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明十三陵游记,定陵篇

 寻梦游仙 2022-09-11 发布于上海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昌平区,这里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阴宅,是他们死后所拥有的地下紫禁城,而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同时这里还埋葬着他的两位皇后。这次参观十三陵只游了定陵,这是因为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被挖掘的陵墓。

来到定陵宫门外,迎面是一块雕饰精美的“无字碑”,碑座是一昂首远眺的蠵龟,环周衬以翻波涌浪,蠵龟宛如浮游于惊涛骇浪中,四周雕饰着鱼、虾、蟹、鳖。碑顶端六龙交盘,似在游水戏珠,栩栩如生。碑身呈光泽清润的淡青色,并散布着浓淡相宜的斑纹,恰如高天徐徐飘动的云朵。

定陵建于明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历时6年完成。陵区的主要建筑有石桥、碑亭、陵门、裬恩门、裬恩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等,主体建筑均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此外,在陵墓四周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

定陵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该陵墓整整闲置了30年之久。定陵与明成祖的长陵、明世宗的永陵一起被称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定陵完全仿照永陵的规模建造,它的地面建筑有18万平方米,有宽的阔院落,有高大的宝,其附属建筑就达300多间。

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昌平,定陵地面建筑大部分被焚毁。清兵入关后,定陵再次遭到破坏。清代乾隆间定陵得以修葺,只是祾恩门、祾恩殿被缩小规制重建。民国时期定陵再次被焚毁,地面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未遭破坏。

在明代历史中,万历皇帝朱翊钧经常被过度地描写成一个荒唐、好色、懒散的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明朝皇帝,他10岁登上皇位,在位时间长达48年。朱翊钧21岁就开始大兴土木为自己修造陵墓,陵墓建成后,他就成年累月久居深宫,花天酒地寻欢作乐。

万历皇帝所在的明朝,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帝国。但这位君王却长达25年之久不上朝议政,从而导致政治的腐败,让大明王朝日渐衰落。而正是此时,长城以北强悍的少数民族女真正在崛起,为大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虽然朝政日渐衰落,但朱翊钧还是做过一些大事。影响最大的就有“三大征”:平定宁夏叛乱;援朝抗倭战争;平定杨应龙叛变。其中,援朝抗倭战争中,中朝联军在明将邓子龙、朝鲜将领李舜臣指挥,击败了抗倭,虽然邓、李二将战死,但确保了明代的海防与东北边疆。

走过裬恩殿遗址,迎面是一座有两根四棱形的石柱和一个夹楼构成的牌楼,这座牌楼是皇陵中属于礼仪性建筑的棂星门。棂星门是皇帝陵墓特有的建筑,其意是让去世的帝王过此门后如同进入天门之意。也有人认为陵墓前的棂星门有阴阳分隔的属意,进入此门就意味着升入天堂,从人间到了阴间。

过棂星门,不远处的宝城前有一座用青白石料雕琢而成的祭台,祭台为长方体须弥座形状。祭台上放置着石雕香炉1个、花瓶2个、烛台2个,这是定陵的石五供。石五供是明朝陵寝制度中的礼制建筑,象征炉内香烟不断,瓶内鲜花常开,烛台神火永明,使墓主无时无刻都在饱纳着后世子孙对他的孝敬。

宝城是陵寝前的城墙建筑,城的上部有雉堞形城垛,走过宝城便是地宫的地面建筑宝顶。在宝城之上耸立着定陵高大的明楼,它是整个定陵的最高点。明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黄色琉璃瓦罩顶,金碧辉煌,显示了皇家威严与气派,楼内立有万历皇帝庙号“神宗显皇帝之陵”石碑。

对十三陵的考古发掘的计划,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提出来的,吴晗是研究明史的专家,他联合郭沫若和几位历史学家,共同拟定了一个请求挖掘十三陵的计划。当时尽管有很多人反对发掘帝陵,但是由于反对者人微言轻,这份计划最终得到了批准。

1956年春,考古队进入十三陵进行调查,当时挖掘的目标是十三陵中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但长陵的地宫入口一直没有被找到,考古队决定先找一个稍小的帝陵进行试掘,等有经验了再挖掘长陵。此时,定陵宝城上的城砖塌陷出一道明显的裂缝,于是考古队决定对定陵进行试探性地挖掘。

当考古人员考古队顺着裂缝挖掘了仅仅一米深,就发现了刻有“隧道门”的石砖,随之伸向宝城深处的隧道被发现了。但由于经验不足和雨季来临,挖掘工作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新的线索,考古队情绪低落。此时,一块小石碑被发现了,石碑上的文字证明距离金刚墙还有十六丈深。

第二年,考古队才挖到了金刚墙,发现了四百多年前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考古队从这里顺利地进入了地宫。虽然定陵地宫被打开了,但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特定的历史时期,使定陵出土的许多文物未得到有效保护,迅速风化。再加上当年文物的保存太过简陋,造成文物的大量毁坏。

定陵发掘后,国内有许多人头脑发热,申请开挖其他帝陵。但定陵的发掘可以说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定陵的挖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国家也意识到发掘帝王陵要慎之又慎,帝王陵不能随便挖。从这之后,国家就定下了规矩,坚决不动帝王陵。

万历皇帝可能绝对没有想到后人会把他给挖掘出来,这是多么大的侮辱啊。定陵挖掘后,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经过努力,将三具散开的万历帝后尸骨穿制成整体。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它们被人砸烂点燃,连骨渣都没有留下。而万历皇帝与两位皇后的金丝楠木棺椁,竟被丢入山谷之中。

据当年出土后的万历遗骨资料来看,万历皇帝有严重的龋齿和牙周病,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驼背,身高仅仅1.64米。据史料记载,万历一生多病,经常头晕目眩、身体发软、目疾足痛等症状,但臣僚们面对其25年不上朝的消极怠工,多将他的病症归咎于酒色过度、精气亏损。

进入地宫,迎面袭来的冷气侵入骨髓,令我浑身打了一个冷颤,仿佛闻到了死尸腐朽的臭味。地宫深入地下27米,由前、中、后、左、右5个厅组成。其中左、右配殿是相对称的两个殿,并有甬道与中殿相通。中殿有3张石雕宝座依次排列,几百年来,皇帝的灵魂可能依然盘附在这宝座上面吧。

后殿是地宫内最大的一个殿,殿内有汉白玉砌成的棺床。棺床正中央放置有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棺椁周围放置有玉料、梅瓶及装满殉葬品的红漆木箱。此时,我仿佛跨越了时光隧道,和几百年前的皇帝相逢了。可是这里面是阴曹地府,而我的阳数未尽,迟早还得回到充满阳光的人间。

离开地宫后,我又去了文物陈列馆。馆中陈设有皇帝、皇后的各类随葬器物3000多件,其中包括帝后服饰、册宝、金器、银器、玉器、瓷器、珠宝、金冠、凤金冠、兖服、冕旒、百子衣以及大量丝织品。这些物品均是稀世珍宝,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万历皇帝的随葬品中有七顶帽子,这些帽子包括冕旒冠两顶,皮弁冠一顶,盔一顶,乌纱翼善冠两顶,金丝翼善冠一顶。冕旒冠是皇帝祭祖时所戴的帽子,皮弁冠是接见外国使臣所用的帽子,盔是上战场时所戴的帽子,翼善冠为皇帝临朝时所戴的帽子,其中乌纱为冬帽,金丝为夏帽。

冕旒冠是皇帝祭天地,宗庙,社稷等大典时戴用的礼冠,定陵共出土两顶。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天子为十二旒,诸侯王公为九、七、五旒,但后来旒只限于帝王称。天子的衮冕用12根五彩旒,每旒上贯玉12颗,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

万历皇帝的乌纱翼善冠,也称折角向上巾,是明代皇帝冬天临朝时所戴的帽子。它采用细竹丝编成六角形绸络状纹作胎,髹黑漆,内衬红素绢,外敷黄素罗,外层再以双层黑纱敷面。据说,当时打开万历皇帝的棺椁时,万历皇帝头上就戴了一顶乌纱翼善冠。

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全部用细如丝发的金丝编制堆垒而成,金冠的孔眼细小而均匀,其外表却不露丝毫接头,体现出高超的手工技艺。冠的后上方有两条左右对称的金龙,龙首向上,张口吐舌,双目圆睁,龙身弯曲盘绕。两龙之间有一圆形火珠,周围喷射出火焰。

丝织品在出土时炭化严重,加上保管不善,很多成为褐色的碎片,衣服的结构、图案很难辨认。为还原丝织品的原貌,南京云锦研究所的织造专家对照残留织品,研究分析结构,参考文献古籍以及发掘报告,最终将定陵丝织品复制还原。这件就是复制的织金寿字龙云肩通袖龙栏妆花缎衬褶袍。

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是孝靖皇后的袍衫,它采用了复杂的刺绣工艺,使用了四种昂贵的丝线,一种不同的刺绣方法完成的。袍衫上绣有游龙,前后襟与衣袖上绣有100个姿态各异的童子,周围饰金银、方胜、古钱、犀角等八宝,还有梅花、荷花、桃花、菊花、山茶等花卉,蕴含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寓意。

在孝靖皇后的陪葬品中,有一件“洪福齐天”方领夹衣。通过复原后的复制品,可以看出这件女衣上绣了许多精美的团花,衣衫前面左边绣了一个“洪”、右边绣了一个“福”,夹衣的背面还有一个“齐天”,组成了“洪福齐天”。

定陵出土的皇后凤冠共有四顶,分别是:三龙两凤冠、六龙三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万历皇帝这两位皇后的凤冠堪称世界上最贵的帽子了,它是由黄金、宝石、翡翠、珍珠编织而成的凤冠,每一顶凤冠上的珍珠就有数千颗,还镶嵌大量宝石。

皇后的六龙三凤冠上六条龙均由金丝编织而成,栩栩如生,三只凤凰居其下,仿佛要破空而起。龙、凤口衔珠宝,在由珍珠宝石缀编的牡丹花、如意云、花树之间穿行。凤冠后的六博鬓左右分开,珠光宝气,极其奢华,其上共装饰红、蓝宝石128块,各种珍珠多达5400颗。

在定陵的陪葬品中,也有许多属于生活用品类的,这些物件多为纯金制作,由此可见地宫中的物品真的是太奢侈了。这里有万历皇帝专用的花丝镂空金盒玉盂、金酒壶、金盆、金筷、金匙、金碗,就连香皂盒也是金的,造型精美的各类酒具就有50多件。

这些稀世珍宝,均随着皇帝一起下葬。在被黑暗笼罩的冥冥地府之中,只有这些稀世珍宝放射着幽幽的光芒,照耀着帝王的腐朽之躯。有限的生命肉体早已腐烂变质,而永恒的物质却依然在闪耀着神奇的光芒,神奇与腐朽就这样奇妙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走出定陵,望着松柏中掩映着的陵园,遥想当年万人之上的君王,如今群栖于此,了却了世间纷争,倒也不孤单。园陵四周松柏森森,风声呼啸,无数青枝绿叶轻轻拂动,顿觉苍凉,怅然而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