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说的是真的!”95后浙大博士用照片复刻古诗词

 BFSCH 2022-09-10 发布于北京

几千年来

人们都在追溯一个问题的答案

“如何凝固时间?”

诗人们常以诗词来回答

画家们常以画作来回应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

以摄影留住一瞬属于自己的风景

有时,我们也会好奇古人眼中的风景:

“山花开欲燃”是何种动人心魄的美景

“流光相皎洁”说的又是怎样静美的夜晚

图片

“95后”邱纪琛

是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9级博士生

这位爱好文学与摄影的“理工男”

用镜头记载江南风物的四季轮转

尝试还原古人诗词中的美景

……

杭州的春天繁花盛开

太子湾和友好公园里的樱花

让人流连忘返

赏玩春色间,让人不禁想起

宋代诗人方岳那句

“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

图片

图片

初夏,杭州钱王祠前

雨后的莲叶点缀新鲜的露珠

随着水纹来回漂荡

池中锦鲤在莲叶之间嬉戏游动

让人联想到

汉乐府的《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图片

图片

黄昏时刻,若能乘一叶小船泛舟湖上

迎着斜阳西照,静赏鸬鹚惊鸿

扫除一天的疲惫之感,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此刻,水中倒影也别有一番风味……

如宋代陈允平在《扫花游》中所写

“日斜处。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这便是词人眼中的落日熔金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南京郊野的流萤

无疑是秋夜里的一道风景

让人沉醉其间

图片

远处,山的轮廓在月色里朦胧

湖畔的小路亮起点点灯火

看着月色皎洁,映照垂柳

不禁让人想起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里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图片

冬日里寒梅覆雪

在无人的角落悄然盛开

正如王安石的《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图片

谈起复刻古诗的初心

邱纪琛坦言

是为了记录与分享美的感受

“按下相机快门的那一刻

肯定是想抓住那一瞬间

自己认为美好的事物”

复刻的路上,也遇到了许多困难

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不断磨炼自身技术

“拍摄就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

经常观摩学习摄影大师的拍摄技巧”

图片

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邱纪琛/摄

但最为重要的是

邱纪琛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当年的美景曾让古人动容

我希望用我的照片还原诗中的美景

让'美’再一次感动今天的大家”

网友们纷纷点赞评论:

“每一帧都能当壁纸”

“太好看啦,有意境也有技术!”

“每一帧都有对应的故事!”

用复刻古诗的方式

来一场“穿越时空”之旅吧!

新华每日电讯来源:

点击下图, 即可学习张立华研读古诗二十讲

图片





张立华研读古诗二十讲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

孔子说,不学《诗经》,

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

在古代,为何把“诗”

放在如此高的地位呢?

图片

如果咱们运用现在的大数据技术,

做一个针对性的分析,

你猜,我们众多的古诗当中

哪一首诵读率是最高的?

如果把古代的诗歌经过改编,

谱上当代摇滚乐的曲子,

再让摇滚歌手唱出来,

你能想象,

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吗?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被学者说成是

皇冠上的明珠,

说它是艺术的珠穆朗玛。

这首诗,国人耳熟能详,

并经常拿来形容爱情。

可是你知道吗,

这首诗歌说的并不全是爱情,

还有求取贤能的意思,

那么,你真的读出来了吗?

图片

如果说诗经是中华文学的源头,

那么唐诗

就是中华诗歌的长江、黄河。

唐诗中的名篇《春晓》

连那些从没有上学的孩子

可能都会背诵。

诗人孟浩然在诗中

把春天早上醒来时的所见所感

生动逼真的写出来,

意境欢快而优美!

可是你知道吗,

那时的作者内心

实则是凄凉和悲恸的!

读了这么多年,

你真的不感到惊讶?

图片

诗仙李白登上黄鹤楼后

为什么哇哇大叫?

又为什么十年磨一剑,

不打黄鹤不死心?

盛唐时期,

关于那场巅峰对决的故事,

你想知道,

是怎样跌宕起伏流传千年的吗?

《张立华研读古诗二十讲》,

一一给你答案

让我们跟随张立华老师,

一起回到那个

充满浪漫、悲壮、精彩的天地里

领略古代诗歌的

惊艳与绝美

课程精选出诗歌发展史上,

最具代表和典型的古诗。

以一段段或欢快、或凄凉、

或曲折、或舒缓的故事,

诸多的细节、

殷实的佐证、

丰富的剧情,

为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歌

和耳熟能详的诗人,

给予别样且精彩的解读与剖析。

图片

课程通俗易懂,老师风趣幽默

既具备严谨的学术风格

又带有通俗易懂、

生动有趣的轻松元素

结构清晰、主题明了、解说凝练

图片

让不同文化积累层次的

朋友皆可学习

课程给予大家思辨阅读方式

最正确的引导

让那些随口而出的古诗名句,

得到重新的认识

同样致敬那些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传承中,

为文化延续,

所付出巨大牺牲

和伟大努力的先人前辈





讲师介绍





张立华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古籍整理和国学教育等。曾在大学任教多年,讲授训诂学、文献学等课程。

1999年从事出版工作以来,先后任杂志社总编辑兼主编,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主任,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传统文化编辑部主任。

已出版的著作和主编的图书有《唐碑论语译释》《胡适手稿》《学海通鉴》《中国哲理诗话》等百余种,发表学术文章近百篇。

适宜人群

对诗词歌赋

感兴趣的国学爱好者

对k12中、高考语文诗词

需要有深度理解的学生

研究古诗愿意

接收不同解读的文化学者

渴望从诗歌中

汲取营养和能量的朋友

你将获得

具备正确的思辨阅读能力

提升诗词鉴赏能力,

在故事与另类解析中

领略古诗的精美

文化修养、文学素养、

人文思想得到增进

对那些熟悉的古诗

有一个重新的认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