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午战争,大清有67万兵力,又有亚洲第一铁甲舰队,为何会败?

 海曲上人 2022-09-11 发布于山东

日本以打败中国为目标的扩军备战,和1874年对台湾的进犯,提高了中国的警惕性,增加了危机感。

当时正值中华民族危机四伏的多事之秋,急需自强求富的关键时刻,衰落的中国,就是在这样一个腐败而又分裂的清政府领导下,去迎接“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的挑战。

慈禧出行

但清政府真正重视国防建设,却是在1874年日军进犯台湾之后。

日本海军已开始拥有铁甲舰,中国水师的木船不敢与之争锋。

中国朝野议论纷起,一致要求筹划海防。

清政府内群臣进言:

“日事虽权宜办结,而后患仍实堪虑。”

“揣日本情势未能一日忘我,不能不预之备。”

曾国藩明确指出:中国的防务应以东部海防为主。

李鸿章上奏:

“日本近在肘腋,永为中土之患”,、

“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貌视中国,有窥台湾之举”,

“将来稍予间隙,恐仍狡焉思逞”。

奕訢在日本退兵后也上奏说:

“今日而始言备,诚其病已迟,今日而不再修备,则更不堪设想矣!”

提出了练兵、制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策。

从洋务派到各省督抚,都一致认识到加强海防“为今日全局第一要务”。

形势所迫,光绪即位之始,清廷就作出了加强海防的决定,诏曰:

“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永远之图”,“亟宜未雨绸缪,以为自强之计”。

加强海防的中心任务是整军练兵,经过洋务运动的二十多年的努力,清军的装备开始从过去的土枪、弓箭、刀矛和藤牌,向前膛枪和后膛枪及少量的火炮过渡,新旧武器混杂使用,根本达不到近代新式陆军的水平。

1884年直隶练军方一律改装哈乞开思、毛瑟新式后膛枪,淘汰的前膛枪又调拨给外省的练军使用。

直至1886年,云南的绿营还在使用火绳枪,甲午战争爆发前,湖北的绿营仍使用土枪。

曾国藩

据《中国昨天与今天》一书的资料统计,甲午战争前,清军的兵力有:禁卫军十一万一千多人,八旗兵十四万多,绿营兵四十多万,淮系部队二万一千多人,湘军已所剩无几。

从装备和战斗力来分析,淮军和禁卫军较好,绿营正在向练军转变,装备最新训练最早的直隶练军,也不过四万多人,大部分绿营装备落后。

至于八旗兵,则已丧失了战斗力。

根据以上统计,乡勇除外,共有兵力约六十七万多人。

清军的兵力多而杂,在十九世纪中叶时,每年军费开支约三千万两,财政负担十分沉重。

曾国藩有鉴于日本改革军制兵精将强,经验值得学习,多次上奏建议缩减绿营兵额,节省军费,集中力量在全国编练统一的新式陆军,彻底改革中国庞大杂乱的军事制度。

他的具体方案是:

奉天、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七省,共编练精兵九万人。

安徽、江西、湖北沿江三省编三万人。

每年约需粮响八百万两。

从统一清军的军事制度入手,节省经费加速改善武器装备,培养军官提高训练质量,增强清军的战斗力。

这是一项值得重视的大胆改革方案。

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清军的落后面貌。

但是清皇室对于大刀阔斧的裁减绿营心存疑虑,仍寄希望于变绿营为练军,拒绝改革军事制度,继续在刀矛和洋枪并存的过渡状态中徘徊不前。

1872年曾国藩病死,湘系的影响下降,李鸿章身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权势日重。

随着李鸿章的升迁,淮军调驻天津、保定一带,成为保卫京津的主力,也是慈禧的支柱。

清代的军事将领,多出身于皇亲国戚将门望族,养尊处优不知兵法,早已丧失了祖辈们能征善战的传统。

基层军官的选拔,沿用唐朝以来的武科考试制度,用舞刀弄枪骑马射箭考取武举。

多数武举并不从军报国,即便入伍也是一介武夫,缺乏近代军事常识。

将帅无能是历次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为此,总理衙门提出了“练兵先练将”的方针。

1876年,李鸿章最先选派淮军军官七人,赴德国学习,三年后学成回国,其中王德胜因成绩优异,被委任统带李鸿章的亲兵营。

1885年,李鸿章上奏光绪批准,首开先例创办了“天津武备学堂”,聘请德国教官,系统学习西式操法、近代兵器、行军布阵、构筑工事、战术指挥等课目,自己培养近代陆军军官。

第一期录取学员一百余人,毕业时李鸿章亲临考试,少数优秀生留在学堂任教习,多数学员回营成为练兵骨干。

后来中国出现的北洋军阀,各派系的首领段祺瑞、冯国璋、曹琨等人,都是第一期毕业生。

继“天津武备学堂”之后,1887年在广州成立了“广州陆师学堂”,1894年在南京成立了“江南陆军学堂”,创办人都是洋务派新的首领人物张之洞。

李鸿章

筹建海防诸事,值得一提的是沿海各要地的防务建设。

开始把重点选在津沽及长江口,因为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是财富之源。

自1871年开始,就先在大沽口、北塘、天津城东北及新城诸地建筑炮台,驻兵防守。

1875年后又扩大防区,先后在烟台、威.海、大连、旅顺口及营口等地构筑炮台。

李鸿章说:“先戍威海,以固庭户,次则大连湾,以蔽陪都,实为永远紧要之计。”

长江口的炮台主要建在吴淞口,控制着长江的航道。

随之,在浙江的镇海和温州,福建的闽江口和厦门,广东珠江口的虎门,以及台湾的基隆和淡水等地,也都修建了炮台。

据不完全统计,沿海炮台群有七十多处,每处炮台配置的大小炮数目不等,仅旅顺口就有大小炮七十八门,威海卫炮台有炮六十二门。

这些海岸大炮,多数是购自外国,其中有德国克虏伯新式远程大炮。

炮台群周围构筑有步兵工事,协助防守。沿海防务大为增强。

在加强陆军的同时,海军的建设进步更快。

中国自康熙、乾隆以来,就设有水师,驾着木质小船,防守海口缉捕海盗,算不得海军之称号。

鸦片战起,林则徐最先认识到近代海军的重要,为应急需,曾购买美国商轮改装成兵船迎敌,以关天培为提督的广东水师,最早参加了对英国入侵者的战争。

清政府为加快海军建设,曾于1862年委托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李泰国,返国购买七艘中小型军舰,售价八十万两,其它费用二十七万两。

李泰国擅自招募英国水手六百人,聘任英国皇室海军上校阿思本为舰队司令官。

1863年舰队来华,向清政府提出“合同”十三条。

中心要害是舰队“事事由阿思本专主”,不肯听命于中国。

朝野舆论哗然,指责李泰国“办事刁诈”。

总理衙门另提“章程”五条,内容是:由中国派遣舰队司令官,阿思本任副司令,舰队行动听中国调遣,中国兵员可上船学习等。

阿思本拒不接受,中国政府也无法让步,只好支付遣散费,把舰队驶回英国变卖处理。

中国白费了九十多万两白银而一无所得。

左宗棠认为,要建设海军,“为目前计,只得购自洋人,为久远计,必须自我制造”。

于是他着手创办了马尾造船厂。

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船厂也被毁。

停产三年又恢复了造船能力。

所造舰船,最大排水量为两千二百吨,最大马力有两千四百匹,为中国的海军建设再作贡献。

江南制造总局,也在1868年造成第一艘轮船,增加了中国的造船能力。

但新式的大型战舰,中国仍无力制造。

所以自造和购买并重,是加快海军建设的正确方针。

1875年5月,清政府决定任命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任命湘系将领两江总督沈葆桢督办南洋海防。

每年拨给经费四百万两。

为保证优先建设北洋水师,经费先尽北洋开支。

沈葆桢于1879年病死,督办海军的大权实际上由李鸿章一人独揽。

北洋水师的防区,辖奉天、直隶、山东三省及其环抱的渤海海域,连接朝鲜面对日本,津沽是首都的屏障,旅顺口和威海卫是南北两翼的门户。

沿海各要地分驻淮军和练军五十余营,岸上有炮台,海口布水雷,防务十分严密。

“水师为海防急务,人才为水师根本”。

1877年3月,由李鸿章经办,从福州马尾前、后学堂中,挑选优秀学员、艺徒三十五人,分赴英国和法国学习舰船制造、驾驶技法,火炮射击、布阵战法。

这些热血青年,“深知自强之计,舍此无他求,各怀奋发有为之志,期于穷求洋人奥秘,冀备国家将来驱策”。

他们都有外语基础,学习很努力,五年即学成归国。

严复、刘步瞻、林泰曾、林永升、叶祖珪、萨镇冰和方伯谦等,后来都成了北洋水师的骨干,其他一批学员也都成了造船专家。

西学日新月异精益求精,学无止境。

1881年清政府又选派第二批留学生十名,1885年选派第三批留学生三十五名,再赴英、法学习。

除了海军人才,还培养了一部分外交、实业、采矿冶炼等方面的专家,为洋务运动输送了一批骨干力量。

在第一批留学生回国后,李鸿章于1880年在天津创办了北方第一所“水师学堂”。

任命留学英国的严复为总教习,在国内培养海军人才,以适应北洋水师建设的需要。

为了统一领导贯彻“大治水师为主”的方针,1885年10月,清政府设立了“海军衙门”,任命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总理海军事务,庆郡王奕劻、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帮办。

海军建设更受重视。

奕譞

同年,向德国订购的七千吨铁甲主力舰“定远”号和“镇远”号驶抵中国。

刘步瞻任“定远”舰管带(即舰长),林泰曾任“镇远”舰管带。

二千三百吨的“济远”号也同时到达,方伯谦任管带。

1887年,德国造的二千九百吨“经远”、“来远”两舰来华,林永升和邱宝仁分任两舰管带。

同年,英国造的两千三百吨的“致远”、“靖远”两舰来华,邓世昌、叶祖硅分任两舰管带。

至1888年,北洋已有德国造、英国造的铁甲主力舰、巡洋舰和炮舰二十五艘,鱼雷艇十三艘,马尾厂自造的舰船十一艘,总吨位将近五万吨,各种口径火炮三百二十三门。

鱼雷发射管六十八枚。

中国的海军建设也有经费不足等困难,但进展速度当时超过日本海军,已具相当规模。

1888年9月,海军衙门决定北洋舰队正式成军。

任命淮系将领丁汝昌为海军提督,设提督署于威海卫刘公岛上。

各舰的管带皆由福州船政局水师学堂和留英、法学员担任,素质较高,多数管带能英勇作战。

1890年后,丁汝昌在威海先后创办了“水师学堂”、“枪炮学堂”和“水雷学堂”,加强培训水师官兵。

在旅顺修建成中国最大的船坞,负责维修舰船。

北洋水师还聘请了少数英国和德国的海军军官任教习,传授驾驶和枪炮技术。

此时的北洋舰队已经是亚洲第一的铁甲舰队了。

与此同时,广东和福建两支水师,也各有舰船十多艘。

江浙两省的南洋水师建设较晚,这时也有中小型舰船二十艘,多为马尾船厂及上海自造,吨位较小。

可惜好景不长,主管海军的醇亲王奕譞在北洋舰队成军后,认为海军“声势已壮”。

为了迎合慈禧的心愿,替她在“归政”后营造颐养天年的住处,企图藉此减少她对朝政的干预,竟然自1888年后停止购买新式战舰,在李鸿章的赞同下,挪用海军经费,营建北京西郊的颐和园,据估计,耗费海军经费约一千四百万两左右。

户部提出警告:海防用费已无可筹。

中国的海军由发展转入停滞。

1891年5月,李鸿章乘舰视察旅顺口、威海卫等地,检阅海军,颇有得意之色,他夸口说:“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

正在中国大兴土木建筑颐和园,停止增购新舰之时,1892年日本天皇带头献金,数年间添购四千吨级的新式铁甲战舰十多艘,在航速和火力方面都超过了北洋水师。

西洋战舰日新月异,日本海军急起直追,北洋水师舰龄老化已经落后,而又不添购新舰。

丁汝昌

丁汝昌乃根据管带们的建议,提出两项补救方案:

一是舰队进行大修,更换锅炉以提高航速,分十年完工,共需银一百五十万两。

二是在“定远”、“镇远”、“济远”、“经远”、“致远”及“来远”等铁甲船上,装设克虏伯造新式快炮,增强舰船左右舷的火力。共需银六十一万两。

航速快火力强,这是提高海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两项费用只占修建颐和园工程费的七分之一,但终因经费无着落而被搁置。

1894年5月,李鸿章二次率领官员检阅海军,他已有了不祥之感,各国海军“船式日新月异”,连“日本蕞尔小邦,犹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

而北洋水师自成军以后,“迄今未添一舰”,他已“窃虑后难为继”,怀有隐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