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部超声系列四】眼部常见疾病之视网膜脱离

 懒散的向上 2022-09-09 发布于浙江
作者 / 燕亚茹
单位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并非是视网膜与脉络膜的分离。

眼部超声技术可对视网膜脱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一、病因及病理

根据视网膜脱离的产生的原因,我们将视网膜脱离分为两大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及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周边部的格子状和囊样变性使视网膜变薄,玻璃体液化变性、牵拉和视网膜粘连。当眼球受到轻微震动或外伤,引起视网膜破裂,形成裂孔,液化的玻璃体在视网膜下汇集,使视网膜脱离。

此类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度近视的患者,可能与老年人或高度近视的玻璃体及视网膜变性相关。

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又可分为两大类: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继发于全身疾病及眼部疾病,常见原因包括:肿瘤(如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白血病、转移癌等)、视网膜血管性病变(如 Coats 病、视网膜血管瘤等)、炎症(如交感性眼炎等)、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图 1 )是由出血性眼底病变引起视网膜玻璃体内机化,条索牵引造成。

常见病因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缺血性视网膜疾病以及视网膜手术伴发的增殖性瘢痕组织(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等。

此外按视网膜脱离得程度又可分为部分性视网膜脱离(图 2 )及完全性视网膜脱离(图 3 )。

图片

图 1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示意图

图片来源:作者手绘

图片

图 2 部分性视网膜脱离示意图

图片来源:作者手绘

图片

图 3 完全性视网膜脱离示意图

图片来源:作者手绘

二、临床表现

视网膜脱离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可以呈急性或慢性过程。部分患者可没有任何症状。

临床症状与视网膜脱离的类型、部位、程度及病程长短均有关,患者通常主诉 「 飞蚊症、眼内飘浮感及突然加重的闪光感、视物变形、变小及视野缺损、视力减退,有的患者可同时合并脉络膜脱离。

多数患侧眼压低于健侧,眼底检查显示视网膜隆起呈波浪状,蓝灰色、不透明,其上可见暗红色的视网膜血管。

三、超声检查

典型的视网膜脱离表现为玻璃体内可探及条带状中强回声,一端连于视盘,另一端与周边部的球壁相连,在玻璃体内出现脱离的视网膜所致的带状中强回声,是此病的最显著特征。

我们超声诊断的重点在于视网膜脱离是部分性还是完全性的区分。

部分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内出现弧形带状强回声,后端与视盘相连,前端始于锯齿缘,脱离的视网膜与视盘之间呈 15°~30° 角,称为视盘斜入现象。

图片

图 4 部分性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

图 5 部分性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

图 6 部分性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

图 7  部分性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完全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内出现呈「 V 形或「 形两个条带状中强回声,其尖端连于视盘,另一端与周边部的球壁相连,其尖端与视盘回声相连的条带状回声其形态、长度均可不相同,可以表现为两个弧形如同海鸥的两只翅膀,称为「 海鸥征 

图片

图 8 完全性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

图 9 完全性视网膜脱离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新鲜的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内「 V 形中强回声带光滑、菲薄,凹面朝向玻璃体腔,尖端与视盘相连,宽端连于锯齿缘,回声带与球壁间为无回声液性暗区。

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内 形中强回声带,回声带不均匀增厚,边缘毛糙不光滑,运动试验一般是阳性,运动方向以脱离的视网膜为中心作垂直轻微摆动。

但后运动不明显,一端与视盘相连,宽端连于锯齿缘,带与球壁之间呈无回声,有的视网膜下可探及点状、絮状、膜状或中强回声斑,严重的两条回声带黏连在一起呈 闭合型 视网膜脱离。

对于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因为其常见病因是肿瘤、炎症、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等,除了视网膜脱离的形态学改变外,还有一些与原发疾病相关的病变特征,如脉络膜黑色素瘤继发的视网膜脱离一般在肿瘤的对侧。

脉络膜血管炎、脉络膜转移癌继发的视网膜脱离一般与肿瘤同侧,覆盖在肿瘤表面。

而炎症导致的视网膜脱离常合并有玻璃体内机化膜、玻璃体内脓肿、脉络膜脱离等,当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时,超声表现为在玻璃体内除了可探及 形或 形带状中强回声外,还可探及弱点状或短条状回声以及两个弧形带状回声突向玻璃体中央, 部分与 形或 形带状冋声相连。

CDFI 检査中强回声带上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 静脉相延续的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且频谱形态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为相同的血流频谱。

四、临床意义

当眼底无法窥视时,无论哪种类型的视网膜脱离,超声检査均应作为首选检查,超声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特点即可做出明确诊断。

如果视网膜脱离治疗不及时,最终将会形成严重的増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另外可导致瞳孔闭锁、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

策划 / 苏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