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毅:五百万支前民工才是淮海战役胜利的真正优势

 凤凰山居士 2022-03-26
送别雪花飘飘的冬天,迎来生机勃勃的春色。在万物苏醒,春暖花开的时节里,我们再次走进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回顾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从而对战役的过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战役的作用和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是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一场大决战,而淮海战役则是决战中的决战,是人民解放军与蒋介石军事集团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大较量。这场战役不论残酷程度还是伤亡程度,都是空前绝后的,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上的失败也决定了在中国大陆的败亡。
从军事配合协调来看,他才是淮海战役的第一功臣
淮海战役纪念馆坐落在徐州市东南郊,凤凰山的东麓,建在淮海战役纪念塔的东南,馆顶为琉璃瓦,中间是庑殿重檐门廊,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2007年7月落成的新馆,使主体建筑面积达到了2.5万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陆战博物馆。馆内生动地再现了围歼黄伯韬军团、围歼黄维兵团和合围杜聿明集团、战场休整和全歼杜聿明集团等三个主要阶段。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打响,历时66天。国民党军先后投入80万兵力,我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等部队约60万人参战。共消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指挥部及其所指挥的部队共55.5万多人。淮海战役的胜利正如粟裕将军总结的,是在中央军委、毛主席、总前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后方党政军民的全力支援下,通过各兵团、各兵种协同作战,机动灵活的指挥和全体指战员不辞辛劳的英勇作战所取得的,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从军事配合协调来看,他才是淮海战役的第一功臣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个在兵力、火器和态势上都不占有优势,且伤亡人数最多,并基本上靠战斗解决问题的战役。用毛主席的话讲:这是一锅夹生饭,硬是一口一口的吃下去了。以徐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地有过五十多场决定王朝命运的战争。因此,对徐蚌地区战事,当时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非常重视。我通过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和阅读相关资料,从军事配合协调角度,首先来分析国民党在这场战役中失败的主要原因:
从军事配合协调来看,他才是淮海战役的第一功臣
一是战略缺乏影响力。国民党在济南战役失败后,尤其是在辽沈战役中痛失锦州后,国共双方都意识到了在徐蚌地区将会有一场决战,当时共产党提出先取淮阴,后打海州的作战方案,故而称淮海战役,但这个作战计划比后来的实际战局要小得多。而蒋介石则提出了在徐蚌地区与共产党决战的战略想法,因此国民党把这场战役称为徐蚌会战。从最后战局的规模来看,基本上达到了国民党所称谓的结果。在战役暴发前,蒋介石就提出了国民党军放弃徐州和陇海线,把所有的兵力撤到蚌埠淮河一线,集中优势兵力与共产党决战。后来有许多军事专家分析认为,蒋介石的这个战略决策较为合理性,理由有二点,首先徐州陇海线地区,夹在鲁南和苏北两个解放区之间,这两个地区共产党的群众基础比较好,后勤保障能得到充分满足,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而国民党在这一地区要想得到有效的后勤保障是比较困难的。其次当时国民党军队在这一战区虽有重兵,但比较分散,不利于决战,如果集中到蚌埠淮河一线,不仅兵力会很集中,而且后勤补给也容易得到保障,还能起到背水(长江)一战的效果。蒋介石这个合理的战略决策如果能完全实现,可能会改变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可由于最高统帅与前线将领在战略上没能配合协调好,使这个决策对战役的指挥官没有产生影响力。战役打响后,战略方案又一变再变,从而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从军事配合协调来看,他才是淮海战役的第一功臣
二是计划缺乏洞察力。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的一大批将领对形势和战局都缺乏客观和正确的分析。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就是其中一人。他在制定进攻山东计划时,安排白崇禧部牵制中原野战军东进,自己带领徐州四个主力兵团向山东华东野战军发动闪电进攻,逼迫华野主力在滕县附近决战。这个作战计划对国民党的实力估计过高,对华野的军事实力判断不足,因此没有得到实现。其次在战役前,何应钦就提出了“统一指挥”的计划,将华中和徐州两个“剿总”合并为一个战区,总部设在蚌埠,由白崇禧任指挥官。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开始表示接受统一指挥之职,但到了10月30日他突然翻脸,不但拒绝这个职位和“统一指挥”的计划,还坚决不肯将桂军嫡系张淦兵团调往徐蚌方向。后来分析认为白崇禧从“乱世功名”和“派系分争”的角度来均衡利害得失,主动放弃了“统一指挥”计划,他没能很好的从全局利益来分析形势,这说明各主要指挥官之间没有配合协商好,在制定和实施作战计划时,都缺乏正确的全局判断力和洞察力。
从军事配合协调来看,他才是淮海战役的第一功臣
三是指挥缺乏控制力。国民党军事指挥系统在淮海战役中,缺乏战场控制能力的主要表现有二个方面:首先主要指挥者不具备指挥战役的能力,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刘峙是个庸才,蒋介石也不是不知道,可给他这个职位,就是考虑到刘峙比较“老实”,用现在的话来讲 “老实” 就是无能。1948年10月,东北战事吃紧时,蒋介石一度将杜聿明调往东北协作指挥,刘峙总司令就着急的说:“光亭(杜聿明的字)走了,如何是好?”作为徐州“剿总”的总司令,无能到如此地步,可见一斑。这也充分说明了作为总指挥的刘峙不具有控制整个战场的能力,是个不称职的总司令;二是各战区、各兵团协同作战时,协调指挥控制能力极差,这也是导致整个战役失败的重要因素。就拿中原野战军攻克宿县后,从国民党军事指挥系统的反映和表现来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11月16日中野东进,攻占宿县后,切断了国民党军徐州与蚌埠间的联系。蒋介石立即决定徐州的第2、第16兵团南下,蚌埠的第6、第8兵团北上,黄维的第12兵团东进,三路会攻宿县,迅速打通徐蚌间的联系。这个决定如果能迅速实现,就会对中原野战军形成包围态势。而这时的碾庄战斗还没结束,华野也抽不出兵力来打援,形势十分危急。然而徐州的两个兵团动作缓慢,蚌埠的两个兵团北上后,突然接到莫名其妙的一个命令停止了前进,这就给中原野战军有了调整的机会,并对东进速度较快的黄维兵团形成了包围。华野在完成歼灭黄百韬兵团的任务后,迅速组成了北、南两个作战集团分别阻击徐州、蚌埠之敌,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是国民党各部队配合协同作战,指挥控制不灵的典型案例。
从军事配合协调来看,他才是淮海战役的第一功臣
四是战斗缺乏应变力。在徐蚌地区国民党有7个兵团,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黄埔嫡系的“王牌”,就是杂牌的,也是出类拔萃的。各兵团中的最高长官各有各的特点,对蒋介石都是忠心耿耿,这在国民党军队中是非常少见的。但与我军的一批高级将领相比,这些国民党的高级指挥官缺乏应有的机动应变能力。就拿杂牌军中的佼佼者、第7兵团司令黄百韬来说。淮海战役即将爆发前,他的兵团住扎在新安镇,徐州“剿总”命令他与海洲方面撤来的44军和100军汇合后,迅速撤往徐州方向。由于这两个军撤离时海洲的国民党政府官员及家属也随军撤出,速度非常慢,使黄百韬兵团在新安镇苦苦等了两天,给华野包围第7兵团创造了时间;再有李弥的第13兵团,明知道黄百韬兵团要撤往徐州方向,并没有等他的部队到了再撤,而是提前撤出了曹八镇,给粟裕部队攻占曹八镇,对黄百韬兵团形成包围圈创造了机会,后来李弥、邱清泉再想攻占曹八镇就很困难了。难怪黄百韬在自杀前,总结自己失败原因时,有三个问题没搞明白:一是自己为什么要在新安镇等两天;二是李弥为什么要提前撤出曹八镇,三是自己为什么没提前在运河上架浮桥。这说明国民党的这批高级将领没有配合协调能力和全局观念,组织战斗时缺乏机动应变力。
从军事配合协调来看,他才是淮海战役的第一功臣
从以上四个“缺乏”,可以看出国民党淮海战役的指挥官和高级将领们的作战协调能力极差,尤其是没能形成一个战役的领导核心,来有效的协调各兵团之间的配合作战,从而造成了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相比之下,我人民解放军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自粟裕向中央军委提出淮海战役设想后,党中央就非常重视,并作了专题商讨。毛主席在1948年3月就公开预言,1949年新中国将会成立,同时他也非常清楚“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古训。因此在中原地区,与国民党军将有一场真正的大决战,是不可避免的。但从当时的军事格局来看,不论是华野、中野及这个地区的所有兵力,还是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远不及国民党军的综合实力。因此对粟裕提出的这个作战计划,最初毛主席是不同意的。但经过反复讨论,并结合我军指战员高昂的作战热情和当地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虽然有风险,不一定能完全取胜,但值得一搏,所以中央军委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计划。
战役计划讨论通过后,毛主席就决定派陈毅去中野和中原局工作,同时保留他在华野和华东局的职务,其目的就是让他去协调好两个地区和两支部队的关系,确保战役打响后,各部队能配合协同作战。应该说,中央的这个人事安排,对确保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现在网上在讨论谁是淮海战役总指挥、谁是最大功臣时,都忽视了陈毅元帅的重大作用。毛主席之所以派陈毅以华野司令员兼政委和华东局第一副书记的身份去中野和中原局担任二把手,是因为毛主席对陈毅同志非常了解,对中野和中原局的现状也很清楚。陈毅在党内资历较老,他上过山,也留过法,具有很高的威望,同时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充满着正能量。并又有着极强的全局观和协调能力,对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决策精神,也能深刻领会。当时陈毅所领导的华野,不论兵力数量还是武器装备,都要好于中野。毛主席把华野的一把手派到中野和中原局任第一副职,应该说,给足了中野和中原局的面子,这也为二大野战军的配合作战,输送了核心领导者。中央为了确保陈毅在中原地区能更好的开展工作,还让他带去了4000多名干部,以充实中原地区的实力。而在华野内,陈毅也有着崇高的威信,粟裕的许多命令和作战计划只有通过陈毅下达,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从这一点不难看出,谁才是淮海战役真正的协调者、领导者和指挥者。
从军事配合协调来看,他才是淮海战役的第一功臣
有人说,陈毅元帅不会打仗,但我认为,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不仅需要有军事才能,还要的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从纯军事角度看,陈毅虽然不如刘伯承和粟裕那么有天分,但论协调力、执行力、贯彻力和领导力,在整个淮海战役中,陈毅在这方面的表现是最突出的,尤其在协调中野内部及与华野的关系上,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也为淮海战役取得最终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配合协调作用。毛主席对陈毅在淮海战役中的功绩非常认同,虽然没有公开表扬过他,但在评十大元帅时,坚持要把陈毅列入。按照当时的评选规则,已担任文职领导的军事干部,不参与授衔,按理已担任副总理的陈毅,是不能参评的,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坚持下,破列授于他元帅军衔,这也是对他在军事上的贡献,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的突出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以至于在他去世后,毛主席还专程参加了他的追悼会,这也是主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高度肯定陈毅同志的历史功绩。应该说,陈毅元帅才是淮海战役真正的第一功臣。
从军事配合协调来看,他才是淮海战役的第一功臣
在淮海战役中,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其中固然有着很多因素,但最主要、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国民党失去了人心。1951年2月11日,陈毅在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强调指出:五百万支前民工,遍地都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群众,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淮海战役乃至全国的胜利最有决定性的因素,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这也是他高风亮节的对淮海战役作出了最客观的总结,令人敬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