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汉字的根源,始于数,演于十八点(横竖撇捺点),成于思,立于人心。汉字经久不衰,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完全取决于汉字的灵活性,准确来讲汉字有象形的身影,属于情景文字,符合自然之道,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汉字属于集体创作,古代众多文人國士倾尽心智,造字立规,从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难免心智枯竭,人浮于事,唯有限欲以全心智,方能顿悟其中。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汉字数的部分,从一到萬,领会其中的博大精深。由于水平有限,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指正,一同精进,进入古人的思想境界。 一:指数字1,也可以指万物,考虑到还有其他数,暂且定义为天。 二:指数字2,也可以指天地,一横指天,一横指地。 下面部分我将不在赘述代表数字的部分,直接阐述汉字中数另一面。 三:指天地人。上面一横指天,中间一横指地,下面一横指人。 四:地上人人撇捺一统谓之四。笔画分析:下面一横指地,两竖指人人,上面一横指一统。关于撇捺的含义“八”这个数下面会讲到。 五:天地间的九谓之五。笔画分析:上面一横指天,下面一横指地,中间是个九。五不离九,所以古代皇帝称九五至尊。大家也可以看看象棋盘,也是九纵五横。 六:撇捺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笔画分析:一横跟一点可以都指人,也可以都指天。天的概念中有中天跟上天之分,人们常说的开天辟地指的是中天。 七:对外一统谓之七。笔画分析:乚指对外,一横指一统。 八:指刀剑痕,也可以指正反一巴掌。 九:对外乂人谓之九。笔画分析:乚指对外,一横指人,一撇指刀剑痕。九在汉字中分上九跟下九之分,上九指天上的皇帝,下九指人间的皇帝。湖北一带民间有正月初九拜玉皇大帝的传统,正月初九又称之為上九日。 十:指阴阳,也指上九為人后的代称。天地间的十谓之王,王者横跨三界,怎么横跨三界呢?必定是天生成佛(地界阴神转世),后天得道(天界阳神),什么叫得道?有阳神从天界来与人的灵魂合二为一称之为得道,也叫天人合一。 百:上有一人、一统谓之百。笔画分析:为了直观的解读白这个字,笔者从网上找来了白的小篆。U指上,上面一横指一统。 ![]() 千:十之上全杀掉谓之千。笔画分析:下面是个十字,上面一撇指刀剑痕,也就是杀掉的意思,古人以天人为尊。 萬:屋内天人,地上人人干称王谓之萬。笔画分析:冂指屋内,房子的象形。一横指天,一点指人,综合起来就是屋内天人。 什么是甲?地上人人干谓之甲。笔画分析:下面一横指地,旁边两竖指人人,中间是个干字。艹指二十,也就是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