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战役统一指挥问题,我3天搞定敌20天才解决,敌不输才怪呢

 卢秀华的图书馆 2019-12-24

指挥问题历来是战争的龙头和核心问题。

淮海战役,是国共两党进行的大决战,也是整个解放战争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按说,我是两大战略区直接由战略协同变为战役协同,统一指挥问题相较国民党来说更为复杂一些。但事实上,我军不到3天就把指挥问题搞定,而国民党军却前后近20天,直到淮海战役开战几天后,才把指挥问题勉强解决。

淮海战役统一指挥问题,我3天搞定敌20天才解决,敌不输才怪呢

1948年10月下旬,陈毅、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4个纵队先后攻克郑州、开封。之后奉中央军委令开赴至徐州以西的萧县地区。

此时,淮海战役已进入直前准备阶段。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通观全局,认为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靠拢,势将由战略上的配合作战发展为战役上的协同作战。加之淮海战役的规模肯定也会比原来设想的要大得多。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指挥机制,统一作战指导,统一协调行动,统一协调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大野战军的整体作战威力。

基于这一总体考虑,粟裕于10月31日给中央军委,陈毅、邓小平,华东局、中原局的电报中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11月1日17时,中央军委复电:“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淮海战役统一指挥问题,我3天搞定敌20天才解决,敌不输才怪呢

11月2日午时,陈毅、邓小平复电:“本次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唯因通信工具太弱,故请军委于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

在指挥问题上,特别是涉及大兵团作战统一指挥问题上,向来比较“敏感、棘手”。而这次淮海战役,粟裕率领的部队有16个纵队,陈毅、邓小平率领的部队有4个纵队。当初的战役设想也是中原野战军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粟裕应该是绝对的“主角”。但粟裕却在中央军委尚未作出由谁统一指挥决定之前,主动提出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一下子就把这个“扣”给解开了。就这样,我军在淮海战役统一指挥问题上,不到3天就顺利解决了。

淮海战役统一指挥问题,我3天搞定敌20天才解决,敌不输才怪呢

反观国民党方面,其统帅部早在10月下旬就着手解决徐蚌会战的统一指挥问题(国民党将淮海战役称之为徐蚌会战)。时任徐州“剿总”司令的刘峙,统帅部觉其能力威望不够,特别是指挥大战方面不能胜任,一度曾提出由白崇禧担任国防部蚌埠指挥所主任,统一指挥整个中原战事。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白崇禧先同意后拒绝,此事不得不作罢。直到11月10日,即淮海战役发起4天以后,蒋介石才改令杜聿明到徐州担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部主任,实际上负责徐蚌会战指挥。

这样算来,国民党先后用了近20天时间,才勉强解决了统一指挥问题。指挥问题悠关胜负,大战爆发数日才解决,这未免太过滞后了。

淮海战役统一指挥问题,我3天搞定敌20天才解决,敌不输才怪呢

纵观整个淮海战役进程,国共双方在指挥及协同问题上也是高下立判。

就统帅部层面来讲,海海战役刚发起时,中央军委复电粟裕:“望你们坚决执行。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但将战况及意见每日或每两日或每三日报告一次”。再看蒋介石,处处不放心,直接插手前线指挥是常事,很多都是计划好了的说变即变。

就战场指挥层面来讲,整体上看,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面临少兵临大敌、面对以劣胜优,指挥协调顺畅,作战效益发挥极好,形成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合力,最终硬是将这“夹生饭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打了一个漂亮的大决战,打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经典大战。

仅透过淮海战役统一指挥这一环节,国民党蒋介石不输才怪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