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嘉莹:读懂了秦观,就读懂了宋词的半壁江山

 新用户19887184 2022-09-10 发布于四川

七夕已至,又到了每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银汉迢迢,踽踽宵行,千里相会。每每此时,世人总喜欢吟一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说到古人吟诵七夕的诗词,夏闰庵有云:“七夕词最难作,宋人赋此者,佳作极少,为少游一首可观。”说的便是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少游的词,情感细腻,轻柔婉约,却又敏锐异常。

如秋雨拂面,带着点淡淡的哀伤,细细品味,那忧伤又格外地幽远绵长,丝丝缕缕,萦绕心间,经久不散。

又如花胞初绽,香味浅浅,似有若无,却又一直撩拨心弦,想让花香再浓一点,再具体一点。

文章图片1

秦少游的词,读来总有浅淡的忧愁遗憾,什么都轻轻的,小小的,浅浅的,淡淡的。他最擅长用最柔软的词句,写最凄凉的心事,后人称之为“千古伤心人”。

“千古伤心人”秦观,究竟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使得他的词读来深感凄凉,哀婉与深痛?当你翻开《寂寞人间五百年》这本书时,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寂寞人间五百年》是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和她的弟子李东宾博士合著的秦观词集,书中收录了秦观词作96首,配有叶嘉莹先生结合秦观生平际遇对秦观词的至美解析,又有李东宾博士对秦观词的系统注释,可谓是一本既全面又系统的秦观词读本。

叶嘉莹先生一生立志要将诗词推向全世界,就秦观词,她通过对词作的解析,从风格意境、情感表达、内心独白以及词作者的人生际遇等方面,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动人的“千古伤心人”秦观。

文章图片2

正缘平淡人难及,一点词心属少游

叶嘉莹先生说,读婉约词不可绕过秦观,读懂了秦观,就读懂了宋词的半壁江山!为什么这么说呢?

究其原因,除开秦观是婉约派词宗,及其词作对当世及后代之影响,只就词的发展方面,先生说:“秦观词有一种对词之本质重新加以认定的意义。”

什么是词之本质?即形式上是柔婉精微的特美,内容上无甚深意。因为词在形成之初,就是写给歌姬酒女吟唱的,是没什么深意可言的艳歌艳词。

后来经过苏轼等人的开拓创新,词有了灵魂与深度,开始抒情写志,开浩然之气,兴逸怀之风,逐渐往高远博大的方向发展。但这种改革创新也改变了词的本质,使之少了柔婉精微的醇正本质。

而秦观的词,则中和了这种改变,既延续并升华了词之柔婉精微的精纯本质,又抒其情,写其志,表达其感受,其心灵。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词心也。”

叶嘉莹先生也说:“正缘平淡人难及,一点词心属少游。”秦观的词,多发感于幽微小事,其敏锐晶莹在其用量微小的词中展现地淋漓尽致,表面看很平淡,实则是一切美与善的根源。这大概就是词之幽微深婉之特美的缘故吧。

文章图片3

少年豪隽气如虹,匹马雄趋仰令公

秦观虽被称为“千古伤心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多写失意时的悲凉凄苦,然而年少时的秦观,却完全是另一种面目。

少年时期的秦观也曾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虽出身寒门,但读书一事从未落下,且秦观少时聪慧,性格豪隽慷慨,喜读兵书,有战场杀敌、收复河山之豪情壮志。

他的强志盛气,在他的《淮海集》中收录的《进策》《进论》中,有很明显的体现。张在《淮海集序》中称“灼见一代之厉害,建事撰策与贾谊、陆贽争长。”又言“少年慷慨论事,尝有系笞二虏回幽夏故墟之志。”

宋朝的文人士大夫向来以关怀国事、天下事来标榜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所以他们的正式论著大都忠诚正直,这算是是他们的“共性”,欧阳修、苏轼、秦观均如此。

正所谓“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所以叶嘉莹先生以为,在宋朝文人学士看来仅为“余力为之”的小词写作,反而更能窥见作词人的心性和本质。

秦观写惜春,是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其情感之细腻幽微,不是心思极敏感细腻的人,不是敏锐善感的人体察不到如此细致精微。

秦观的细致入微,正是因为他心思细腻敏锐易感,包括他在策论中的强志盛气的表现,亦是其敏锐易感的表现。

文章图片4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纵观秦观一生,最快意的时候是遇到苏轼的时候。1078年,苏轼调任徐州,秦观前往拜谒并作《黄楼赋》,苏轼大为赞赏,称其“有屈原、宋玉之才”。之后他陪同苏轼一同南下游历苏杭各地,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并在苏轼的鼓励之下准备参加科考。

而立之年开始进取,但命运之神并不眷顾秦观。1078年、1081年,秦观两度参加科考均落第而归。科考的失利对他的打击很大,心情低落又遇伤病,可谓贫病交加。

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都中举做官,他意识到读书人唯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发奋读书,终于在1085年考中进士,跻身仕途。

秦观因遇见苏轼而决心投身仕途,屡试不中心灰意冷之际,也是受苏轼鼓励重新振作,后经苏轼引荐至王安石从此跻身仕途。为官后,又经苏轼引荐出任太学博士,后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

可以说遇见苏轼,是秦观前半生最大的幸运。因为苏轼,秦观的人生开始走向辉煌,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也是他日后不幸的开始。

入仕后,秦观赶上了北宋政局最动荡的时期,新旧党争已逐渐进入白热化,秦观身在官场,也被无奈卷入这场政治漩涡中。秦观是苏轼门人,理所当然地被新旧两党将之与苏轼捆绑,所以秦观一入官场便被新旧两党的人忌恨上了。

初出茅庐便备受刁难与迫害,高敏感的秦观曾一度萌生隐退的心思。本就无意仕途,如果不是为了养家,天真狂傲的秦观大概一生都不会踏足官场吧。

文章图片5

何意一经迁谪后,深愁只解怨飞红

是金子总会发光,宝石埋在土里也终有被人发现的一天。才高如秦观,总有人能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1087年到1093年,秦观两度因遭人构陷被贬,又两度因受人举荐而升迁,一度坐到了国史院编修官。

彼时国史院有四大才子,分别是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与秦观,他们并列史馆,时人称“苏门四学士”,而秦观最受皇帝恩宠,几乎到了“日有砚墨器币之赐”的地步,可见其受重视之程度。

人们都说飞得有多高,跌落就有多重。对秦观来说,一朝风光无限虽不能是他忘乎所以迷失本心,但一朝跌落却能够狠狠打击他的自信心。

1094年,高太后病逝,哲宗亲政,旧党众人连遭罢黜被贬出京,秦观身为旧党中人亦未能幸免。1094年到1100年,秦观数度遭贬,越贬越远,从杭州到处州,再到郴州、横州、雷州,一路南下,几乎远至天涯。不可谓不命途多舛。

文章图片6

郴水郴山断肠句,万人难赎痛斯才

叶嘉莹先生说:“每个人所经历的挫折忧患越多,他们的心性之本质的不同也就有了更为明显的表现。”秦观本就纤柔敏锐,多愁善感,屡屡遭贬,屡屡受挫,心中的愤懑和忧苦无以排解,只能以其敏锐善感的心去独自承受,最后写进一首首词里。

这种催伤是不可逆的,随着一次次地遭人构陷,一次次贬谪,秦观心中的悲苦与绝望,最终在词里被堆积,酝酿,发酵,最后酿出了千古第一伤心的秦观。

秦观被贬处州后,作《千秋岁》,其词意之哀,丞相曾布曾言:“秦七必不久于世,岂有'愁如海’而可存乎?”可见此词所写意境之悲,之哀,之凄厉,如海般深广,让人不可承受。

《千秋岁》之后,秦观的人生走上了一贬再贬的路数,他只身一人上路,妻子儿女都不在身边,除了借助外物来聊以慰藉,别无他法。然而他的政敌不给他这个机会,就连他抄个佛经也要参上一参,最终使得秦观遭遇迁贬削秩的下场,也就是贬官加减俸降级。

因为被贬至处州而心断绝望的秦观,一度想要学佛以自遣,却被小人污蔑构陷其抄写私撰佛书,并因此被减俸降级。秦观内心之绝望,之悲苦,之孤独寂寞,常人难以理解,更无法感同身受。再加上他本就敏感脆弱的心性,这些遭遇,这些屈辱压抑的情绪,使得他更加地备受催伤。

秦观因“谒告写佛书”而被贬至郴州,官场上的一系列遭遇使得他早已断了命运会再次转圜的幻想,于是作《踏莎行》,表达自己内心的悲苦和无以名状的屈抑哀伤。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至此,那个善于将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作巧妙融合的,那个善于捕捉和续写景物和情思的,那个在感性方面极其敏锐纤细的,那个原可以强志盛气、风流潇洒的诗人秦观,从此进入了小词写作的下一个境界——风格之更为凄厉哀伤,词意之更加深刻真切、富有哲理。

文章图片7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官一生少年意气,青年顺遂,中年得志,晚年坎坷。人的一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老来安稳,阖家团圆,幸福喜乐,但秦观的晚年这些一样都没有。

他被贬的时候是只身前往的贬谪之地,孤独寂寞悲伤苦闷的时候,亦没有家人在什么给予宽慰。晚年凄苦不幸,是他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但在文学的角度来看,正是他晚年的不幸遭遇,成就了独领北宋词坛婉约一派半壁江山的“婉约派词宗”秦观。

都说没有丰富的阅历读不懂苏轼,其实没有丰富的阅历同样也读不懂秦观。有幸遇见叶嘉莹先生的秦观词《寂寞人生五百年》,通读至末尾,大为震撼。千古伤心人,非秦观莫属。

叶嘉莹先生将《寂寞人生五百年》分为三部分,外加一补遗一秦观小传,并结合其人生遭遇、胸襟抱负、人生志向、情感变迁等为我们详细解析秦观词,深刻剖白这位婉约词宗的内心与情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在宦海浮沉,屡遭不幸,饱尝空寂与孤独,却始终寸心如水,只寄满怀情思于词作间的秦观秦少游。

文章图片8

先生一生立志要将中国诗词推向全世界,她说是诗词陪她走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也是诗词带领她进入了一个美好而高洁的世界。

诗词能给人激励,诗词能让人其心不死。先生希望所有人都能懂得中国古诗词的美和力量,所以她将自己从诗词中得到的生发感动全部融于解读之中,也把秦观词之特美带到了读者眼前。

所以,愿你能在这本装帧精美,古色古香的仿古籍版式的创意小开本中,体味到宋词、婉约词、秦观词的美。

最后,请允许我以叶嘉莹先生的评语做个结尾:

读婉约词,不可绕过秦观。读懂秦观,才能真正读懂宋词的半壁江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