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念(Mindfulness)减压的方法|163

 维摩花雨1 2022-09-09 发布于上海

人生当然会有困难的时候。从处理消极的情绪,如压力和焦虑,到埋头苦干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有时候我们常反问到底一切为了什么?

「但千万不要放弃。」我们可以透过正念和禅宗哲学作为新的方法,以助重新发现生活热情,应对消极负面情绪。

心理学家给正念的定义是一种与注意力和觉察相关的心理特质。虽然正念源于古老的佛教禅修(meditation),但在当前西方的应用中常常是脱离宗教背景的。

麻省大学医学院的卡巴金教授,把正念引入西方主流社会的开创者,把正念介绍给需要应对压力挑战的病患者和普通人。

心理治疗界的基于正念的主要方法有这么几种:

正念减压、正念认知疗法(针对反复发作的抑郁症有效,也可以用于普通人提高生活品质)、接纳和承诺疗法、正念进食(Mindful Eating)、正念育婴与分娩(Mindful Birthing)、正念养育(Mindful Parenting)、正念教学(Mindful Teaching and Learning)、正念领导力(Mindful Leadership)等等。

卡巴金教授给正念的定义是:

Mindfulness is paying attention in a particular way: on purpose, i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nonjudgmentally.

正念是一种有意地,不加评判地,对当下的注意(觉察)。

正念包括两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 对当下的,此时此刻的体验的觉察。

第二个要素是: 对体验采取一种好奇的,开放的,接纳的态度。

正念的内涵超越了技术的范畴,也绝不仅仅只是减压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活在当下的艺术。

正念的七种态度:

不评判(Non-Judgmental):不对自己情绪、想法、身体感觉等现象做好或坏的价值评判,只是纯粹的觉察

耐心(Patience):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况保持耐心,有耐性地与他们和平共处

初学之心(Beginner’sMind):常保持一个初学者之心,保持好奇,开放,以赤子之心面对每一个现象的发生

信任(Trust):相信自然的安排,相信生命的智慧与能力能带来最适合的安排

无为(Non-Doing):只是无为地觉察当下发生的一切身心现象

不强求(Non-Striving):不强求想要的目的

接受现状(Acceptance):愿意如实地观照当下的身心种种现象

放下(Let it go):放下种种的好恶分别心,只是分分秒秒地觉察每个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

「正念」(mindfulness )的定义是「此时此刻」、「不加批判的觉察」。

就是这么简单,到目前为止,没有牵涉到任何佛教的教理。此时此刻,不加批判的觉察,你就只是活在当下。

'正念'练习可以转换癌症患者的情绪状态吗?

美国的研究发现,乳腺癌患者通常在接受疗后,都会产生认知状态及情绪低落得情形,他们发现持续辅导这些患者进行'正念'的练习,可以改善这些患者的大脑认知状态及情绪偏向稳定。此外,他们也发现'正念'练习会改变与认知功能相关的SNP,促使这些SNP影响ANKK1, APOE, MTHFR 及SLC6A4 基因的表达,进而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认知功能。

注: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