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名“孝女”人设崩塌:我们的爱,为什么会“毁掉”关系?

 张德芬空间 2022-09-09 发布于北京

本期主播丨姝璇

在最新一季《花儿与少年》中,演员张凯丽在谈及父母时,潸然落泪。同时,她对“孝顺”的重新定义引发了许多人的深思。众所周知,张凯丽是演员圈里的大孝女。她的母亲已经88岁了,是一位有20多年病史的尿毒症患者。这20多年来,张凯丽一直尽心照顾母亲,一度暂停工作,专门将母亲接到北京治疗。然而,这样一位大孝女在谈到此事时,却说自己很多时候做的事情对父母来说,是一种负累。她心怀愧疚,认为自己只是做到了孝,而没有顺。

父母与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关系,也是世界上最难处理的关系。张凯丽的话不禁令人反思:我们自以为的孝顺,真的是父母想要的吗?

权力的失衡,

让家庭陷入困境

电视剧《归去来》中,王志文演绎了一位霸道而深沉的父亲。为了儿子的成长,他愿意付出一切心血与资源。他想方设法创造环境,为儿子的未来铺就一条康庄大道。儿子也十分争气,品学兼优,出国深造。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然而儿子去美国后,在许多事情上想要自己拿主意,开始出现与父亲不同、甚至相左的想法。在父亲眼中,这便是不孝顺的开端。直至儿子提出要在美国结婚的想法,他勃然大怒,斥责儿子想要摆脱自己,一面享受家庭带来的资源,一面天真地谈独立。儿子对此,亦有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从小到大,一直是他在向父亲索取,他怕自己成为一个只会伸手的人,所以想为自己做主。你会发现,无论站在哪一方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没错:父亲觉得儿子还没有做好独立于家庭的准备,儿子则觉得自己需要通过独立决策,向父亲证明实力。他们矛盾的根源,是当儿子的独立思维觉醒后,父子对于家庭权力的一次拉扯。

尽管家庭是每个人爱与温暖的来源,但不可否认,在很多家庭中,同样存在着控制权与话语权的角逐。很多人会抱怨在小的时候,父母总会自作主张,强行安排好自己的一切。然而,当他们长大、父母老去时,这种模式又会再次出现,由子女反施给父母。事实上,几乎所有家庭冲突的事实,都来源于权力争夺。一个权力失衡的家庭,会让家庭成员、尤其是亲子间的关系陷入紧张,控制与对抗更会使爱无法在家中流淌。

要懂得:

放弃控制、守位遵序

在紧张的亲子关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他们关于“孝顺“的争论。事实上,这往往由两种负面的亲子模式造成:模式一:你不听爸妈的话,就是不孝顺。前段时间,德芬空间曾经分享过女孩杨元元的故事。她年近三十,母亲却仍要掌控她生活中的一切,干预她所有的选择,甚至跟她挤学校宿舍,事事都不允许她有自己的想法。最终,她无法忍受这令人窒息的控制,选择告别人世。自然更迭,代际传承,这其实是生命的规律。

如同年长的狮王要退位给自己年轻力壮的儿子、离开狮群一样,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应当学会逐渐从子女的生活中撤掉自己的权力。这时,如果父母无法面对权力的丧失,就会与渴望独立的孩子处于对抗状态。在他们眼中,孩子不再听自己的话,没有顺,自然也就不孝。

模式二:你们老了,我知道怎么孝顺你们才最好。当然,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无法接受权力的流失,有一些父母坦然接受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老去,将独立留给孩子,将整个家庭的权力也让渡给了孩子。而随着权力的壮大,孩子反而无形中控制起了父母。如同张凯丽在节目中所说,父母生病后的治疗、生活都由她来安排,她对父母的生活方式却产生了诸多不满和意见。父母有一张睡了十几年的床,张凯丽一直觉得这张床会磕腿,屡次要换掉床却被父母拒绝。于是她背着父母,偷偷换了一张很贵的新床,结果父母却非常生气,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和她冷战。这像不像小时候不打招呼就扔掉你玩具的爸妈?

父母和子女的权力发生了反转,子女开始用自以为好的方式安排父母、教育父母、控制父母的生活。这便是张凯丽的观点,对父母好、照顾父母,是尽孝道,但干预父母的生活,将权力的触角伸向父母,就不是顺了。真正的孝顺,既不是子女无条件服从父母、顺从父母,也不是蒙住眼睛,只按自己的意图安排父母的生活。真正的孝顺,需要父母与子女的合作。是每个人都在正确的家庭序位上,尊重其他人的感受,支持其他人的选择。

有一种理论认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序位。正所谓长幼有序,万物有归。孩子幼年时,家庭的序位十分明确,父母主导家庭的方向以及生活。随着孩子逐渐成长、并获得独立的能力与实力后,角色的排序自然随之发生变化。在一个不以控制为主导的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根据自身的状态和能力,自然地选择在家庭中担任的角色,维持权力的平衡状态。演员孙怡,就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中。

孙怡的妈妈从小十分支持和照顾女儿,家庭氛围温馨和谐。孙怡长大后,妈妈更是成了她的幕后助力。后来,孙怡带母亲参加综艺节目,能看出母女的互动轻松自然。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节目,能看出妈妈十分依赖孙怡,孙怡也全力配合妈妈的出镜和表演,两个人的自然状态让网友直呼“状似姐妹”。好的家庭关系,每个成员懂得站对自己的序位,同时维护彼此的序位。权力争夺,会带来控制的欲望和逃避的紧张;而爱的平衡,能带来滋养和真正的成长。

既亲密无间,又互相独立家庭、父母与子女,这种人类最紧密、最难割舍的关系,无疑给予了我们最多的爱和温暖。但吊诡的是,最大的捆绑与伤害,往往也来自于这种关系。好的家庭关系是什么样?《亲密关系2》一书中曾这样描述:两个人并非在同一条船上,而是在两条并行的船上,牵着彼此的手。这样的关系即互相独立,又紧密相连。我想,家庭中的关系亦是如此。

1.坚守整体法则和序位法则家庭是一个多成员组成的群体,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义务和责任。

只有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孩子不代替父母做主,父母也不对孩子指手画脚,每个人行使序位上应有的权力,才能感受到力量和坚定。拿走别人位置上的权力,不仅会引起家庭的混乱,这份权力也总会有虚弱和归还的一天。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也都应该被看见、被尊重。《红楼梦》中常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现代家庭的情况并没有这么夸张,但家庭成员受到的伤害,会被整个家庭承接,暗中影响家庭运转的脚步。

2.将选择权留给对方在网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父母和子女之间互相吐槽,指责对方入侵自己的生活。例如不请自来地主动帮忙,肆意指摘自己的行为和品味,不允许自己拒绝对方的“建议”等等。

“我是为你好”,往往是一句自欺欺人、却又无法及时被觉察的借口。心理学家阿德勒建议我们在处理关系时,采用“课题分离”的思路。课题分离,顾名思义是指: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自己要面对的课题,我们不能插手别人的课题,同样自身的课题也无须被他人所左右。回到张凯丽的故事,“床睡得舒不舒服”是父母的课题,而“如果父母觉得不舒服想换床时,全力支持”才是她作为子女的课题。

与家人课题分离,你会发现原谅不完美变得很容易。因为你眼中的不完美,或许是他人课题中的无价之宝。当你的手伸向家人的生活时,先问问自己:这是我的需求还是ta的需求?不要因为关系亲密,而失去边界感,甚至接管对方的课题。

3.学会智慧地退出我们常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告别。而子女对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许多焦虑来自于过度的关心与关注,对年长父母的担心与关切,让许多成年子女也无法学会从父母的生活中智慧地退出。作为大半辈子习惯了将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则在孩子独立后,陷入不知如何退出的茫然中。此时的父母和孩子,都需要重新搭建家庭的秩序与结构。孩子展开独立的生活,父母寻找新的生活重心。

毕淑敏曾说,“要学会和我们的父母亲密无间,倾听而不唯命是从;和我们所爱的人唇齿相依,紧密而不混淆;和我们的孩子亦师亦友,慈爱而不包办。”愿我们每个人的家庭中都有爱顺畅流淌,就像《东京物语》中所说的:

“优厚的薪水可以放弃,称心的工作可以再找,亲情却不可以搁置,因为那是永远的避风港,是黑夜中的明灯,无私地指引我们的生命之舟顺利绕过暗礁险滩。”

策划 | 秋秋编辑 | 六记主播 | 姝璇参考资料 | 本文影视《归去来》出品方:北京完美蓬瑞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