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龄老中医一辈子的精粹:慢性,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精华秘验方

 新用户5168AlYf 2022-09-09 发布于天津

中草药治疗杂病(慢性,疑难,杂症)

1 . 岗梅清咽汤治慢性咽炎

方名:岗梅清咽汤

组成:岗梅根、土牛膝各30克,天花粉、北沙参、瓜萎皮各15克,麦冬、龙脷叶、风粟壳、东风橘各10克,甘草5克。

功效:清肺养阴,解毒化痰。

主治:慢性咽炎,咽喉干痛,滤泡增殖,干咳无痰或兼扁桃体肿大之症 。

方解:慢性咽喉炎,属肺燥津伤,本方以岗梅根、土牛膝清热解毒为主药,以沙参、麦冬、天花粉、瓜萎皮润肺生津,风粟壳、东风橘、龙脷叶化痰止咳,甘草和中 。共有养阴清肺、 化痰解毒之功 。

2 . 杜鹃功劳汤治慢性气管炎

方名:杜鹃功劳汤

组成:紫花杜鹃、十大功劳、鹅管石各30克,浮海石、茯苓各15克,苏子、半夏、陈皮、杏仁、白芥子各10克。

功效:祛痰止咳,降气平喘,健脾化湿。

主治:久咳,慢性气管炎。

方解:方中以紫花杜鹃为主药,能止咳祛痰平喘,大量临床报告显示,本品治老年慢性气管炎有良效,配十大功劳之养阴清肺,祛痰止咳,陈皮、半夏、茯苓化痪去湿,鹅管石、浮海石、杏仁化痪定喘,白芥子温化顽痰,苏子降气平喘。诸药配合,有健脾益肺化痰平喘之功 。

3 . 仙珠止血汤治支气管扩张出血

方名:仙珠止血汤

组成:仙鹤草、白茅根各30克,紫珠草、浮海石各15 克,南杏仁、白芨、天冬各10克,青黛、诃子、 甘草各5克 。

功效:清肺化痰,平肝凉血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肺阴素虚,又感风热肾水不足,肝火偏旺,木火刑金,肺失肃降,迫血妄行之症。

方解:方中以仙鹤草、紫珠草、白茅根清肺经燥热凉血止血,以青黛清肝解毒,天冬清肺养阴,南杏仁、浮海石清肺化痰,诃子、白芨敛肺止血,再以甘草缓急和中,使肝火得平,肺热得清,而咳平血止。

4 . 猪笼降压汤治高血压

方名:猪笼降压汤

组成:猪笼草、 吊子风、决明子、桑寄生各30克,菊花、地黄、天麻、地龙、山楂各15克,牛膝10克 。

功效:清肝泄热,熄风镇痉,滋养肝肾。

主治:高血压病(眩晕)。

方解:高血压病,中医称之为眩晕,病因较复杂,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本方以猪笼草清肝降压,清热化痰为主药(化学分析含有黄酮甙 , 有扩张脑及冠状血管作用), 以吊子风、决明子、菊花清泄肝热,天麻、地龙平熄肝风,生地黄、桑寄生、牛膝滋养肝肾,再以山楂导滞。诸药合力,有平肝熄风、清热安神、 滋阴降压之功 。

5 . 牛毛清上汤治头痛

方名:牛毛清上汤

组成:水牛角(广角)、毛冬青各30 克,莲叶、葛根、钩藤各15克,白蒺藜、蒿本、白芍、玉竹、僵蚕各10克。

功效:平肝熄风,育阴潜阳,活血祛瘀。

主治:风热头痛,神经性头痛等。

方解:头痛病因复杂,既有外感、内伤之分,又有风、火、 痰、湿、 瘀、虚之别,本方以水牛角清热平肝,毛冬青活血祛瘀为主药,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脑部供血之作用,葛根亦有扩张颈动脉作用,清热解痉,増强毛冬青之功力。莲叶、钩藤、白芍清热平肝,白蒺藜、玉竹滋养肝肾,蒿本、僵蚕祛风镇痛。诸药配合,有平肝潜阳、 化瘀止痛之功 。

6 . 白叶包金汤治慢性肝炎

方名:白叶包金汤

组成:白背叶根40克,铁包金20 克,鹰不泊、虎杖、岗稔根各15克,茵陈、白芍、南沙参、怀牛膝、青皮各10 克。

功效: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滋养肝肾。

主治:慢性肝炎,肝功能不正常,肋痛隐隐,头晕失眠,躁烦易怒,手足心热,纳少倦怠等症。

方解:方中以白背叶根、铁包金为主药,可舒肝活血,清热去湿,配鹰不泊、岗稔行气止痛(据临床观察,有促进转氨酶恢复正常及缩小肝脾的作用),再以虎杖、茵陈清热利湿,以南沙参、怀牛膝、白芍养肝肾,青皮健脾胃。诸药配合,有疏肝活血、清热去湿、和瘀通络之功。

7 . 金茵羊草汤治慢性胆囊炎

方名:金茵羊草汤

组成:金钱草、土茵陈各20克,羊草结5克,白芍、茯苓各15克,柴胡、郁金、青皮、枳壳各10克,甘草5克。

功效:疏泻肝胆湿热,健脾理气。

主治:慢性胆囊炎,右胁疼痛,倦怠乏力,纳少恶油,或兼低热等症。

方解:方中以金钱草、土茵陈、羊草结清利肝胆经之湿热,以柴胡、白芍、郁金疏肝解郁,以青皮、枳壳、茯苓健脾化湿理气,配甘草和中。诸药配合,有清胆利湿、疏肝健脾、化瘀止痛之功。

加减法:湿重舌苔白厚者,加鸡骨草20克,薏苡仁30克;热重舌苦黄厚者,加栀子、 生大黄各10克,车前草15克;肝胆气郁,胁痛明显者,可加鸡骨香10克,天香炉5克;后期脾胃虚者,可加丹参20克,白术15克。

加减法: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血虚者,加当归、鸡血藤;纳呆者,加鸡内金;便秘者,加芒硝(冲服)、大黄(后下);阴虚者,加白芍、麦冬、丹参之类。

(1)湿热型

主证:右上腹绞痛,硬满拒按,寒战高热,口苦咽干,全身黄疸,恶心呕吐,纳呆,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此型为胆石合并急性感染或急性化脓性炎症。治则:清热利湿,泻肝通瘀,兼泻阳明实热。

方药:清化胆石汤:金钱草、土茵陈、大黄、溪黄草各30克,龙胆草、鸡内金、木香(后下)各15克,山栀子、石菖蒲、柴胡各10克。水煎服,日服1-2剂。加减法:恶心呕吐者,加法夏、竹茹;腹胀者,加槟榔、炒莱菔子或厚朴;便秘者,加芒硝5克(冲服)、大黄5-10克(后下)。

(2)脓毒型

主证:右上腹持续剧痛,或全腹硬满拒按,高热寒战,神志淡漠或谵语,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质红绛,舌苔焦黄或无苔,脉虚数无力。此型重危,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则:清胆泻火,攻积解毒,疏肝理气。

方药:泻解胆石汤:金钱草60克,土茵陈、大黄(后下)各30克,龙胆草、郁金各15克,延胡索、姜黄、川楝子、柴胡各10克,木香(后下)、芒硝(冲服)各5克。水煎服,日服1-2剂。加减法:有出血倾向者,加紫花地丁、茜草根、丹皮等;高热者,加紫雪丹。

8.鸡虎清肝汤治黄疸

方名:鸡虎清肝汤组成:鸡骨草、土茵陈、车前子各30克,虎杖、人参叶、布渣叶各15克,土牛膝、五味子、柴胡、白芍各10克。功效:清肝胆经之湿毒,疏肝健脾,解毒退黄。主治:黄疸型肝炎,湿热毒邪郁结于肝胆,阻滞气机,湿热蕴蒸,胆汁外溢肌肤而致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之黄疸证。

方解:方中鸡骨草、土茵陈清热解毒,清肝胆经之湿热主药,虎杖、人参叶、土牛膝清肝解毒,有降转氨酶之作用,柴胡疏肝,白芍、五味子和肝缓急,布渣叶健脾消积,车前子利尿祛湿。诸药配合,有清热解毒、疏肝健脾、除湿退黄之功。临床可以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