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议收藏)《易经》的精髓,在于无字之处

  平凡的人 2022-09-11 发布于内蒙古

《易经》的本源和精髓是无字部分,那就是阴爻、阳爻,这是卦的基本符号,也是宇宙的基本符号。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六十四卦。这是宇宙衍生的规律,而八卦、六十四卦代表和反映了宇宙阴阳变化的规律。

还有无字的太极图、河图、洛书也很重要,这是古人仰天观星象,直接从宇宙中悟出的玄机,《易经》的本源和精髓全部在无字的图像和卦中

至于有字的《易经》则引人了人为的东西、并不能全部反映宇宙的本源,至少会大打折扣,甚至有悖于宇宙的规律,并把我们带入歧路。无论是失传的《连山易》《归藏易》,还是被世代相传的《周易》,一旦有了文字的注释和解读,就很容易把我们引人一个狭隘的领域:《周易》不过是一部占卜之书。

然而一位西方大科学家菜布尼茨,他不懂中文,更不懂得周文王对卦辞爻辞的注释,但却看得懂无字的六十四卦图,他悟出了自己发明的二进位制居然与中国古代的六十四卦图完全一致。

1973 年法国学者 M·申伯格出版了《生命的秘密钥匙:宇宙公式、易经和遗传密码》,首次阐明了64个生物遗传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见《易经》中的科学内涵存在于无字的《易经》中,而不是存在周文王的注释文字中。

《易经》是远古的无字天书,即八卦、六十四卦、太极图,这些图像和符号表述了宇宙的阴阳之道;而河图、洛书则直接揭示了四象的阴阳比,经过推演,可测知六十四卦各卦的阴阳比,从而可精确测知宇宙中万物不同的阴阳比。

这样,远古《易经》的宇宙阴阳之道有可能通过数字的引入变得清晰,从而使《易经》的宇宙阴阳之道,不仅可以定性,而且可以定量,将《易经》引向科学。

在太极图中,我们可以把阴阳两条鱼看作阴阳两股气。而阴阳体中的阴阳二气是动态的,并且呈双螺旋运转;其中阳气呈顺时针方向正旋转,阴气呈逆时针方向反旋转,这种双螺旋的正反旋转在平面的太极图中很难表现出来,或许只能依靠想象和领悟。

在各种阴阳体中,阳气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正旋力,阴气产生逆时针方向的反旋力,这两种力本是矛盾的,对立的,较劲的,两者量的差异,也就是阴和阳孰多孰少,阴力和阳力孰大孰小,决定阴阳体是顺时针正转,还是逆时针反转。

任何阴阳体都会自转,就如地球和其他星球都会自转一样,这个规律涵盖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大到太阳系、银河系,小到电子、质子、粒子、介子。不转的阴阳体几乎没有,有也是暂时的,除非阴阳绝对等值平衡,就如同标准的太极图那样。

《易经》的阴阳观并不是一般人理解的那样简单和机械,任何事物都分阴阳,即一半阴一半阳。《易经》所揭示的宇宙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同时又是有序的。宇宙自大爆炸那一瞬间起,就遵循了《易经》的衍生理论,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还可衍生为六十四卦,以至无穷,这样,宇宙就在不断的衍生中,在不同层次,派生出了无数的阴阳体。

历代易学家对六十四卦卦辞和爻辞的解读其实可忽略,六十四卦最为重要的是每个卦的阴阳比不同,每个卦可看作是一个阴阳体,正是因为阴阳体中的阴阳比不同,而使宇宙中各种物质或事物相互区别,但所有的阴阳体都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由于阴阳体的阴阳比差异,使它们之间产生相互吸引、排斥、中和的关系,维持着宇宙万物之间不平衡与平衡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存在宇宙的各个层次和角落,大到各个银河系、太阳系、星球,中到自然界人可触到的万物,小到微生物和微观的分子、原子、粒子、质子等,以及正物质和反物质,暗物质和明物质所在的各个区域,如果我们要细致地研究问题,就要从八卦推演到六十四卦;如果我们要归纳出更简易扼要的理论,就要从八卦上升到四象,四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层次。

因为进入四象,我们就有了循环的概念,有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时间概念,有了东、南、西、北方位的空间概念。在四象中,我们能非常简单明白看清宇宙中万物相生、相克、相合的关系。

图片

图1中双箭头代表了宇宙中相生、相吸,或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双叉代表了相克、相斥,或者是相互抑制的关系;双圈代表了相合、中和、或者是结合的关系。

而这三种基本关系,不是臆想出来的,完全是由四象各自不同的阴阳比所决定的。

上阳下阴,在四象中被称为太阳太阴,也称老阳老阴,它们极性相反且最强,如果上阳的极性为+2,那么下阴的极性就为-2。两者如果碰在一起,就会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出现相合、中和的现象。

左阳右阴,在四象中被称为少阳少阴,它们极性相反且不甚强,如果左阳极性为+1.右阴极性就为-1,两者碰在一起也会结合在一起,出现相合、中和的现象。但结合的牢固度、稳定性不如上阳下阴,那么上阳与右阴、下阴与左阳之间会不会出现结合或中和呢?不会,因为阴阳比不匹配。+2与-1,-2与+1,从数字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出阴阳不互补。

但它们之间会出现相互吸引的作用,在复杂的物体之间则表现出相生或相互促进的作用。“异性相吸,同性相斥”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上阳与左阳,阴阳极性表现为+2与+1;下阴与右阴之间,阴阳极性表现为-2与-1;两者均表现出相斥的关系,即相克、相互抑制的关系。

四象是两对阴阳体的循环,正好完美地体现出字宙中最基本的三种作用:相生、相克与相合。我发现这三种作用只能在西对阴阳体范围内进行。

图片

河图数既然是象数,就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首先河图数不是单数,而是双数、对数,是奇偶相配一阴一阳的搭配,因为只有这样的数才能成“象”,什么样的“象”呢?这就是“螺旋之象”,图2就表现出了河图的螺旋之象。

河图在整体上表现出螺旋之象,而对应五行的5组数却表现出不同的螺旋之象,河图数如何产生螺旋之象呢?我们不仅要看到河图数是奇偶相配,更要注意到河图的奇数为白圈、偶数为黑圈,每组数的奇数和偶数是相反的数,或者说一个是正力的数,一个是反力的数,因为只有正反力同时作用,才能产生螺旋之象。

在河图中,奇数代表了正旋转或者说是顺时针旋转的正力偶数代表了反旋转或者说是逆时针旋转的反力。这样,正力和反力之差,或者是阴数和阳数之差,决定了螺旋的旋转方向和速度。

因此河图5组数不仅决定了五行不同的阴阳比,而且也决定了五行动态的螺旋之象。经上面的计算,五行的旋转方向不一样,金、火为顺时针的正螺旋态,而水、木、土则是逆时针的反螺旋态

因此,研究《易经》,要注意无字部分,而对于文字部分仅作为参考,甚至可以忽略、当年莱布尼茨从一位传教士手中得到了伏羲六十四卦图,发现其卦符的变化和他发明的二进位制完全吻合。如果菜布尼茨当年只是去啃读苦涩难懂的《周易》原文,也许最终会误入文字的泥潭不能自拔,自然也不会发现《易经》中蕴藏着二进位制的内容。而法国学者 M·申伯格在看到了伏羲六十四卦图后,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现了64个遗传密码子与六十四卦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易经》的角度考虑,DNA双螺旋结构上的嘧啶是单环,为阳;嘌呤是双环,为阴;一阴一阳,两者的结合会产生中和作用,也只有阴阳的结合,才能产生稳定的结构。而从西方生物学的角度考虑,其结构也必须是胸腺嘧啶(T)与腺嘌呤(A)相接;胞嘧啶(C)与鸟嘌呤(G)相接。

图片

(由于篇章限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