口出来,就在哪根管标上同样记号。歌德说过一句话:“谁不用脑子思考,到头来,除了感觉之外,他将一无所有。”穷则变,变则通,同样一件事,变个思路,再难也会迎刃而解。他想尽办法,在四周围上篱笆,竖起“禁止入内”的木牌,全都无济于事。后来,经过一个教授朋友的指点,他在路口竖起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其实,园林没有变,只是换了个思维,从阻止变成警告,巧妙地解决了难题。很认同一句话: 无法改变风向,可以调整风帆;无法左右天气,可以调整心情。 走进死胡同时,不妨变通下,换个思路和角度,看看旁边有没有其他出口。 当你打破固有思维,每推倒一堵墙,人生便多出了一条路。打开认知的枷锁 卖完能获得1100卢比,到了晚上,连本带利要还给富人1050卢比。也就是说,他们一天的收入是50卢比,除去日常开支,他们会把剩下的钱都存入银行。西蒙斯就跟他们说,如果每天能拿出5卢比用于进货,由于复利效应,只需50天,他们就不用再去借钱。本以为小贩们会很兴奋,没想到听完后,他们纷纷摇头。原来,他们舍不得银行里的利息,宁可每天借钱,也不愿自掏腰包。认知如果永远停留在脚下,那无论走出多少步,都只是原地打转。就像那些小贩们,满脑子只盯着那一点利息,最终只能在底层挣扎。作家刘润说:“认知突围,是一个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是人生逆袭的最佳途径。”人与人的比拼,不仅在于努力程度,更多考量的是对事物的理解和洞察力。1956年,美国政府决定在北科尔滨区兴建一条高速公路。桑德斯与朋友们听说这个消息,打算在未来的公路路口旁开间加油站。等他们实地考察才发现,那里早已开满加油站与洗车店。眼看先机已失,一些人只好花重金抢购剩余的地皮,争夺所剩无几的市场。而餐馆,周边只有桑德斯一家,每天店里生意都很火爆。一条公路引出的商机,多数人都只盯着汽车,桑德斯却能想到吃饭。作家良大师说:“认知能力决定了做正确的事,这比正确地做事要重要100倍。”技能可以学习,经验可以复制,到最后其实都是认知的较量。跳出眼前的局限,洞穿事物本质,才能为人生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曾在书中看过一个科普,蚕结茧后,10天左右便会开始破茧而出。而还有一些蚕,却以为茧房就是整个世界,心甘情愿地待在里面,直至窒息而亡。和这些蚕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其实活在自我局限中。想要实现破局,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打开心中的枷锁。转变思维,提升认知,让自身不断重组升级,才能破除限制,迎来人生的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