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找到一些方法,比如转椅 我一直深信,语文就是读出来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这是当校长的第八年,其中教过体育、数学、语文和学校阅读课,说实话我最爱教语文。尽管,我不是什么名师,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语文方面研究,就是喜欢而已。这个学期,我接手了五(2)班的语文,接下来我也可以浸入式地经历一场南明全人之美的课程之旅了。用两年时间陪伴这个班的孩子学习语文,享受阅读。我非常期待两年后,孩子们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想到这,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激动。说实话,此时我的心里又是忐忑的,作为校长能否教好一个班级?两年时间,孩子是否有明显的提升?四节课,已经上完了两篇课文,对我而言这个速度有点慢。当然,主要是因为和孩子们还没有磨合好。昨天,我批改了第一课的课堂作业本,既有惊喜,又有不愉快。这个班级的孩子两极分化太大,优秀的孩子字迹非常工整,这功劳得归虞老师。但是落后的孩子,的确有点令人担忧,这是对我最大的挑战。我喜欢在学生自己的座位上,批改他们的作业。而这时,往往是我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做,我挨个给他们批改。这样的面批既可以与学生直接交流,还可以为我节省时间。所以,看起来我是很轻松的样子,其实作业已经批改完了。昨天,我还找到了一个批改作业神器——转椅。昨天下午,刚上完一节课就去给家长们讲课,一直站着讲了一个半小时。然后又直接回到教室,站着身子弯着腰批改,再加上右脚跟受伤还未痊愈,实在受不了。于是,我就找来了一张转椅,坐在椅子上潇洒地移动着批改作业,真是太享受了。学生看了,也觉得很好玩。作为语文老师,我原本最喜欢带学生读书,就是那种与学生一起一本一本地读。但是,现在有了晨诵课,我特别享受与学生一起一首首诗地相遇。五年级的“农历的天空下”,我们可以一起经历二十节气的诗歌,从秋天开始到明年的夏天。前天,白露这个节气到了,带着孩子们一起读《池塘晚秋》,感受到了“月落池塘静,金刀剪一声。”意境之美。同时也真正领悟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大自然的信守诺言。在读这首诗时,让孩子们了解了民间有谚语:“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过了白露,长衣长裤。”。果然,过了这一天,孩子们也感觉到了天凉了。早上电风扇吹来的风已经开始凉丝丝的,与昨天大不一样了。今天,我迫不及待地走进教室,与孩子们一起走进《闲居寄诸弟》。诗人为何看到青草上的露珠,就会联想到思念的泪珠呢?那是诗人的敏感,那是那个年代人之常情。又为何“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呢?那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芭蕉就是“愁”的象征,这种思乡之愁写在芭蕉叶上,那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抒发。这个时代,网络、手机、微信让人太方便了,以至于无法用心去感受和体会这种思乡之愁。这样的诗歌之旅,首先是老师的福利,其次才是学生的福气。我期待一起穿越,一起美好,一起成长。昨晚,深夜不寐,憧憬着未来的样子,甚是可期。中午饭后,与几个同事聊起如何班级管理,如何让学生遵守纪律。其实,任何事情总是有方法的,比如说我批改作业时的转椅。但是,比起方法来说,更重要的是“热爱”和“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