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家都在总结过去这十年的工作、生活等,笔者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玩的事情的,站在当下回头看昨天的事情、一个月前的、一年之前的事情,你可能看不到也感觉不到有什么变化,但如果你把时间轴拉到十年的长度去看,你就会发现很多的变化和进步,甚至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那么作为从事HSE管理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回首和总结这十年呢? 先把时针拉回到2012年吧,那时候笔者已经从事HSE管理14年了,经历了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从无到有的过程,也开始有了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许可证等,HSE管理行业开始蓬勃发展。当时笔者已经是安全部门的副主任了,也是市级专家,当时觉得HSE工作不过如此嘛,很简单!正在笔者感觉踌躇满志的时候,被选派参加了上级公司和当时的国家安全生产总局联合主办的一个安全副总监培训班,脱产四个月到华北科技学院进行学习。说真的,刚开始时觉得这种培训意义不大,就是走个形式,认识一些朋友和同行,没事大家聚聚而已。但开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特别对于工作了十年多年后的我来说,带来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对行业未来的展望、以及该如何看待这个行业等。综合来说,这个培训班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合理的课程设置,四个月的集中上课时间,课程安排的非常满也很紧凑,既有一些大学安全工程的课程,如安全工程、安全心理学等,也有一些非常实用的安全技术工具,如HAZOP等风险讲座等,更有有一些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监管部门专业领导的讲座,如安全信息化、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学理论等。可能既有知识类的,也有实用类的,可以说是高度集成的一个培训包;二是强大的师资力量,根据设计的课程,不但有很多的大学精英老师,还有许多很多传说中的、书本上名字的人物,比如国务院参事闪淳昌,还有三位知名的院士,如周世宁院士、范维澄院士等,还见到了一直很仰慕的罗云老师;另外还有当时总局的一些相关的领导,如当时的三司司长王浩水、副司长孙广宇等。这些优秀的讲师给我们带来了安全方面的顶级盛宴,有时真的会有让人醍醐灌顶的感觉;三是横向的通畅交流,培训班每周都要在周五下午分成六组搞课题研讨和交流,班上的58人都是来自于化工企业,大都是安全环保部主任、副主任,都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在工作有很多的经验,也会有很多的疑问和问题,因此交流起来不会有任何的隔阂,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且场面往往十分的热烈,在过程中我们都收获无穷;四是全过程的跟踪考核,在培训班进行中每门课程都要进行结业考试,保证培训效果,同时,这个培训班从学员的选拔到培训过程中以及培训结束后都委托了IBM公司进行全程的跟踪和考核,并且在培训班理论课程结束后一年内还要做毕业课题,课题结束后对课题进行评审后再进行最终考核,这种培训效果评估模式对笔者影响很大,能让你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也对以后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中关注培训效果。 这次培训可以说是笔者以后十年工作的起点,正好也赶上了化工安全生产高速发展的十年,十年内和企业进步和发展,很多培训班的收获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回首十年,你会发现行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一是各项安全生产数据大幅度向好 我们经常在网络、电视上看到发生化工企业发生事故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感慨:化工企业真危险啊,发生这么多的事故,甚至到了“谈化色变”的地步!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为什么呢?一是原来的化工企业原来事故更多,但为什么大家感觉不到呢?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原来的信息不够发达,发生了事故也没有被传播,现在的信息化时代不但让信息传播简单,也让信息传播者获利,在这种背景下,大家都睁大眼睛天天找热点,一旦有了事故,大家都争相传播,所以显得多了;二是大家对安全的理念发生了改变,人民生活提高了,对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对事故的容忍度低了;第三个原因,这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化工企业的整体体量大幅增长,其实这个很容易感觉到,这十年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而作为生活基础材料的化工企业也是增加很多的,比如汽车工业、建筑行业都离不开化工,包括我们抗疫过程中的防护服、消毒液、药品都是来自于化工行业。而评估事故的数量不能不考虑基础的,不考虑分母只考虑分子得到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从科学的数据分析,行业的安全生产数据还是大幅向好的,基于篇幅的原因,本文不再具体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一下。 二是HSE法律法规的、标准不断完善、发展。 这十年化工行业HSE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在这个期间,《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这三部大法都进行了大幅度的修定,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提前的布局和引领;一些重要的标准出台、修订,比如GB51283、GB30871(2014、2022)、GB18218等重要的标准都相续出台或者修订,其他的一些国标、行标、团标更是曾从不穷;部门规章、文件、省市的条例、规章、制度等是多的数不过来了,不再一一诉述了。 虽然我们现在在年对这些大量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时候有些迷茫,有的要求还互相矛盾,并且在各种“嘴”的解读下更是把他们变成了“梦魇”,导致没有一家企业敢说自己完全满足这些要求!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这些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行业发展还是非常有好处的,毕竟他们代表了更高的要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是安全理念发生了改变 安全理念也叫安全价值观,是在安全方面衡量对与错、好与坏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思想,对于企业来说它是一套系统,应当包括核心安全理念、安全方针、安全使命、安全原则以及安全愿景、安全目标等内容。目前的理念转念可以大概分为三个转变:把日常安全管理向危机管理转变,把对客体的关注向对主体的关注转变,把对结果的关注向对事前风险评估和过程控制的关注转变。它的实质是持续安全,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风险管理,根本方法是持续改进。 四是各项技术飞速发展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以技术的高速发展作为基础的,安全生产行业也不例外,这十年化工HSE技术也是飞速发展的,特别是预防发生各类事故的技术更是给行业带来了很大影响,也有力支撑了安全生产理念的发展和转变, 例如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贮存和运输, 压力容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检修,人身保护,事故的数理的统计、分析,以及安全系统等。 这十年,化工安全技术相比原来可以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种新技术在化工安全生产中得到应用,装置本质性安全性大幅度提高。 五是信息化技术赋能HSE工作 如果非要说近十年化工HSE提高的最突出的标志是什么,笔者会选择信息化!这个可能是十年前我们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为什么信息化技术会突然成为化工安全生产的一标志,其实笔者也没有想明白,但他就是这样的!但笔者认为既然他来了肯定有他来的道理,既然无法抗拒,那就用好他的吧!国家也对信息化方面下了很多文件,比如,去年10 月,工信部和应急管理部就联合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今年4 月,应急管理部专门针对石油和化学工业行业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推动企业、园区、行业和政府各主体多级协同,对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实施安全管理。 在企业级服务市场,广大科技企业充分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增强工业安全生产的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评估能力,加速安全生产从静态分析向动态感知、事后应急向事前预防、单点防控向全局联防的转变,提升工业生产本质安全水平。中控技术深耕流程工业多年,其打造的企业安全体检解决方案提供了近30 项监测咨询项目和各类工业软件,涵盖了安全能力提升培训、DCS/SIS 系统点检服务、泄漏监测、危险源识别、HSE 审查等内容。大华股份针对煤矿、危化等重点企业,基于物联感知技术进行生产全要素的实时在线和动态监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安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实现了全域可视的联动预警及风险管理。 六是强监管成为新常态 这些年相信对于很多从业多年的HSE人员来说都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形势总是严峻、监督检查、督察和帮扶特别多,同时总是有重要的时刻,开始都认为这种形势可能是一时的。连笔者也经常对团队成员说:忙完这段就好了,你们就可以休息了,说了好几年,大家慢慢不再相信我说的话了,慢慢我也不再相信自己说的话了,开始认为只要起风了,就不会停下来!这十年中对于行业来说,监管的强度越来越大、越来越严格,其实这也和我们目前所处的安全生产管理阶段有关系,在“制度严格执行阶段”强监管也是一个必须的手段,因此说也算是一个符合规律的事情,相信在以后很多年内“强监管”将成为新常态,具体什么时候是个头,那就看发展的情况了。 七是这个行业突然多了很多专家和人才 笔者刚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即使是到了2012年的时候,大家都在感慨HSE这个行业责任大、没前途,干这一行的都是老弱病残,或者是在企业不受待见的人,因此这个行业怨气、暮气很重,当时开会很少碰到年轻人。但现在一下子变了,十年中这个行业培养和出现了大批专家,和十年前相比几乎是几何倍数的增加,原来一个地级市也很难找出十个以上的化工安全专家,现在呢?一个县区都能轻松的找出几十个,市里更是好几百个,很多的组织甚至能轻松的组织出几百个专家开展工作,各种老专家、青年才俊、行业精英都是容光焕发、粉墨登场! 这也是这个行业发展的结果,是一个好现象,热热闹闹才是繁荣嘛! 回首十年,虽然过程感到痛苦,有时甚至会感到在倒退,但毫无疑问,站在十年的节点上看,化工HSE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安全形势虽然依然严峻,但路在脚下,未来可期! |
|
来自: 新用户8843J5E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