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西方哲学(第六卷)黑格尔(1)

 白桦树2008 2022-09-09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1、问题提出

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结束,他的先驱就是康德、费希特和谐论的哲学。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是解决把康德遗留在彼岸的物自体,摆渡到此岸来。

黑格尔对此前那三位哲学家都有批判。

首先对于康德,他特别反对康德的二元论,也就是那个彼岸的物自体。他希望通过客观唯心主义,把自在之物和现象界统一起来,其工具就是他的辩证法。

所谓辩证法,就是思维形式既是对象,又是对象自身的活动,思维形式自己考察自己,通过自身来规定自身的限度,揭露自身的矛盾,这就是辩证法。

所以由此,他认为用这种思维的辩证运动,就可以消解康德的自在之物,所以主张可知论。

并且,他认为,康德的另一个问题在于,把知性和理性严格划分起来。康德运用二律背反试图说明,理性在认识无限的时候,就会陷入矛盾。

而黑格尔认为,康德的揭露是极其高明的,但是结论是极其肤浅的。因为,

1、他割裂了知性和理性,也割裂了有限和无限,所以得出无限不可认识,但是实际上我们是通过认识有限,进而扬弃有限最终去认识无限。

2、并且康德认为有四组二律背反,但是黑格尔认为,万物皆有矛盾,矛盾才是世界万物的本质。

3、康德过于蹑手蹑脚的,当他提出二律背反就宣布了理性的无能,也就是回避了矛盾。实际上认识矛盾,认识对象的矛盾特性,就是哲学思考的本质。

4、康德的矛盾,是宣布理性的无能。但实际上,理性矛盾是积极的,他的积极在于,认识到一切现实之物都包含着有相反的规定在自身之中,因此认识一个对象,在于意识到这个对象作为相反的规定的具体统一。

进而他也批判了《实践理性批判》,他认为实践理性虽然是积极的能力,但是关于这个理性的内容却没有提出来。只是提出了一个空洞的形式,即“应当做什么”。

而应当做什么,实际上一点意义都没有,这是知性的无能。因为知性才会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所以他主张要把理想和现实辩证统一起来。也就是著名的,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最后,他对《判断力批判》也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康德虽然提出了自身包含着特殊的普遍性和内在的目的论。但是并没有深究下去,把《判断力批判》的原则运用在另外两大批判之中。

所以他要发挥这个内在目的这一原则。

接着他对费希特的思想也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费希特的问题在于,只停留在自我的唯心之上,而没有贯彻到底。并且他的自我是一个“假自我”,他是强行设定了一个非我,而不是通过内在矛盾否定自身走向非我。

而对于谢林,他认为,谢林的正确性是提出了一个绝对同一。但是问题也在于这个绝对同一,这个绝对同一是形而上学的(所谓的静止、片面的),因为谢林的绝对同一是一个无差别的同一,并且这个绝对同一还是非理性的。

所以他认为,作为宇宙精神,必须是理性的,并且还得发挥辩证法

因此,总结下来,他认为前面的哲学家的问题是,

1、以抽象的有限知性范畴去认识无限的理性对象

2、以抽象片面的判断和定义去表达具体的真理

3、以抽象的同一性作为真理的原则,坚持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

所以他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辩证法。

这里的辩证法,最早来源于康德,康德借用古希腊时期的辩证法一词,要说明去揭露概念内容的矛盾,进而解决这个矛盾,来获得概念的真意。

2、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征

黑格尔哲学是从谢林哲学发展而来,所以后来谢林指责黑格尔剽窃了他的学说。

他也认为,哲学的出发点,是一个绝对同一。但是这个绝对同一,他命名为绝对精神,他是世界之本源,是永恒无限的。他是一切有限事物的真正实体,而现实事物只是他的显现,依存于他。但是,谢林的问题在于,他无法解决,绝对同一和纷繁复杂的万物的对立,所以黑格尔进行了改造。

他认为,谢林的问题在于,他把绝对精神理解为不动的实体,没有把他理解为主体。

换言之,谢林的绝对同一是一个僵死的状态,而不是一个活动的状态,绝对精神应当是一个积极的力量。

他的能动性在于自己建立自己,自己实现自己。

绝对精神首先从自身之中异化出自然,然后又客服自然,征服自然,最终实现主客体的绝对同一。也就是贯彻着主体的绝对精神的能动性。

在没有异化之前的绝对精神,只是一种自在存在,是一种潜能的状态。只有当他异化为自然界,然后又从异化回归自身,他就转变为自为和自在自为的绝对精神。即一种现实的状态。

在整个过程之中,就是他淋漓尽致的发挥,整个世界就是绝对精神从自在到自为,进而到自在自为的过程。

所以,绝对精神是一种活的实体,那么谢林所说的A=A,就是不可接受的,他排斥了差别。使得绝对精神失去了内在的源泉。

因此他重新注解了绝对同一,他认为实体作为主体是单纯的简单的否定性。也就是,绝对精神是一种自我否定,自己产生差别和矛盾,然后克服这种差别和矛盾,回归自身的活动。

绝对精神自我否定,在自身之中树立起一个对立面,目的在于认识自身,它异化自然界,然后扬弃对立面,达到了自我认识的目的。

绝对精神的全部彰显,必须以人类意识和自我意识作为自己的体现者,绝对精神通过自然界来认识自己,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之中,表达他的是纯粹概念。

纯粹概念的出现,在人类意识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和人类与自然界的过程中交织起来的。通过感性的意识,然后产生了科学的纯粹概念,最终通过哲学家的自我意识实现。

那么,绝对精神经历了几个阶段呢?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第一个阶段,表现为逻辑概念的发展

2、第二个阶段,向对立面转化,异化为自然界

3、扬弃这个对立面回归自身,达到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目的

所以,也相应出现了哲学的三大部分,

1、逻辑学。研究自然界之前的绝对精神处于自在阶段,它所产生的逻辑范畴就是整个世界。

2、自然哲学。是绝对精神的异在,也就是绝对精神异化为自然界。之所以绝对精神要异化为自然界,是因为自然界有最高产物即人。自然界是人类精神的舞台,也是绝对精神实现自我认识的中介。当绝对精神认识完自身以后,就没有存在必要了。

3、精神哲学。研究绝对精神从异在向自身回复。即体现为人的精神的绝对精神。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的精神是绝对精神的第三种体现方式,而不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他通过研究人类社会和社会意识的发展,最后在黑格尔的哲学中达到了最终目的。

也就是,在他看来,黑格尔以后就再无哲学,绝对精神已经实现了自身。

因此,黑格尔的哲学有这么几个特征,

1、一元化的唯心主义。一切万物都是绝对精神的体现,这里是泛神论的影子

2、是辩证法的极致发挥。黑格尔的辩证法,其根本目的就是消解康德的二律背反。

3、彻底的目的论。他把发展理解为精神以自身为目的的自我发展,所以精神本质是自由的,精神的自由表现为认识和自我认识之中,最终使得自己得到自由。他是内在的目的论,是精神力图自我认识,达到主客体的绝对同一,也就是把握了绝对真理,试图消解康德的物自体。

4、循环绕圈圈式的形式。树立了一个绝对的实体,然后又绕回了这个实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