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战役前,陈毅为何被调去中野?是被迫让位,还是另有原因?

 海曲上人 2021-08-09

共产党民心所向,国民党败相已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纷纷庆祝这得之不易的胜利,期盼着国共和谈,不再发生战争。蒋介石三次向共产党发电,邀请毛主席到重庆商讨“和平建国”的方案,毛主席以极大的魄力,毅然决定前往重庆,与国民党展开谈判,全国各界人士纷纷赞扬共产党追求和平的决心。

毛泽东主席飞抵重庆后,与蒋介石的国民党展开一番激烈的交锋。于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最终签订了关于和平建国的《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签署协议后,蒋介石却在美国的支援下,加快了整军备战的步伐,将嫡系部队迅速换装整编成为美械师。1946年6月,因共产党遵守协定,将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全部调到了长江以北。

然而背信弃义的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最终内战全面爆发。

淮海战役前,陈毅为何被调去中野?是被迫让位,还是另有原因?

陈毅此时被任命为山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则担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为了统一战场,更好地应对国民党对山东,江苏解放区的进攻,中央计划将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为一个更大的作战集团,以便于进行统一部署和指挥。

为贯彻中央的指示,陈毅率领山东野战军南下苏北地区,配合华中野战军作战,但是两淮保卫战失利,淮阴失守,苏中解放区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了起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粟裕只能带领华中野战军转战至鲁南地区。

1947年一月,经由中央军委决定,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陈毅担任司令员,粟裕担任副司令员,并负责战役指挥,著名的陈粟组合就这样诞生了。陈老总和粟裕默契的配合,也让华东野战军战功赫赫,打出多个精妙的战役,为山东、江苏战场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淮海战役前,陈毅为何被调去中野?是被迫让位,还是另有原因?

1948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调任陈毅到刘邓所在的中原野战军,担任副司令一职,协助刘伯承、邓小平发展中原野战军,任命粟裕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兼政委,为此,毛主席亲自向粟裕传达了中央军委的这一任命。

粟裕大吃一惊,向中央请求让陈毅回华东野战军,认为华野离不开陈毅。但中央已经做了决定,粟裕只好退而求其次,向中央提议即使陈毅去了中野任职,也让他在华野继续担任一把手,最终毛主席认可了粟裕的请求,任命粟裕为代理司令员。

那么陈毅被调离华野一把手的位置,到中野去担任三把手,是被降职了吗?

两克洛阳,中原成片

1946年-1947年之间,这个时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在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美械师的时候,是完全处于下风的。不然也不会出现张灵甫骄横的孤军突进,被围歼在孟良崮的事情。

这时候国民党三大主力齐聚中原战场,与华北的傅作义,河南的汤恩伯,互相呼应,刘伯承和邓小平为了分担中原战区的压力,率领着中野主力,突破层层阻挠,以大无畏的精神,千里跃进大别山,分散了国民党对山东,江苏等地的压力。为后来的陈谢兵团、陈粟兵团的征战打开了局面。

淮海战役前,陈毅为何被调去中野?是被迫让位,还是另有原因?

华野在经过宿北、鲁南、莱芜、蒙阴、孟良崮、沙土集、陇海路、平汉路等战役,完全将局势翻转了过来。1948年3月,为了让刘邓大军有休整的机会,陈谢兵团与陈粟兵团携手攻克了河南重镇,汇通秦豫晋的要道--洛阳,歼敌近两万人。

为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解放军撤出了洛阳,将饵抛给了国民党。在国民党不敢再次咬勾的情况下,于4月再次重占洛阳。占领洛阳后,陈谢兵团,刘邓军团,陈粟兵团会师,中原解放区连成一片。同时,4月底,谭许兵团又攻克了号称“鲁中堡垒”的潍县,山东解放区也连成了一片,形势一片大好。

此时的华野可谓是兵强马壮,人才济济。但是刘邓大军却因为挺近大别山,被国民党封锁的日益穷困起来,正是因为中原解放区已经连成一体,有了很大的战略回旋空间,刘邓大军也就可以从围困中脱出,发展自身的实力,加上中原解放区管理范围急速增加的原因,因此,刘邓二人请求将陈毅调到中野来主持工作。

淮海战役前,陈毅为何被调去中野?是被迫让位,还是另有原因?

为什么要调动陈毅呢?

首先,陈老总是个文武双全,军政双优的帅才。从他的经历就可以看得出来,在红军时期,因为受了重伤没有参加长征,便协助项英主持留在南方的游击队的工作,在国民党的反复围困中,保存了重要的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又协助刘少奇创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并对韩德勤的摩擦予以坚决的反击。皖南事变后,又是陈毅出任了新四军的军长,重建了新四军军部,挽救了新四军的危局。到了解放战争中,更是完全信任粟裕,给予其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用1年多的时间,便扭转了解放战争初期华野的不利局面。

其次,当时华野发展的十分迅速和刘邓挺近大别山,分散了国民党的注意力不无关系。华野发展的良好,便需要帮助兄弟部队一同发展,陈毅的调动命令不仅仅是他个人,一同随之而来还有其他4000多名干部,以便帮助中野解决了干部紧缺的问题。

淮海战役前,陈毅为何被调去中野?是被迫让位,还是另有原因?

第三,则是人才过剩。调动陈毅,可以说是完全认可陈毅与粟裕的能力,这两位都是军政双优的神人,只不过当二人合作时,各自分工不同,侧重点不同。虽然有着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说法,但是二人能力均是可以独当一面的,这一点从中央军委对陈粟二人的任命也可以看出。

第四,则是对未来战役,中野与华野协调作战的期望,而这个人员只能是陈毅。陈毅不仅仅是刘、邓二位首长的同乡,还曾担任过新四军军长,对新四军曾经活跃的中原战区很是了解。又是华野的司令员,完全可以协调华野、中野之间的作战配合。尤其是淮海战役时,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合璧,以六十万人战胜了徐州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八十万人,为全中国的解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淮海战役前,陈毅为何被调去中野?是被迫让位,还是另有原因?

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是粟裕高潮的指挥,还有着中央的巧妙任命,正是将陈毅从华野调到了中野,才使得中野、华野两大军团在中原战场上密切配合,遍地开花,乃至于最后通力合作,将黄百韬、黄维的双黄兵团包围歼灭。也为后来的渡江作战,摧枯拉朽的解放江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央军委的这一任命,高瞻远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