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一部中国书,促使日本强势崛起,在中国却成禁书

 逍遥_书斋 2022-09-10 发布于河南

对于近代史有所了解的小伙伴一定听说过魏源的《海国图志》这本书。众所周知,这本书是一本涉猎众多方面的图书。书中主要对众多欧洲国家的科学技术方面、对世界地理历史知识进行了科普。

这本书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向敌人的长处学习,然后去对付敌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可以理解为清政府应该主动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然后去反制西方国家。

文章图片1

《海国图志》编写目的

19世纪中旬,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接连打响。战火纷飞,我国士兵死伤无数。清政府的腐朽、软弱和不作为让百姓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很快清政府战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侵略国土,还提出许多不公平的条约。清政府打不过选择接受。清政府的行为让魏源十分愤怒。

于是魏源决定编写一本图书,希望可以通过这本图书让清政府不再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很快,《海国图志》诞生。

魏源在书中序言明确表示,写这本书是为了让清政府挑拨本来就看不惯英国、法国的那些西方国家与英国、法国的关系,让西方国家自相残杀。

用西方列强在商业上对付我们的方法对付回去。让清政府去学习西方列强的较高的军事水平和科研水平。

文章图片2

《海国图志》被清政府列为禁书

这本书在当时社会,乃至现在都具有重大意义,极具影响力。中国很多有识之士看到了这本书的价值,广为传播。很快便在百姓之间传播开来。这件事自然也惊动了清政府。

但是当时的清政府还是坚持闭关锁国,每天自欺欺人,认为自己不作为就会得上天保佑,不需要与外界接触。不得不说,清政府的行为十分的固执、愚蠢。

清政府对这本图书提出的思想选择直接无视。不仅如此,统治阶层坚信清政府是世界的中心。他们坚信不可能,也不愿意相信有比清朝更强大的存在。

更有甚者,觉得这种书会误导百姓,会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选择下令将《海国图志》停止出版,甚至去百姓家里强行搜查收缴,仅仅为了将其全部焚烧。

从此这本图书被清政府列为禁忌,不许百姓提及有关《海国图志》的内容。

文章图片3

晚清史学家姚莹在内的众多学者对这件事表示十分惋惜。虽然众多学者发表言论赞扬这本图书,但是终究有心无力。最终众多学者只得眼睁睁看着伟大的著作从此在世人视线消失。

世上从不缺乏伯乐,千里马自然不会轻易烟消云散。被船员携带的《海国图志》幸免于难。不仅如此,还通过远渡重洋的船队来到了日本。

日本起初不过是收缴了一本禁书,但是很快有人被其中的价值吸引。《海国图志》大大拓展了日本人的眼界,日本政府受此启示,开启了明治维新。日本开始高速发展。

可以说,这本书间接性推进了日本的发展,日本从此进入新时代。

文章图片4

《海国图志》被日本掌权者推崇

一八五几年,中国商船到达日本港口。这只船队不仅载着众多货物,还有着当时的禁书《海国图志》。国外商船入境,日本士兵例行检查。

《海国图志》自然被查了出来。当时的日本士兵翻开图书看到了有关基督教的记载,不由分说将其列为禁书,将这本书进行强制收缴。

当时的日本信仰佛教和神教,但是天灾人祸让日本对宗教逐渐失去信任。突然出现的基督教让本就对宗教产生失望的日本人十分抗拒。

日本政府将基督教理解为帝国主义的化身,于是下令将有关基督教的一切抹杀。所以记载了基督教的《海国图志》属于日本的禁书。

收缴《海国图志》之后,日本士兵将记载着基督教的“禁书”上交给了上级官员。也就是这个时候,《海国图志》这匹千里马遇到了伯乐。

文章图片5

日本的官员得到这本书后如获珍宝,将其仔细解读。日本政府将其翻译成日语后大力推崇。并推荐日本居民都来看这本书。

《海国图志》大量印刷,日本政府和百姓也真的按照这本图书的思想付诸行动了。从这时起,日本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甲午战争中,日本军队通过《海国图志》早已熟悉海上的状况,反观那时候的清政府,对海上情况一无所知。结果显而易见,清政府惨败。

此时的清政府终于意识到了《海国图志》这本图书是一匹千里马。于是大力推崇这本书,《海国图志》重新在世人面前崭露头角。但是为时已晚。此时的《海国图志》已经出版五六十年了。

文章图片6

结语

可以说,日本的明治维新很大程度是受魏源的《海国图志》所影响。后来有人提出日本人那几年的高速发展完全依赖于《海国图志》这本书,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现实应该是《海国图志》被日本政府中独具慧眼的官员赏识。最终日本政府接受书中主张的思想,在这种影响下开展明治维新活动。但是日本强势崛起靠的是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