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密璀璨而独特的中华玉文化

 skysun000001 2022-09-0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湖北省内历年出土的精美玉器多达数千件,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玉器数量多、种类全,时代序列较完整,藏品覆盖新石器时代、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唐宋、明清等时期,几乎贯穿整个古代史。透过散布于多个展馆中的玉器,可以窥见中国玉器的演变历程。

图片

我国商周文化的独有特点——精美的玉石雕刻,是世界上其他古文明所没有的。这也是玉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独特价值。以玉为美、以玉为贵、将玉比德、崇尚玉,是中华文明的特点之一。考古发现,约9000年前,我国先民已开始认识和使用玉。 

图片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器,最早是于1929年在广汉月亮湾燕家院子的一个玉石器坑中发现的。据载,当时出土玉器的数量达400余件。此后,在三星堆遗址中陆续有一些零星的玉器出土。1986年,三星堆遗址内发现两处震惊中外的大型祭祀坑,坑中出土玉器数量多达600余件。 

图片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沿江地区一批玉器的出土,学界开始从中国玉器文化传统的生成、中国文化特质的化育、中国文明的起源等多种角度,认真对待长江流域的出土玉器,相关研究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及东亚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图片

从我国用玉的历史来看,在商代以后才大规模使用新疆和阗玉,而在此之前各地使用的玉材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的各种美石。因此,中国玉的定义,不能单纯地用现代矿物学的标准,应该从历史角度出发,尊重传统习惯,把广义的玉作为我们研究玉器、玉文化的对象。

图片

玉文化的形成与石器的使用有关。整体上来说,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比较粗糙。到了新石器时代,先民已掌握了非常成熟的石器磨制工艺,可以对石器进行磨光、钻孔。这说明了工具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先民开始有富余的精力和物力去满足精神需求,同时,对石器的精细打磨也逐渐提升了先民的审美能力,促进了玉、石的分化。 

图片

中国古代治玉工艺包括砣机、工具、解玉沙、速度和人五方面要素。在人的作用下,前四个方面的每一次变化都使治玉工艺更进一步,从而创造了古代玉雕艺术辉煌的成就。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将治玉称为琢玉、磨玉,甚或碾玉,而非刻玉,不仅描述了玉器的施治方法,而且形象地表现了玉器制作的缓慢、不易,需要精心去琢、去磨、去碾。 

图片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有两个重点,一是大力推进五千年前文明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二是加强对中国文明自身发展特点和道路的梳理总结。玉器对这两个课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图片

为什么说丝绸之路也是玉石之路?玉石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又是怎样传播的?丝绸之路与玉器传播的影响和价值是什么?对后来的中国玉器或玉文化发展有什么意义或影响?玉出昆冈,河出昆仑。众所周知,祁连天山亦是昆仑,究竟何处是昆仑?昆仑不仅与玉石河源密切相关,亦是黄帝神话传说关键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