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也是一种能力。

 新用户2308b6VN 2022-09-10 发布于广东

超级会员年卡

扫码回复“福利”领资料
了解

真实不装,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条基础原则!


世间万物的秘密都能被你看透,只要你把足够的爱投入其中。

—乔治·华盛顿·卡佛

个人成长的第二条基础原则:爱。

我们知道爱是一种情绪,但爱又远远不止于此。你在人生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背后其实都隐含着一个基本选择:要什么,以及不要什么。你可以选择与人建立联结,或者选择疏远;可以选择充分沉浸在工作中,或者选择拖延;可以选择接近某个人、地点、物品,又或者与之保持距离。爱的本质,就是选择去建立联结。

有些时候,爱是一瞬间的事。你对某个人、某个地方或者某些事情产生偏爱,但你也说不清到底为什么。总之基于某些原因,你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联结感。也许你第一次见到某个人,就感觉你们以后会成为朋友;也许你就是对吉他这种乐器有一种特别的偏爱;又或许,你对某个地方就是能产生一种灵魂上的共鸣。你可能自己都说不清这些感觉是怎么产生的。但实际上,与外界产生联结,这本身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我们甚至可以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活着。

生活中的每一天里,你都需要做出选择。通过实际行动,你最终选择了与什么建立联结,以及避免与什么建立联结。是陪伴侣聊聊天,还是去看电视?下次度假是去自己以前最喜欢的地方,还是去一个新地方?在家陪宠物,还是去参加聚会?每当你选择了建立某些联结,也就同时放弃了其他的所有可能性。

如果你想要清醒自主地成长,就必须做出选择:加强哪些联结,以及削弱哪些联结。正是一个又一个这样的选择,最终决定了你度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长远来看,你选择与什么建立最多的联结,你的生活也就是这个选择对应的外在投射。当你对自己建立的联结感觉良好时,就说明遵循了爱的基本原则。

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爱的原则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联结、交流、共鸣。

1. 联 结

如果想要实现个人成长,你就必须学会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结。与某个事物建立联结的含义是:你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注其中,与之产生联系。你能够与人产生联结,也能够与组织、物品、地方、想法、价值观、活动……产生联结。

建立联结只需要一点,就是你的注意力。想念自己的母亲,思考民主,想到最喜欢的一首歌……当你把注意力投注在某个具体对象上时,就与之建立起了联结。

你还记得小时候刚开始探索周围世界的情形吗?你东张西望,一些东西会吸引你的注意力。然后,你就会接近这些东西,把它们捡起来,跟这些东西玩耍……通过直接的、一手的体验,你获得了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东西,那之后就会尽量避开它;如果你喜欢一个东西,那之后就会投注更多的注意力。有些时候,正是专注引导你进入了爱的状态。

长大以后,我们却常常忘了:获得那些我们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径直走上前,与之建立联结。我们设定了很多愚蠢的规矩,阻碍自己去接近内心真正渴望的东西。我们不能创建自己的生意,因为“风险太大”了;我们不能和那个真正吸引我们的人交谈,因为自己已经处于一段关系中了;我们不能探索其他信仰,因为我们的宗教不允许……

这些“规矩”根植于恐惧和孤立。如果你选择清醒自主的成长,那么这些东西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你会发现,自己跟这些规矩是冲突的。如果你想遵循爱的原则,就要能够主动和想要的事物建立联结。当你自主地选择和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建立联结时,当你对自己所有的外部联结真正感觉良好时,就是遵循了爱的基础原则。

我有很多最好的成长体验,都源于自己的选择:我选择跟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建立联结,即使别人不理解也没关系。我选择做素食主义者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有一天我突然决定,接下来尝试一个月的素食,因为自己确实对这方面很感兴趣。结果,我实在太喜欢素食的感觉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恢复肉食。四年之后,我又进一步选择了纯素饮食(不食用任何动物制品)。

最初,我选择与“素食”这个吸引我的理念建立联结;后来,这个选择又带来了一连串新的联结,我结识了更多持有类似理念的朋友,这让我最终完全摒弃了自己原本不认同的饮食习惯。一些人反对我的这个决定,但对我自己来说那就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为了获得成长,你必须拥有自由,自由地选择和自己想要的事物建立联结,以及和自己不想要的事物断开联结。别人没法带给你这份自由,因为这是你自己生而为人所拥有的权利。你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批准,来决定到底什么是最好的选择。付诸行动,与自己想要的一切建立联结,与自己不想要的一切断开联结,这全都取决于你自己。再一次,当你清醒自主地选择和内心渴望的东西建立联结时,当你对自己的所有外部联结真正感觉良好时,也就是遵循了爱的基本原则。

2. 交 流

交流是我们表达爱的途径。

在英文里,交流是“communicate”,前半部分“com”来自单词“common”,原意是“共同的”。当我们和一个人交流的时候,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寻找双方的共同点。找到共同点,这是建立联结的基础。

高质量的交流其实有两步:首先,和自己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结;然后,逐渐延伸到不熟悉的领域。当你新认识一个人时,第一步肯定是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兴趣、价值观、处事态度……),正是这些共同点让你们形成基本的信任和友谊;第二步就是从彼此的不同中得到新知,最终获得成长。和你太过不同的人,你很难与之建立联结;而和你太过相似的人,他们又很难让你获得成长。最好的关系,是有足够的共同点作为基础;同时,又有足够的不同,引导彼此在新的方向上获得成长。

最高质量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你不仅能听到讲话内容,而且能通过语气和肢体语言来获取信息。在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你往往能够体验到与他人的深度联结,这是电话或者电子邮件无法替代的。

好的沟通技巧需要花时间去学习。你练习得越多,就掌握得更好。有很多具体的技巧可以供你学习,比如微笑、某种姿势、眼神交流,等等。但一定不要忘了,交流的最核心目的,是和另一个人建立联结。即使你在心里定好了一个计划,想好了怎么说服、怎么教育或者怎么娱乐对方,第一步依然是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联结。优秀的演讲家、教师、喜剧演员,这些人都会首先努力去破冰,与听众建立联结;只有当联结建立起来之后,才能进入主要环节。

真正的交流,需要人与人之间基于爱和信任的相互理解,否则就无法有效传递彼此的真实想法。一味地表达自身想法、认为其他人都应该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或者一味地倾听、认为自己理解对方的想法,这都是行不通的。如果想要获得真正良好的交流,表达者和倾听者之间必须存在对彼此真实的关怀。

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与其他人进行真正清醒自主的高质量交流。放下自我,放下偏见,放下各种技巧;彼此真正愿意和对方建立联结,最终实现学习和成长。一旦你体验过这种完全开放、充满热爱的交流,就很难再接受其他虚伪的交流了。

3. 共 鸣

共鸣是深度联结的感受,这种感受能让我们产生爱的情绪。那是一种快乐的感觉,我们能够完全展示出最真实的自己。

不妨思考一下你跟另一个人的关系。所谓的关系,到底存在于哪里?它不存在于客观的外部世界,你没法指着一个具体地方说:我们的关系就在那里。实际上,关系是只存在于我们想法中的东西。所以本质上,你跟另一个人的关系,就是你想象出来的关系,是你的信念支撑着关系的存在。如果你不再相信这段关系,那从任何实际的角度来看,它其实就已经不存在了。现实中的一些形式(比如一份协议)可能还存在着,但人与人之间真实的联结已经不复存在。

关系并不是任何一个外在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连接仅仅存在于我们内心。当你真正理解这一点的时候,就能够明白:关系的真正意义,在于内在自我的拓展。无论何时,无论你以什么方式进行交流,你实际上都是从不同的方向探索自己。当你感受到和某个人的共鸣时,实际上是在跟一部分的自己产生深度联结。通过与他人的共鸣,你学会全然地爱自己。

我每天都收到很多邮件,其中大多数来自读者。他们从来没有跟我见过面,也从来没有跟我进行过交谈。但是,通过阅读我分享的大量个人成长相关思考,他们感觉我就像一个熟悉的朋友,因为他们很了解我。所以,我们之间其实已经存在人与人之间爱的联结,他们是从这样的角度给我写信的。很多人在第一次写信时就会分享自己的很多事情,这些事情他们甚至都不会跟配偶说起。在他们心里,自己已经在过去几个月甚至几年中,和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们感到很自然,可以跟我探讨自己最私密的事情。毫无疑问,我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珍惜这种富有爱的精神联结。

从内在自我的角度,我发现了一些更强有力的转变:通过把想法写出来,我逐渐能够对自己产生更强烈的认同,而这种内在转变也开始逐渐投射到外部世界。人们跟我交流的时候,不再先进行肤浅的客套,而是直接深入到最重要的主题。即使青少年跟我沟通时也是这样。

在内心里我对自己有越多的认同,在外部世界我就越能和他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结。如今,我的生活中充满了与他人建立深度联结的机会。过去多年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我们跟他人的关系,往往反映了我们内心里与很多个自我的关系。如果你无法跟他人建立良好的联结,那很可能是因为你无法对内在的自我产生认同。当你学会在内心里感受到爱的联结时,就会发现,跟他人建立联结其实很简单。

当你明白外部关系都是内在状态的反映,就能够清醒自主地改变看待关系的视角,进而改变外部世界的投射。如果你感到跟真实自我失去了联结,那外部关系一定也会出现问题。如果你想让自己跟他人的关系有更多爱,有更多接纳,那就要学会去爱和接纳内在不同面的自我。

爱自己是没有条件的,是我们清醒自主选择的结果。在人生中每一天的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拥有自由去做出这个选择。你不需要去满足什么条件或者遵守什么教条。但同时,为了确保这个选择是真正清醒自主的,你需要真正了解自己。无论真实的你隐藏着什么问题,你都值得被爱。

来源:本文节选自《聪明人的个人成长》 史蒂夫·帕弗利纳 著,经机械工业出版社授权原创发布。

近期实战课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