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战役

 笑熬浆糊糊 2012-05-11

淮海战役——大决战背后的想象力  (转自三联生活周刊 2009年4月 第523期) - liuhg0327 - liuhg0327的博客

 

共和国60年回顾3:通衢的意义是一个向四方延展的中心,共产党因此在策划武汉和平解放前就格外重视这座城市,这里凝注着战略眼光,他们要通过这个经过充分准备的“九省通衢”的平稳交移,奠定南京、武汉、上海的政治基础,保证人民解放战争的进一步胜利推进,保证在一年内完成建立人民共和国的理想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刘邓、陈粟、陈谢三个兵团成品字形经略中原的战略成功,鼓励着作为解放军统帅的毛泽东谋划出更出其不意的战略:派遣解放军精锐兵团渡过长江,直接进入到国民党空虚的大后方作战。这个气魄空前的大战略在几乎就要实施时,粟裕提出了另一个完全相反但实践证明更具可行性的战略建议。于是,这个建议在毛泽东、中央军委领导和华野、中野统帅们的共同谋划完善中,演变为一场空前的南线战略决战。

从 “渡 江 南 进”到“歼 敌 淮海”

   人民解放军开始在全国各战场陆续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军队从最初重点进攻转为全面防御,再从全面防御转为分区防御。当刘邓、陈粟、陈谢三个兵团成品字形经略中原时,吸引了南线国民党军160个旅中的90个旅。国共主战场按照毛泽东的预设走向,从山东转移到了中原。1948年初,毛泽东再次将战略目光投向国民党最深远的后方:江南。

   这无疑是受到刘邓、陈粟、陈谢三大兵团经营中原战略成功的鼓舞。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大胆设想,是继续将战火引入国民党长江以南的大后方,迫使蒋介石抽调中原兵力南下。

   蒋介石在中原的部署,是用一部分兵力组建8个绥靖区,担任重点城市和交通线的点线防御。另将主力部队组成6个机动兵团,在各要点之间驰援攻略,继续对解放军进行战役攻势。这一作战形势是国民党军历经山东等战场的多次被歼后,为避免重蹈孟良崮和莱芜战役等覆辙而出现的转变。为此,国民党部队每战常集中3到4个整编师的兵力同时行动,难于分割。

   “而敌人则多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法,我兵力分散时则进犯,我集中兵力时则后缩,敌我兵力相等则与我纠缠,不让我安宁休整。”1948年1月22日,作为战区指挥员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给中央军委和中原野战军领导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子养电”指出:“在上述情况下,我一个战略区之兵力对当面之敌作战,则难取全胜,如待三个战略区兵力集中,则又失去战机。而敌人则利用其较我优良的运输条件和建制的临机变动,以集中或分散对付我军。”栗裕还指出,解放军在以大平原为主的中原战场上集中兵力还面临另一个困难,“因缺乏固定补给来源和足够的运输能力,又不便于长期集中强大的兵团于一个地区(或方向)作战”。如不能集中兵力,则解放军难以在大平原上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组织大规模歼灭战,尤其是刘邓大军,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连续行军作战,无法集中行动。“因此,建议三军(刘邓、陈谢和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以求较能彻底地歼灭敌人一路。”

   这封首次向中央军委阐明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战略思想的“子养电”,其实早在1947年12月10日便起草好,直到在实战中观察了40多天,才谨慎地上报中央军委。

   “子养电”传到中央军委,恰逢毛泽东电召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到陕北,当面商定由粟裕率华野3个纵队组成的东南野战军一部首先渡江,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的事宜。

   “子养电”虽然引起毛泽东的重视,但与周恩来、任弼时、陈毅等高级领导人多次复议后,毛泽东最终坚持渡江南进的方针。毛泽东此举自有深远的战略设想,“三纵渡江以后,

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将战争引向长江以南,使江淮河汉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逐一解决,正如去年秋季以后将战争引向江淮河汉,使山东、苏北、豫北、晋南、陕北地区之敌容易被我军解决一样”。毛泽东指出,这是“正确的坚定不移的方针。唯目前渡江尚有困难”。

    用时任华野参谋长张震的话,当时渡江已是“万事俱备,只待渡江”。此时被任命为渡江部队执行统帅的粟裕却仍在思考到底是分兵渡江,还是集中兵力在中原歼敌。

    粟裕从战役执行和战略可能上分析,渡江虽能给予敌人相当震惊,但联系到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历史经验,3个纵队和地方干部近10万人在没有后方的条件下,于敌占区转战几个省,行程可能达几千甚至上万里,预计将会有几万人的减员,剩下的部队已难以对敌军形成较大威胁。从战场地理考虑,此战略虽能吸引部分国民党中原兵力回防江南,但蒋介石在中原的“五大主力”之二(新一军和新六军在东北,整编74师已被华野歼灭)的第18军和第5军是机械化部队,绝无可能被调回水网密布、多丘陵的江南。另外,从国民党内部政治矛盾考量,中原国民党另外两支强大的主力部队桂系第7军和第48军,也绝无可能被蒋介石放虎归山,派回长江以南。既然能预见无法调动国民党在中原最有战斗力的4个主力军,却要冒损失半数的必然,将华野3个主力纵队遣人江南,粟裕认为,如此中原战场将更难实现大的歼灭战。

    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斗胆直陈”,提出华野3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歼灭战的建议。粟裕先后三次发电报,提出对中央军委既定战略的不同建议,引起毛泽东的高度重视。为此,毛泽东特电邀陈毅、粟裕到中央专门“商量行动问题”。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在河北阜平县城南庄举行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第一天,“五大书记”听取了粟裕的详细战略分析汇报后,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以罕见的胸怀,果断接受了作为战区副指挥员粟裕的初步建议,决定在既定战略方针不变的情况下,同意华野暂缓渡江,留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

    人民解放军战史评价中央军委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

扭 转 中 原 的 豫 东 之 战

    暂缓渡江虽以中央军委命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其实不过是推迟了4到8个月。与此同时,中央军委则要求粟裕兵团在开辟渡江道路之前,在少则4个月多则8个月内,于汴(开封)徐(徐州)线南北地区,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邱清泉第5军等部五六个至十一二个正规旅。毛泽东要求中原部队,以“歼灭第5军为夏季作战之中心目标”。而他对于歼敌的数量要求,几乎与粟裕部队人数相当。

    邱清泉的第5军是国民党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现代化装甲部队。第5军成立首战即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5师团,赢得“昆仑关大捷”。此后,第5军被编人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立下赫赫战功,是国民党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要想在黄淮大平原围歼第5军,不但需要强大的攻击部队,还要能全力阻击住四面迅速来援的其他机动兵团,而此时华野受粟裕指挥的8个纵队兵力尚未集中。粟裕认为,华野兵力尚未集中,打援兵力不足,又是背对黄河作战,打第5军没有绝对胜算。

    华野6纵司令员王必成后来得知粟裕放弃围歼第5军,改打开封时曾非常惊讶。他指出,打第5军是朱德总司令亲自下的动员令,从班长到战士都知道,如何能轻易改变总部的既定作战目标?粟裕解释说,中央军委的核心任务是在8个月内消灭规定的敌人有生力量,并不在于必须是哪个部队。为此,粟裕从战役开始前便设计了两种作战方案。

    方案核心是调动第5军于鲁西南,一旦时机成熟,即由华野8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的兵力南北夹击,围歼第5军于鲁西南。如暂时围歼第5军条件不成熟,则可使国民党军误以为解放军将在鲁西南与其决战,乘机突袭国民党防守薄弱的开封,同时寻机围歼驰援开封的国民党部队。

    当国民党部队重兵聚集于鲁西南时,华野在运河和黄河狭小地带中果然缺乏围歼第5军的条件,此时有部队却正好运动到开封附近。中央军委果断同意了粟裕“先打开封、后打援敌”的“临时”方案。从6月17日到22日,华野仅用5天便攻克开封,全歼守敌3万人,同时在阻击战场歼敌1万人。

    攻克开封只是粟裕预设豫东战场第一阶段的胜利,他的目标还是第5军。此战正是利用开封为诱饵,再次调动以第5军为首的国民党军增援。河南省会开封被袭,蒋介石果然再次调动第5军与新组建的欧寿年兵团同时增援。此时的开封,最后核心阵地龙亭尚未攻克,粟裕有意推迟了对其的最后一击。

    围歼第5军的强烈欲望,一方面是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既定部署,另一方面也是对能否在淮海一带打大规模歼灭战的实践检验。为此,虽经过盛夏激战,华野部队非常疲劳,粟裕却从战争全局考量,坚持必须连续作战,寻机歼灭国民党前来援救的兵团。

    华野主动撤出开封后,急于重占开封的邱清泉第5军和犹豫狐疑按兵不动的欧寿年兵团一夜间拉开40公里距离。40公里的距离,竟使稍纵即逝的战机已经出现!粟裕不待查明敌军部署,便果断调动预设的华野主力强行分割邱清泉、欧寿年兵团,并将欧寿年兵团包围。在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二的邱清泉兵团、第18军,以及另两支劲旅黄百韬兵团和孙元良兵团的四面合围中,再现孟良崮“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技,以6天强行歼灭欧寿年兵团,生俘中将司令官欧寿年,并给予增援的黄百韬兵团以歼灭性打击。

    据说,欧寿年在被俘后与粟裕交谈,提醒粟裕如果胃口太大,还想围歼黄百韬兵团的话,必将转胜为败。粟裕的确有围歼黄百韬的打算,但最终在国民党军接近战场不过几十华里时果断地迅速撤出战场,潜入敌后鲁西南地区休整。周恩来曾评价此后由中央军委部署、粟裕统一指挥、许世友执行攻城作战的济南战役是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如此,济南战役之前的豫东战役,几乎是此后淮海战役的一次战役演练。

    作为当时解放战争进行两年来最大的一次会战,豫东战役国共双方分别动用了20万和25万人。华野一举歼灭国民党部队9万人,完成了两年来最大的一次运动歼灭战,中原战局就此改变。

    蒋介石的“国防部”对此评价是,“共军表现特异”有三点:“敢集中主力做大规模之会战决战”,“敢攻袭大据点”,“对战场要点敢做顽强固守,反复争夺”。在毛泽东看来,“我们过山坳了”。因为豫东之战证明了解放军的确有条件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是正确的。中央军委由此再次及时改变部署,1948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军委决定在解放战争的第三年(1948年),仍然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地区歼敌,并指示中原野战军协同华东野战军歼灭中原敌人。大军南渡,终于演变为淮海歼敌。

    豫东之战结束后,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员陈锐霆时说:“你回去代我问粟裕同志好,告诉他,我把黄百韬、邱清泉记在他名下了。”

淮 海 战 役:缘 起 和 布 局

    根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粟裕在9月16日济南战役发起之前,已开始提前考虑战役结束后华野的两个后继作战方案。其一为进军鲁西南,越过陇海线与中原野战军会合;其二是由鲁南直接南下进入苏北,夺取两淮。

    解放军如果再次进军中原,则将处于白崇禧的武汉集团和刘峙的徐州集团之间,白崇禧部很有可能参战,华野和中野将面临国民党白崇禧和刘峙两大集团的围攻。第二方案的优势在于可以依托山东和冀鲁豫老解放区,而作为老解放区的两准一旦重新夺回,不但可迅速巩固,还能就地解决粮食供应。更重要的是,徐蚌地区尤其是苏北距离华中白崇禧集团较远,为保存实力,白崇禧不大会将其兵力用于遥远的徐州以东方向。

    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还在进行最后一天的巷战,粟裕已首次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提出下一步计划,即为更好改善中原战局,迫使国民党军退守长江沿岸和津浦铁路沿线,并争取华中地区人力物力对战争的支援,华野在攻克济南后主力应该不休整,立即南下。粟裕当时已想好此战役的名称——“淮海战役”。

    中央军委次日对粟裕回复认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中央军委同时提出具体的作战指示,首先是歼灭黄白韬兵团于新安镇和大运河之间,同时以歼灭海州、连云港和两淮等地的国民党为主要目标。中央军委认为,此役将消灭敌军十几个旅,同时打通山东和苏北的联系,迫使国民党军分散兵力保卫苏南长江沿岸和越来越暴露的津浦铁路,有利于华野下一步在徐州和浦口线上的作战。

    10月11日,毛泽东制定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确定淮海战役的主要作战任务是歼灭徐帅I刘峙集团主力之一部,开辟苏北战场,使山东和苏北打成一片。此后,华野应分为两个兵团,一部在苏中、苏北作战,一部西出豫皖,协同刘邓大军在中原作战。毛泽东指出:“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急速部署攻击郑徐线。”

    陈毅、邓小平在10月下旬指挥中野攻克郑州、开封后,已经抵达徐州、蚌埠一带,开始配合华野作战。粟裕此时意识到,淮海战役已经不再是最开始设想的、由华野单独执行的战役。中野和华野已经从过去战略配合作战发展到当下战役协同作战,未来淮海战役的规模会比此前设想的更大。

    当时参加淮海战役的部队,包括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共15个纵队,暂归粟裕指挥的中原野战军第11纵队,以及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4个纵队。为此,粟裕再次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建议,由邓小平(刘伯承当时尚在豫西)统一指挥淮海战役。

    这个建议正好提出了辽沈战役进行中中央军委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协调未来中原和华东野战军会合后的指挥。11月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11月16 日,中央军委再次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刘、陈、邓三人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统筹领导淮海前线一切工作。由此,中共在中原淮海的两大主力形成了合力。

从 “小 淮 海”到“大 淮 海”

最终解放军投入淮海战场,共计华野16个纵队和中野7个纵队,总数约60万人。当时国民党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则指挥4个兵团和3个绥靖区,加上华中可能来援的黄维第12兵团,总兵力达80万。如果加上华中白崇禧集团,国民党军本来在南线拥有更大的兵力优势,但蒋介石却在指挥上将华中与华东战场自我割裂。

    问题的关键,有派系,有人事,首先,却是国民党无法判断解放军的下一步目标。

    当解放军准备在黄淮歼敌时,国民党部队一直无法判断解放军攻克济南后下一步作战意图,于是在“以主力集中于徐蚌段”还是“退守淮河”两个战略间动摇。

    蒋介石的“国防部长”白崇禧意识到,解放军刚刚轻取中原最大的城市郑州,又力克坚城济南,彻底解放山东,士气正旺。白崇禧意识到,共产党的目标是要将国民党军所剩精华一举消灭在长江以北。他认为,守江必守淮,守淮则应当将南线重兵撤回蚌埠一带,利用蚌埠和南京交通线短捷、调动补给灵活的优势进行内线作战。如此利用淮河全力守住长江,才能避免国民党彻底失败。

    蒋介石也意识到徐州是四面空旷的“四战之地”,易攻难守,曾考虑“放弃徐州,守淮保江,拱卫京沪”。尤其是辽沈战役行将结束,国共兵力对比将发生彻底逆转,东北野战军南下是迟早的事,一旦南下,国民党平津部队将成为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的瓮中之鳖。国民党在徐州一带的南线部队将成为蒋介石最后也是最大的战略兵团。而这个战略兵团将面对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及未来可能南下的东北、华北野战军,其地理位置已成背水(淮河和长江)一战的态势。但问题是,此时东北全失大局已定,再马上放弃徐州,可能导致人心、政局大乱。徐州对于蒋介石,弃又不舍,不弃则将陷于死地。

    1948年11月4日,蒋介石派遣“参谋总长”顾祝同到达徐州召开作战会议。11月6曰会上,深得蒋介石赏识的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宣布属于绝密的“徐蚌会战计划”。该计划最终没有采纳白崇禧的正确方案,而决定将国民党重兵集中于徐州一—蚌埠铁路两侧,拱卫徐州,进行所谓“攻势防御”。具体方案是:徐州部队固守;黄百韬兵团从新安镇地区撤退,确保运河西岸;邱清泉兵团以徐州西北和西南的永城、砀山南北地带集结;李弥兵团集结在徐州东南的灵璧、泗县一带机动;孙元良兵团在徐州、宿州西南的蒙城一带进行“清缴”,以保证徐州、宿州后方的津浦路安全。而国民党第三绥靖区的冯治安部守备徐州以北的山东临城、台儿庄地区;第四绥靖区的刘汝明部驻防临淮关;第九绥靖区的李延年部则从海上撤退,其中该绥靖区的第44军改从路上撤退,归黄百韬指挥。

    在徐蚌军事统帅的人选方面,此前蒋介石本希望将白崇禧在华中的部队调防徐州,却担心桂系力量由此坐大,遂将本来属于华中作战范围的苏、皖地区单独划出,成立华东“剿总”,由无能的刘峙指挥。在共产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指挥中原、华东野战军时,蒋介石却分别在汉口设立由白崇禧统帅的华中“剿总”和设立在徐州,由刘峙指挥的华东“剿总”。两部不但各不隶属,到淮海战役后期,即便蒋介石本人也无法调动白崇禧在华中的部队。

    然而这个“绝密”计划从一开始便泄密,原因很简单:郭汝瑰是共产党人。而在国民党重兵布局的最前线,还有另外两名关键的共产党人。

    更糟糕的是,国民党集团再次误判济南大战后,解放军至少需要休整两个月才能继续发动进攻。11月4日,华东野战军已经下达作战命令;11月6日,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而此时国民党徐州集团在战役初始便暴露出重大破绽。

    部署在徐外『前沿临城、台儿庄部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冯治安部本是西北军33集团军旧部。蒋介石一贯通过战争利用、分化和消灭地方军阀武装,冯治安的部队被布置在最前沿当“炮灰”,引发该部内部诸多矛盾和不满。此时在国民党军队中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时任第三绥靖区副司令长宫的何基沣、张克侠率领该绥靖区第59军两个师、第77军一个半师共2.3万名官兵,在11月8日突然起义,让出台儿庄一带的运河通道,使徐州北大门洞开。解放军兵不血刃,迅猛插入徐州以东,将正从新安镇一带试图渡运河向徐州靠拢的黄百韬部切断。毛泽东在11月8目的电报中称此为“(淮海战役)第一个大胜利”。

    黄百韬被围,海州和连云港的国民党军已撤。粟裕此时意识到,此前中央军委设定的淮海战役(军史也称为“小淮海”),可以发展为一场更大规模的南线决战。在11月8日何基沣、张克侠起义当天的早晨,粟裕和华野参谋长张震联名向陈毅、邓小平和中央军委发出被称为“齐辰电”的重要电报,指出随着全国战场的不断胜利,蒋介石有两种决策可能:其一是以现在长江以北的部队和从东北葫芦岛撤退的部分部队继续在长江以北和解放军周旋,争取时间加强江南和华南的防御;其二是可能立即放弃徐州、蚌埠、信阳和两淮,撤退江南,准备划江而治。

    粟裕建议,如果各老解放区还能继续承受重大的牺牲,最为有利的方案是将国民党主力留在江北,为此孤立徐州、切断徐州之敌的退路最为重要。如此则建议在歼灭黄百韬兵团后须避免主力进攻两淮,以免威胁到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和京(南京)沪一带,迫使国民党军主力提前南撤。华野主力应向西转向徐蚌,此举不但将切断邱清泉和李弥兵团南撤退路,一旦华野主力歼灭黄百韬兵团,便可协同中野攻击津浦路徐蚌段,从而彻底孤立、包围徐州。此后,更可相机歼灭黄维兵团,或者以孙元良兵团和徐州城为目标。

    “齐辰电”的核心就是将国民党军主力滞留在江北并歼灭,11月9日,中央军委的复电肯定了“齐辰电”的设想,指出:“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战局的演变和战区指挥员与中央统帅的洞察、应变和决心,终于将最初目标为歼灭黄百韬兵团、打通山东和苏北的淮海战役,发展为国共在南线的战略性决战。

决 战 中 的 英 明 决 断

淮海战役发起的突然性让国民党军措手不及。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命令黄百韬兵团迅速西撤徐州,却又命令黄百韬大军务必等待·从连云港准备撤退到徐州的第44军。刘峙在连云港有盐业生意,他的私产正是要随同第44军撤往徐州。11月5日即受命撤退的黄百韬兵团为此在徐州和连云港中间的新安镇等了第44军两天,这是致命的两天。因为粟裕意识到徐州守敌即将集中,海州国民党第44军有西撤并归黄百韬兵团指挥的动向,为此他当机立断,电请中央军委将淮海战役发起时间从11月8日提前到6日夜间,未等答复便同时下令部队执行。次日,中央军委复电表示完全同意,并指出:“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

    据说,黄百韬死前曾自言有三不解:一、我为什么那么傻,要在新安镇等待第44军两天?二、我在新安镇等待两天,怎么不知道在运河上架设军桥?三、李弥兵团既然此后要向东进攻来援救我,为什么当初不在曹八集(运河西岸)附近掩护我西撤?

    刘峙在国民党势如危卵时,为一己之私耽误十余万大军致命的两天,又因惊恐解放军进攻徐州,不让位于黄百韬撤退途中的李弥兵团等待并掩护黄兵团渡河撤退,反令其西撤徐州刘峙的私心胆小及拙劣的指挥能力,加上黄百韬的缺乏应变,造成黄百韬兵团的悲剧。数十万大军争渡一个铁桥,使黄百韬兵团十余万部队和国民党军政人员在渡河撤退时建制大乱,不得不在运河西岸的碾庄停留以恢复各部队建制。这个决定让该兵团于11月11日被解放军合围于碾庄,并于当月22日被全歼。淮海战役发起不过18天,国民党徐州右翼已经完全空虚。

震惊下的蒋介石将杜聿明调往徐州,指挥淮海剩余三大作战兵团,并决定分东、北、南三路合力打通徐州一蚌埠铁路线。杜聿明此后回忆说,他当时也仅以为解放军的目标就是黄百韬兵团,并未意识到解放军已有全歼国民党南线部队于徐州周边的战略气魄。然而,蒋介石的三路进攻计划刚开始,从华中东援淮海战场的国民党黄维兵团就被中原野战军合围了。国民党在徐州的杜聿明集团未来动向如何,解放军下一步兵力配置,此时成为淮海战役的关键。

11月28日,中央军委给淮海战役总前委和中野、华野的电报中分析,一旦围歼黄维兵团,国民党徐州守军有向两淮和武汉逃跑的可能。接到电报的粟裕分析,徐州国民党军有在黄维兵团未歼灭时就逃跑的可能。一种可能是从连云港经海路逃跑,但此举不但船只码头有困难,撤退过程中背海一战,很有可能全军覆没。如果选择徐州东南的两淮经苏中逃跑,沿途都是解放军老根据地,而且当地河川纵横,并不利于国民党机械化部队的撤退。粟裕认为,徐州守敌最有可能从津浦铁路沿线西侧,绕过山区南下。此线路不但地形开阔,还可以和徐州以南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呼应,并有解黄维之围的可能。

但中央军委的电报却令华野马上重点部署敌军从连云港和两淮逃跑的可能。违抗军令或许是正确的选择,但也可能真的耽误战机。粟裕最终坚持判断,将华野7个纵队部署于徐州以南津浦铁路两侧,重心放在西南。他认为,如此即便杜聿明从两淮和连云港撤退,其机械化部队受到地形影响,也会被解放军追上。

杜聿明此前曾在葫芦岛成功将部分东北国民党军撤退到南方。在徐州撤退中,杜聿明再次施展“空城计”。这位国民党军中颇有才华的将领几乎又要成功,但就在他撤出徐州当晚,占领徐州机场的华野第12纵队已发现徐州是一座空城。更糟的是,杜聿明虽然老谋深算,撤退布置得当,但大军和数十万百姓、政府人员一出城市,顿时军心崩溃,无法收拾。

悲剧结尾最终由蒋介石亲自谱写。12月3日,蒋介石令撤退中的杜聿明集团转道濉溪口解救黄维兵团。这道命令,彻底让杜聿明集团失去逃出包围的时机。次日,在距离徐州西南不过50公里的陈宫庄地区,杜聿明集团被华野各路追击大军团团围住。

  毛泽东此时突然叫停歼灭杜聿明集团。 12月11日,中央军委为稳住平津地区的傅作义部队,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国民党部队南下,准备命令中野、华野消灭黄维兵团后,对杜聿明集团“两星期内不做最后歼灭之部署”,以使平津、淮海两大战役互相配合。

 毛泽东这个命令成为淮海战役又一高明之举。拥有500万支前民工支援的解放军物资保障充分,并借此发动政治攻势。华野围而不攻的20天内,淮海战场又突遇天降大雪,包围圈内的国民党部队粮弹两缺,饥寒交迫。20天内因投诚和各种死伤断送了10万人。

1948年12月15日,中原野战军及华野两个纵队全歼黄维兵团部和4个军,生俘黄维。此时杜聿明建议蒋介石集中一切兵力,通过决战保存被包围的部队,认为以现有力量突围是下策。但此时的蒋介石已经没有任何机动部队可调用了,华中白崇禧的桂系部队他一个也无法调动,只能下令杜聿明自行突围。

 1949年1月6日,华野发动对杜聿明的总攻。不过4昼夜96小时,蒋介石最后的精锐部队,包括五大主力的最后一支、此前解放军最渴望消灭的第5军,全部冰消雪释在淮海战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