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节致敬《我的老师》

 skysun000001 2022-09-09 发布于北京

                      ----向十六团一中的老师们致敬


图1:同学和老师相见总是分外动情(2019年,王明珠老师与张汉明同学)。

写在前边


       我的故乡叫伏尔基河(毕业时称十六团,现在叫新华农场),这里原来是一片沉睡千年的荒原和沼泽。1949年,近千名荣誉军人(革命伤残军人)拖着伤残的身体挺进荒原,为新中国垦荒种粮;1958年,又有近千名转业官兵接力拓荒;1968年前后,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大城市的6000多名知青也加入到这里的垦荒队伍,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我的老师。
       我的母校原来叫伏尔基河农场子弟学校,最初只有小学,随着孩子们长大,母校又开设了中学,这时学校的名字已改为黑龙江十六团第一中学,实行的是从小学到高中的九年一贯制教育。
       开设中学后,从知青中选拔的老师迅速增加,从图1所列的十六团一中教职工名单可见知青对我故乡教育事业的贡献,或许是父辈们为共和国垦荒的精神感动了上天,派天使下凡来帮助教育他们的子女。我的中学时代一共有四任班主任,她们都是知青,按任职先后顺序分别是:北京知青丁保中老师,哈尔滨知青王明珠老师,北京知青任忠正老师,北京知青沈特老师。


图2:十六团一中教职员工合影(1973年,欢送王明珠老师上大学)
       四排(左起):刘淑英,丁保中(北京),孙桂兰(哈尔滨),张凤英(天津),王桂兰(天津),李友琴,申静,高凤琴,邬佩珠(上海),魏德生(天津),高亚娟(哈尔滨)
       三排(左起):王连喜(北京),张振洪(天津),周宣律(上海),王轮(哈尔滨),薛静尧(天津),陈志运(天津),孙兴华(北京),赵正平(北京),王老师,吴昌朴(天津),王家建(北京)
       二排(左起):李永福,李全德,马维仁,房兴仁,包德智,丁久令,王明珠(哈尔滨),穆颖,盛桂兰,万晶,李伟,朱秀云,王淑云
       一排(左起):徐振山(哈尔滨),郑秀兰,沈玲玲(上海),藏春香(哈尔滨),顾秀英(上海),冯春爱,刘教工,贾教工,薛惠华(上海)、沈特(北京)
       此外,十六团一中还有任忠正(北京)、张思纯(天津)两位老师,他们当时正在萝北县参加为期三个月的英语学习班。

       当年老师们对我们这群孩子真的都很尽心,那时经常要下连劳动和参加各项社会活动,老师要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什么都要管到位,加上我们这群孩子胆大好动,真是让老师操不完的心,同学们心里能体会到来自老师的爱,对老师的感情自然很深。
      我的老师,这里的我是指我和我的同学,老师也不仅仅是指教过我们的老师,而是十六团一中的全体教职员工,他们是同学们人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他们在赋与我们知识的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和胸怀,在我们心智成熟的关键时期,用心营造了一个快乐、向上的氛围,让我们获得了健全的人格,并在快乐、幸福中长大成人。
      在此,我们,十六团一中72届九年二班同学(包括曾在这个聚了九年半的团队中生活过的每位同学),向当年十六团一中所有老师和教工致敬,感谢你们当年的无私奉献和教诲,让我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都很珍惜在母校的九年半美好时光,每当想起,眼前永远充满阳光。

       下面展示的资料,是我的老师和我的同学共同收集、整理的美好记忆,希望能陪伴大家幸福、快乐到永远。再一次向我的老师致敬。
视频1:我美丽的故乡伏尔基河,经过父辈和知青及我的同学们接力垦荒、建设,如今风景如画,大豆摇铃,稻花飘香(2022年夏,视频和图片由十六团二中72届牛家常同学提供)
图片集1:我的母校曾叫伏尔基河农场子弟学校、十六团第一中学,在这几栋平房里,我们经历了:冬日里火墙烧出的温暖如春,椅子坐上发出嗞嘎的音乐,有时还会伴随着划破裤子的响声。。。。。。这里窖藏着我们无尽的美好回忆,越久越香。

       一、我的母校

       我的母校最初叫伏尔基河农场子弟学校第一小学,始建于1961年,当时是将搬迁到新场部的该上学读书的职工子弟组织起来分班上课。
       早期教学条件十分简陋,最初学校是设在一栋家属房里,有3个房间做教室,还有一间是老师办公室。我们班的同学是1963年夏季入学的,占用了第3间教室,1964年又有新生要入学,一栋家属房就不够用了,于是学校又搬到农场招待所里继续办学,把客房当教室,同学们坐在上下床铺上听老师讲课。1965年春天,学校建起一个有宽大操场和明亮教室的新校园,占地120亩,校舍1500平方米,我们在这里一直学习到1972年底毕业。

      1969年,我的母校改名叫十六团一中,学校增设中学,学生和老师增加了很多,学校又为中学生在后院新盖了一栋教室,记得墙还没有干透,我们就搬进去开始上课了;后来又在前院盖起两栋老师、学生的宿舍,西侧办起了食堂。我曾住校半年,记得食堂的老师做的饭菜挺好吃的,至今还对炊事班里上海知青做的带甜味的丸子印象深刻。

图片集2:孩子们与老师的感情很深,因为老师当年真为他们操过心(2019年6月,22个65岁左右的老小孩来到太阳岛上,与他们儿时的恩师王明珠、沈特、周淑英老师相聚)


       二、我的老师
       1、我的小学老师
       上小学时,盛桂兰、朱秀云、郭道远、万晶、于文学、李伟、贺闯老师都教过我们。
       我的小学老师多与我父母同辈,在我们心目中充满着对她们的敬畏。我对盛桂兰老师印象挺好的,她说话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她也是我们班上同学大超的母亲。李伟老师是我在东北农垦总局子弟校读书时的班主任,她与我父母很熟,我最怕她来家里串门,小时候我特别贪玩,所以最怕老师家访。     


图3:同学与老师聚会合影(1987年,同学们在新华农场为毕业15年举行聚会,二排左起第6位是李伟老师)

图4:全班合影(1969年,小学毕业期间的合影,二排左起第4名是贺闯老师,她是哈尔滨支边青年)
图片集3:穆颖老师一直是伏尔基河子弟学校第一小学和十六团一中的领导,就是在学校合影时经常坐在C位的那位穿着整洁的漂亮女性,她是我们班上女同学杨婉玉的母亲。


       2、我的班主任老师
       上小学时,我们班的第一任班主任是万晶老师,后来是李伟老师,再后来是贺闯老师。同学们与贺闯老师的关系显得更亲近一些,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原因,贺闯老师更年青、漂亮。
       上中学以后,学生与很多知青老师在年龄上的差距并不大,同学们也壮着胆子学着与大城市来的知青老师沟通,了解广阔天地以外的世界,老师们也尽其所能为这些农场里长大的孩子们展现一个广阔的视野,并着力提升他们的学习、认知能力,可以说,十六团一中的老师们无愧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


图5:三任班主任与部分同学合影(1971年,三任班主任老师和团员欢送老班长刘云贵等提前毕业,前排左起:沈特、任忠正、王明珠老师 )

      中学期间,与同学们交流最多的当然是班主任老师。当时学校走五七道路,经常下连劳动或参加各种校外活动,有时要同吃同住同劳动,班主任老师承担着教学以外大量的组织、事务性工作,同学们也因此与四位班主任老师接触、交流更多,感情也最深。


图片集4:丁保中老师学识渊博,她教我们语文。她与同学们走的很近,在图片集里那张充满朝气的青春照就是她当年送给同学们的礼物。
图片集5:王明珠老师十分优秀,1973年就被推荐上了大学,她毕业后留在哈师大教数学,终身从教。我1978年在哈尔滨上大学时,还多次去看望这位让我对数学感兴趣的启蒙老师。王明珠老师主要教我们数学,此外,同学们至今还清楚地记得王明珠老师化学课讲的也很好。
图片集6:任忠正老师教我们语文,他与同学们交往更多些,特别是在同学们毕业以后。任忠正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距更小,同学与他交流少了敬畏之心,同时他还是同学们的姐夫,又多了一层亲近感。
图片集7:沈特老师教我们语文,他夫人周淑英老师也是十六团一中的老师,他们对学生们的成长特别关心,对于学生们的每一个进步都由衷地欢喜。沈特老师是从哈尔滨一所中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休的,他曾担任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协常委。

  3、我的科任老师
      上中学后,开设的课程明显多了起来,有很多老师教过我们,记得:
       李永福、王明珠、李桂霞、方秉循、金方南老师教我们数学课;
       丁保中、任忠正、沈特老师教我们语文课;
        张振洪,金方南老师教我们物理课;
        王轮、王明珠老师教我们化学课;

        徐振山老师教我们农业基础知识课;
        周宣律老师教我们政治课。

图片集8:教我们的数学的李桂霞老师
图片集9:教我们数学的方秉循老师
图片集10:教我们化学的王轮老师。他夫人高亚娟老师也是十六团一中的老师。
视频2:孩子们与老师也不见外,当面夸他们的老师最棒(2019年6月,沈特老师请孩子们吃饭)

  三、我的同学


图6: 十六团一中72届九年二班合影(1972年,毕业照)
      四排(左起):闫生,赵和玉,于家胜,胡川海,吕俊超,崔显民,宋成斌,张启,宗建国,范洪政,张桂宣
      三排(左起):张锦淑,李长道,李本会,陆铁耕,任延坤,洪志文,杨文武,宋佳君,谭荣春,孟庆军,侯典进,刘庆章
       二排(左起):夏亚云,刘冬梅,刘淑芬,穆颖,包德智,丁久令,房兴仁,沈特,李永福,王丽君
       一排(左起):杜玉珍,任延秋,魏丽,刘玉珍,张洪萍,李艳,徐淑珍,于淑霞,刘建芝
       在这个班里共同生活、学习过的同学还有:汪华友,刘云贵,张汉明,金丽美,姜英祥,兰霞,李红梅,王凤云,祖红石,尹延顺,程守兰,吴邦友,杨婉玉,李建军,徐凤兰,卓维家,周以春,蒋杰飞,翟志龙,程庆云,彭爱云,潘广财,汪杰,孟祥顺;此外,还有:李桂珍,李桂华,关群涛,李淑淸,张义清,才淑芹,王国臣,刘立芬,张慧明,吕柱,代海燕,马忠良,郭凤琴,刘银改,于丽娜等。    

       1972年底,我们从十六团一中毕业了,当时的班号叫九年二班,因此九年二班就永远地留在大家的记忆中。
       九年二班从此也成为这群从小在一起打闹、学习、劳动的孩子们,一个传承九年半(我们是1963年夏季入学,1972年12月冬季毕业)血脉不断的团队代号。尽管有些同学因父母工作频繁调动而在这个班里转进转出,但只要在这个班级驻留过,就深深地被它吸引,野蛮生长出一种归属感,对外自豪的称之为我的同桌、同班、同学。
       我对这个团队至今有两点印象十分深刻:
       一是下连劳动,同学们干起活来个个都很玩命,经常喊着口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拼命往前冲。干到前面的同学,也时刻不忘帮助落在后边的同学干上一段,或者干到地头马上折回来接同学,待到全班都干完以后,大家才会一起休息或开饭。那时同学们真没人敢有私心,现在想起来都觉的那份天真是真的很可爱。
       二是串门,那个年代特别兴串门,大人们晚饭后都会去朋友家、邻居家里聊天,同学们则三五成群(有时十几个人)挨家窜,遇到没地方坐或没地方站的时候,再流窜到另一个同学家,队伍有时也越走越壮大。同学们就像蝗虫一样,走到哪吃到哪,有啥吃啥,啥都吃,从炒瓜籽、炒黄豆、炒玉米花,到烤土豆、烤苞米,还有烀苞米、打沙果、揪黄瓜、揪西红柿等,都是家里自产不能外销的商品,偶尔也会有家长拿出糖果款待一下。那时家长都很好客,同学一进门,家长就开始忙活,同学们走后则是一地的瓜籽皮、果核,就象土匪来过一样。那时家里的地面都是夯土的或砖头垫的,打扫起来还挺费时费力的,特别是瓜籽皮卡在砖缝里时。那时家长与自己孩子的同学都很熟,即使孩子不在家,孩子的同学来了也可以混吃混喝。我们家距学校只有几十米远,同学们常到家里来转一转,即使我不在家,奶奶也会招呼同学们在家里玩一会,她去准备好吃的,至今同学们见面还常听到有人念道奶奶的好。


图7:十六团一中72届毕业照(1972年12月,当年十六团一中有两个毕业班,一个是我们班,另一个是九年一班,这是两个毕业班和老师们的合影 )

九年一班的同学多是来自十六团西部连队的子弟,他们全部住校,我曾住校半年,我与他们是一个寑室的同学,睡的是大通铺。我在东北农垦总局子弟校的同学,也是九年二班的同学张汉明,是在九年一班毕业的。



        四、我的老师和我的同学重逢的时刻

视频3:我的老师和我的同学重逢时分外高兴,大家一起共度难忘时光(2019年,22个老小孩子与他们的3名老师相逢于太阳岛上)
图片集11:相逢太阳岛,欢聚哈尔滨(2019年,师生重逢)
图片集12:师生情深,天南海北去聚会(大连、哈尔滨、新华。。。)
视频4:老师点名让人回想起孩提时代逃课的经历(2019年6月,在同学们毕业47年后,沈特老师还能逐一点出在坐的22个学生名字)

视频5:我的老师祝福我的同学(2022年8月,十六团一中72届九年二班毕业50周年聚会时,我的老师送上祝福)



编后:
       2022年8月,十六团一中72届九年二班同学在新华、宝泉岭举行毕业50年再聚首活动(记录见:伏尔基河记忆中的18个老词汇),期间收到老师们发来的祝福,让同学们分外兴奋。50年间,共和国艰难崛起,同学们都是见证人、亲历者和受益方,期间也见识到复杂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对50多年前那段友谊倍感珍惜,特别看重在十六团一中时期那段纯洁、高尚的师生情谊,始终对十六团一中的老师们怀着深深的敬意。
      恰逢教师节临近,同学们商议组织一个图片集子,让老师的形象长久地陪伴我们。于是同学们分头行动,有的拿出珍藏的老照片,有的向老师征集新照片,经过一周多的努力,我们把大家众筹的图片和视频整理出来,做为向教师节、向老师致敬的献礼。
      由于时间有限,图片收集还不够全面,如有新的资料我们会组织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