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浅释

 白桦树2008 2022-09-09 发布于内蒙古

《道德经》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反”字意义丰富而深刻,下面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首先,“反”有反向运动的含意,就是说,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运动变化,从阳走向阴,从阴走向阳,从易经先天八卦图的角度来看,如下图所示:

图片

比如,乾卦向坤卦的方向运动变化,坤卦向乾卦的方向运动变化,其它几卦的情况依此类推,离,震,都是如此。刘禹锡《乌衣巷》中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前半句中的“王谢”代指公候富贵人家,为乾卦,后半句中的“寻常百姓”,为坤卦,这是从乾卦走向坤卦。《名贤集》说:“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寒门、白屋(白茅草盖顶的房子)代指最底层的老百姓,为坤卦,贵子、公卿代指身居富贵高位,为乾卦,这又是从坤卦走向乾卦了。

其次,“反”有返还的含意,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意是,你向土地播下了什么种子,土地就会返还给你什么果实。《圣经·马太福音》说:“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都有返还的含意。

第三,“反”通“返”,有周行往返的含意,意即圆周运动。从易经的角度看,如下图所示: 

图片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事物的周行往返,可以是顺时针的,也可以是逆时针的。其实,这里所说的圆周运动,和佛家所说的“轮回”的含意是相通的。世间万物都在做圆周运动,都在轮回,概莫能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的前进,所谓的倒退,都不过是整个流程中的一个小小的短暂阶段而已,如果从整体上看,就无所谓前进与后退了。通达了这个含意,也许会让那些盲目的积极进取者感到沮丧,同时又会让那些退步者得到些许安慰。南北朝时期的布袋和尚有首《插秧诗》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直接在进步与退步之间画上了等号。

第四,“反”还有反随的含意,就是说,任何事物当其显现为阳(阴)面的时候,阴(阳)面也同时、同等存在,不弃不离,如影随形。比如,当一个人展示其手心大小的时候,隐藏在后面的手背也是同样大小,手心有多大,手背就有多大,反之亦然。在孔雀开屏的时候,前面有多么光鲜,后面就有多么不光鲜,反之亦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如果只看到其中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就有失偏颇了。《红楼梦》里的贾瑞,由于只肯看风月宝鉴中的正面(美人),而不肯看背面(骷髅),结果竟搭上了性命。当然这是极端的情况,但也不妨引以为戒。

以上只是“反”字的部分含意,相信还可以挖掘出来不少,就留给大家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