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迂回大包围”战略:解放军凭啥可以?答案在“兵强马壮”运动

 梦想童年594 2022-09-10 发布于江西

第四野战军自南下作战以来,由于白崇禧极力避免与解放军决战,因而几次战役均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如何抓住白崇禧集团并将其全歼,是第四野战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中央军委和第四野战军领导总结了前段作战经验,进一步研究了白崇禧的指挥特点,确立了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

1、“大迂回大包围”战略的提出

湘赣战役后,基于白崇禧主力很可能由攸县、茶陵地区继续南撤,直至退守湘江或退入广西之隘路的判断,1949年7月14日林彪、邓子恢等致电中央军委:

“目前我拟以四兵团两个军政向遂川、桂东、资兴(兴宁)、永兴、郴州前进,以另两个军经莲花向茶陵前进,十五兵团进至分宜、宜春之线,十二兵团进至醴陵、株洲之线”,“如敌在茶陵、攸县地区与我作战,则我以陈赓兵团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攻击,以十二兵团、十五兵团由北向南攻击。如敌不在茶陵、攸县地区与我作战,而退湘江与我对峙或退入广西,则我全军等候宜昌、沙市部队南下,然后以陈赓兵团西进对付桂敌,以十五兵团出赣州、南安入粤,其他各部沿粤汉路两侧入粤,先解决广东,然后再进入广西”。

文章图片1

这一作战计划的主旨是,如白崇禧在茶陵、收县地区作战,则继续使用近距离迂回包围的战法求歼其主力,如其不战后撤,则先取广东,再入广西对这一作战计划,中央军委于16日致电林彪、邓子恢、萧克并告刘伯承、张际春、李达:

“广东只有残破不全之敌军四万余人,而我则有超过四方人之游击部队,只需要两个军加上曾生两个小师即够解决广东问题,至多派三个军加曾生部即完全够用,不需要派出更多兵力。”

“判断白崇禧准备和我作战之地点不外湘南广西云南三地,而以广西的可能性为最大。但你们第一步应准备在湘南即衡州以南和他作战,第二步准备在广西作战,第三步在云南作战。”

“和白部作战方法,无论在茶陵、在衡州以南什么地方,在全州、桂林等地或在他处,均不要采取近距离包围迂回方法,而应采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方能掌握主动,即完全不理白部的临时部署,而远远地超过他,占领他的后方,迫其最后不得不和我作战。因为白匪本钱小,极机灵,非万不得已快不会和我作战。

因此你们应准备把白匪的十万人引至广西桂林、南宁、柳州等处而歼灭之,甚至还要准备追至昆明歼灭之。”

“歼灭白匪应规定我军的确实兵力,我们提议为八个军,以陈赓部三个军,四野五个军组成之。此八个军须以深入广西、云南全歼白匪为目的,不和其他兵力相混。陈赓之另一个军在湘南境内可以参加作战,但不入广西,准备由郴州直出贵阳,以占领贵州为目标。陈赓之三个军则于完成广西作战后出昆明,以占领并经营云南为目标”。

“准备深入广西寻歼桂系之八个军(四野五个军,陈赓三个军)进到郴州地区后,如能利用湘桂铁路运粮接济,最好全部取道全州,直下桂林、南宁,以期迅速,否则四野五个军取道广州、肇庆西进,迁回广西南部,陈赓三个军则经全州南进。或者以陈赓三个军协同四野专任经营广东之两个军共五个军,走大庾岭出广州,但陈赓不担任广州工作,只经过一下即出广西南部,而以四野五个军(其中包括五十军)由全州出桂林。”“你们经营之范围确定为豫、鄂、湘、赣、粤、桂六省”。

文章图片2

17日,中央军委致电林彪、邓子恢、萧克并告刘伯承、张际春、李达,陈毅、饶漱石、粟裕,对16日电补充如下:

“(一)基于白匪本钱小,极机灵,非至万不得已决不会和我决战之判断;基于四野之总任务在于经营华中及华南六个省,二野之任务在于经营西南四个省,以及进军之粮食、道路等项情况,我们认为你们各部应作如下之处置。

(二)陈赓四个军即在安福地区停止待命,不再西进,待十五兵团到达袁州后,由十五兵团之一个军为先头军向赣州开进。这个军即确定其任务为占领赣州及经营赣南十余县。陈赓三个军、十五兵团两个军统由陈赓率领,经赣州、南雄、始兴南进,准备以三个月时间占领广州,然后十五兵团两个军协同华南分局所部武装力量及曾生纵队负责经营广东全省。

陈赓率四兵团三个军担任深入广西寻歼桂系之南路军,由广州经肇庆向广西南部前进,协同由郴州、永州入桂之北路军,寻歼桂系于广西境内。然后,陈赓率自己的三个军入云南。在此项部署下,陈赓四兵团以外之另一个军即由安福地区入湖南,受十二兵团指挥,暂时担任湖南境内之作战,尔后交还刘邓指挥,由湖南出贵州。曾生两个小师应即提早结束整训,遵陈赓道路或仍走粤汉路速去广州。

(三)四野主力除留置河南的一个军,留置湖北的重炮部队,留置赣北的一个军,留置湘西、湘北、湘中的三个军以外,以五个军组成深入广西寻歼白匪的北路军,利用湘桂铁路南进,协同陈赓歼灭挂系于广西境内。

(四)上述这种部署是不为白匪的临时伪装布阵(例如过去在赣北,现在在茶陵,将来在郴州、全州等处)所欺骗,采取完全主动的部署,使白匪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不管他愿意同我们打也好,不愿意同我们打也好,近撤也好,远撤也好。总之,他是处于被动,我们则完全处于主动,最后迫使他不得不和我们在广西境内作战。”“你们意见如何,望告。”

由此,中央军委提出了对白崇禧集团作战的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及贯彻这一方针的兵力部署设想。

2、“大迂回大包围”战略的完善

对中央军委的上述意见,第四野战军表示:

“同意十七日电示,当遵照该指示指导而后行动。刘伯承、张际春、李达等也于18日致电中央军委:经讨论后完全同意中央军委17日电部署。

第一,从战略上,陈赓一路由江西出广东经广西并出云南的迂回兜击,在现时全国敌弱我强及双方分布态势下极为必要。

第二,在白匪与其两侧之匪分离而不退广东的情况下,如此可以协取广东,早得广东就势出广西,迁回白匪右侧背,而与我北路军协同作战役的钳形机动,使白匪无法节节抵抗逃出合围。

第三,陈赓就现态势下南下广东极为顺手,既可避免与湘西友军交叉运动摩擦,且减少粮食与道路的困难,并便于四个军在吉安、安福地区集合待命”。

至此,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最终确立。

文章图片3

根据中央军委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林彪、邓子恢、萧克、赵尔陆于17日确定了如下进军部署:

以湖北2个独立师、当阳2个独立团位于宜昌地区,监视巴东地区之宋希濂部;以留置河南的第42军的1个师位于襄樊一带清剿土匪;以第47、第46、第49军留置湖南,其中1个军(后为第47军)位于常德、沅陵、五峰一带对付宋希濂,以另外2个军分别在湘桂路两侧地区(后为第49军)和粤汉路以东地区(第46军)地方化;以1个军(第48军)和第15兵团的3个独立师共6个师位于江西并实行地方化;以第38、第39、第40、第41、第45军组成求歼白崇禧集团的北路军;陈赓兵团(南路军)和邓华兵团分两路南下广东;曾生两广纵队于7月底8月初由河南出发,经江西入粤;伏天过后即开始南下广东和求歼白崇禧主力的作战。

21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上述部署。此外,经中央军委批准,第四野战军决定第50军不再去云南而留于宜昌地区对付宋希濂。

大迁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确立之后,中央军委对求歼白崇禧集团的作战计划又不断加以补充、修改,从而使之更加完善。

3、“大迂回大包围”战略的部署实施

根据程潜、陈明仁关于桂系将西撤贵州,解放军:“在兵力部署上,应注意在沅陵、芷江方向至少有一支兵准备切击桂匪退入贵州”的建议,中央军委于9月1日致电林彪、邓子恢等:

“程子华兵团主力在澧州、常德以西地区歼灭宋希濂以后,请考虑该部取道沅陵向芷江前进,歼灭该地区之黄杰部,然后沿湘黔桂三省交界向柳州前进,迫使白崇禧退入广西,而不使他退入贵州,以利我军在广西境内歼灭他。”

文章图片4

9月9日,中央军委致电林彪、邓子恢,就第四野战军等部三路进军中南,求歼白崇禧集团提出构想:

“关于进攻部署:

(一) 陈赓邓华两兵团第一步进占韶关、翁源地区,第二步直取广州,第三步邓兵团留粤,陈兵团入桂,包抄白崇禧后路。陈兵团不派任何部队入湖南境,即不派部去郴州、宜章等处。

(二)程子华兵团除留一个军于常德地区,另一个军已到安化地区外,主力两个军取道沅陵、芷江直下柳州。

(三)另以三个军经湘潭、湘乡攻歼宝庆之黄杰匪部,与程子华出芷江的两个军摆在相隔不远的一线上。对衡阳地区之白崇禧部,只派队监视,而不作任何攻歼他的部署和动作。

(四)这样一来,白崇禧部非迅速向桂林撤退不可,而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判断白部在湖南境内决不会和我们作战,而在广西境内则将被迫和我们作战。因此,陈赓兵团不要派部出郴、宜。

现在茶陵、攸县之我军,亦不要作攻歼衡阳白匪之部署,而应两路齐出芷江、宝庆,位于白匪西侧。然后,以芷江之两个军,先期突然出柳州,在柳州地区占立根据地。

(五)以上三路我军(共八个军),在进入广西后,第一步不是急于寻找白匪主力作战,而是立稳脚跟,查明情况,联系群众和结合我在广西境内的游击队(桂南、桂北均有)。第二步,再各个歼灭白匪主力。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我们认为非用上述方法,不能消灭他。

(六)白崇禧的最后一条退路是云南。他以回云南的口号拉住了鲁道源,故在白、鲁退入广西后,可能即令鲁道源军或再配以一部桂军入云南。如果是这样,那时我们应考虑从陈赓兵团先抽一部(例如一个军)出云南,配合我在云南的游击队在云南先建立根据地。”

4、“大迂回大包围”战略成功的关键

这时,第二野战军主力正向湖南开进,并且第四野战军进军西南与第四野战军进军中南的作战密切相关。为此,9月10日,刘伯承、邓小平致电林彪、邓子恢等并报中央军委,询问第四野战军关于防止白崇禧集团向贵阳逃跑的部署等事宜,同时建议第二野战军在华中地区通过时的作战事宜统由第四野战军首长指挥。

文章图片5

12日,中央军委复电邓小平、张际春、李达并告林彪、邓子恢等:

“同意二野在华中地区通过时的作战事宜统由四野首长指挥。据此,第二野战军之第5兵团,除第18军外,第16、第17军如遇战事亦暂归第四野战军指挥。这样,第5兵团成为第四野战军的战役预备队。

根据中央军委三路南进的作战计划,第四野战军相继作出部署:

以第4兵团之第13、第14、第15军和第15兵团之第43、第44军共17个师及两广纵队组成东路军,由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指挥,进军广东;

以第13兵团之第38、第39军8个师组成西路军,由兵团司令程子华指挥,向芷江、黔阳前进,占领靖县、通道,截断白崇禧撤往贵州的道路,尔后准备突然出柳州;

以第12兵团之第40、第41、第45军和准备留置湖南的第46、第49军组成中路军,担任进占宝庆和截断湘桂路,歼灭白崇禧第71军等部的任务;第18军在白崇禧部撤退时进占衡阳,尔后继续西进归还建制:第47军集结于湘西永顺、大庸以南地区,协同湖北地方部队监视宋希镰部,保证解放军的侧翼安全,并掩护第二野战军入川前的集结。

在东、西两路军实施大迂回的情况下,中路军的行动对作战影响极大。

为此,第四野战军在9月11日的部署中指出:

“十二兵团不宜过早进到战役集结位置(湘乡、永丰之线),最好是在本月二十六日出动,二十八日进到战役位置(我向湘乡、水丰集结,敌人一定发觉)”。

24日,林彪、邓子恢等又致电萧劲光等:

我军作战“以右路程子华、左路陈、邓,以大箝形态抄袭敌人,你们(中路)三个军须等待右路已进占芷江、黔阳,左路已到曲江附近,那时中路部队才从湘乡、湘潭、蓝田之线前进。故中路行动不可过早突出南下,你们掌握此要旨指挥具体行动。”

“在我右路未到达芷江以前,左路未到达曲江以前,在此期间如白匪自衡阳、耒阳之线西进或沿湘桂路退广西,或沿粤汉路南撤,则你们可依当时具体情况自湘乡、湘浮、蓝田之线提前出动,其前进具体方向依当时敌情再定。”

文章图片6

同时,针对白崇禧主力“在衡州、耒阳一带,企图诱我前进,袭击我军”的情况,第四野战军于9月16日指示位于茶陵、安仁地区的第18军:

“你们目前仍应在现地监视敌人和进行休整,如敌无大动作,你们亦暂在现地勿动,视白匪尔后行动再规定动作。”

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是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从全国战局出发,根据白崇禧部队的作战特点及宜沙、湘赣战役的经验而制定的。

这一作战方针的确立,有着重大意义。

第一,可不为白崇禧灵活机灵的战术所牵制,完全掌握战略主动权。第二,可阻止白崇禧部西向云、贵与西南国民党军会合,迫使其不得不加速向广西撤退,便于将其在广西境内各个歼灭。第三,可如速对湖南、广西的占领,并保障第二野战军11月向西南进军。

5、“大迂回大包围”战略实施准备

宜沙、湘赣战役期间,正值南方的酷暑多雨季节,北方部队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干部缺乏防病防暑经验,又缺少雨具、蚊帐,部队在行军和作战中,经常淋雨、涉水、露营,故大批发生疟疾、痢疾、腹泻、中暑等疾病。

由于药品不足,不能有效预防与治疗,加之筹粮困难,营养不良,体力锐减,发病率更高。一般连队的发病率在25%以上,重者超过50%。发病最严重的第43军病号多达3.1万余人,占总人数的73.2%,许多营、连已失去了战斗力。战马的损伤情况也极为严重。以第43军为例,马匹患病、拐腿,占马匹总数的70%。在此情况下,部队一时思想波动,干部、战士开始滋长急躁埋怨情绪。

文章图片7

此外,经过前一阶段的行军、作战,发现了不少急需解决的可题。

在武器装备方面,宜沙、湘赣战役开始前虽进行了初步精简,但由于时间仓促,进行得不够彻底,仍较笨重(炮多、车多、马多),不适合于山地、河川作战,大大限制了部队的机动能力,使追击部队丧失有利战机。

在战术技术方面,部队初次与白崇禧集团交战,对其力避决战,惯于轻装奔袭,擅长山地战,行动诡诈,动作迅速,在战术上善于寻求解放军弱点攻击等作战特点还没有一套对付办法,也不善于根据山地及稻田水网等自然条件组织行军、宿营和作战,因而往往错过有利战机,个别部队甚至遭到袭击、伏击,蒙受损失。

在后勤保障方面,不能对部队的各种需要给以及时有力的保证。这说明,部队虽经平津地区休整及各种临战准备,但在思想认识、组织装备、战术技术、后勤保障等方面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环境,而这又直接影响到作战。

根据部队的病情状况及暴露出来的问题,林彪、邓子恢等于7月23日向中央军委报告了部队的疾病情况,并建议停止进军,就地休整。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对第四野战军的困难十分关心。

7月24日,中央军委批准了第四野战军及陈赓兵团休整的建议。

文章图片8

26日毛泽东又致电林彪、邓子恢等:

“盛暑行军病员大增,极为悬念。你们已改为旅次行军及三伏休整,当可使情况改善。”

8月26日,第四野战军领导人向中央军委转报了第43军关于病号情况的电报。第43军在电报中建议,为保证部队喝开水,烧柴标准应由每人每天2.4斤增至4斤,并保证每人一个水壶或竹筒;应恢复粮食供应制度;由于新区价格昂贵,要求提高菜金标准。

中央军委收到此电报后,周恩来于29日在电报上批示:

“交杨立三、李涛速向聂请示,拟具体办法商复。”

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第四野战军于7月23日作出休整部署:

第12兵团以长沙、萍乡、平江为中心,第13兵团(包括第39军)以常德、桃源、沙市为中心,第15兵团以南昌、宜春为中心,第4兵团以吉安、泰和、安福为中心,从8月1日起先后转入休整。同时,第13兵团以第49军派出先遣师向新化、宝庆逼进,第12兵团以第46军派出先遣师向衡阳、郴州逼进,第4兵团以第18军派出先遣部队向衡阳逼进,压迫白崇禧部向后撤退,以扩大粮源,修复道路,掩护主力休整,以利尔后作战。

6、“兵强马壮”运动

暑期休整的主要内容为:

(一)开展以治病、防病和恢复体力为中心内容的“兵强马壮”运动

由于非战斗减员相当严重,迅速恢复部队的战斗力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营以上单位成立了临时收容站、休养所和治疗所,将病号分别集中,突击治疗。团成立了马匹治疗所,集中治疗病马。

各部队还尽可能改善生活,帮助病员恢复健康。与此同时,在“防病胜于治病”的方针下,对部队普遍进行了一次卫生防疫教育,在配备马匹的单位还进行了爱马的教育。

通过教育,消除了部队“到南方必然生病”的盲目恐惧心理,稳定了部队的情绪。

之后,即开展讲卫生评比竞赛,各班、排都制定了卫生公约,有马的单位还制定了爱马公约,从而使人马的发病率大为下降。这一运动的开展,使部队的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二)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进行组织思想整顿

为巩固部队,提高战斗力,各军在开展形势与任务教育、军民团结教育、政策纪律教育、与游击队会师教育的同时,把加强连队党支部建设作为巩固部队提高战斗力的中心环节,教育干部树立尊兵爱兵的观点和意识。

文章图片9

休整期间,各连队普遍召开了民主团结会,检查干部,检查工作,检查思想,提倡阶级友爱和团结互助,反对军阀主义残余。通过教育和整顿,沟通了干部与战士的思想,提高了士气,基本克服了厌南思北的思想,坚定了继续南进的信心。

与此同时,各部队还进行了组织伤病员归队工作,使在战役进行期间掉队的伤病员大部分回到了部队,使部队得到巩固和充实。

(三)调整编制装备,改善后助保障工作

在宜沙、湘赣战役前初步调整、精简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度精减。经过精简调整,步兵营之机炮连的重机枪由6挺减为4挺,六○炮由9门减为4门,战士携带的弹药基数也适当减少;师山炮营由3个连4门制改为3个连3门制,师、团炮兵一律驮载,营以下的火器均以人扛;干部行李进一步减轻,营以下单位减少马匹。

在后勤保障方面,将后勤分部改属兵团建制,各军由兵团直接供应;后勤部门在思想上纠正了对前线作战部队扣得过紧而未能充分保证的缺点;为提高运输能力,加强了汽车运输,取消了军的大车队,增设人力运输分队,军设人力运输营,师设人力运输连,团设人力运输排;平汉路郑州至汉口段铁路自8月1日修复通车后,又将铁路修复至长沙地区;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援下,大量制发了雨具、蚊帐、水壶、医药器材等,水壶不足则以竹简代替;大力筹集了银元,以供部队使用。

(四)进行战术技术训练

针对白崇禧部队的作战特点及南方地形,从8月中旬起,各部队进行了战术技术的教育训练。在干部中主要进行了如何组织行军、宿营,如何机断行事、争取先机及时掌握战机歼灭敌人,在山地如何先完成迂回包围而后组织攻击,以及对溃退之敌如何采取多路平行追击和迂回等战术原则的教育,并结合运用这些战术进行了演习。

在战士中则主要进行了山地作战的队形和进攻动作的训练,并结合进行了爬山、游泳、划船、使用三角浮板、强渡江河、通过水网地等项练兵活动。

暑期休整从8月1日开始至9月10日止,共40天。

经过休整,部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部队健康状况普遍改善,90%以上的病员恢复了健康,战士开始习惯南方生活;一度不正常的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得到改善,连队又重新活跃起来,部队恢复了生机。

经过整休,部队认真总结了行军作战等各方面的经验,完成了进军中南以来在思想认识、组织装备、战术技术、后勤保障上等一系列重大转变,从而为继续追歼白崇禧集团进而加速解放中南地区造了条件。

文章图片10

在休整期间,第四野战军还调整了部队建制。7月26日,中央军委决定第14兵团部调北平与军委航空局合并组建空军司令部。8月11日,第14兵团部停止办公,其所属第39军改归第13兵团建制,第41军改归第12兵团建制,第42军由第四野战军直接指挥。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