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菖蒲:通耳窍,治耳聋最好用的药物

 悟道然 2022-09-11 发布于内蒙古

石菖蒲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等地。秋、冬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生用。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志。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失眠,耳聋,耳鸣,噤口痢,风湿痹痛。
【歌诀】 菖蒲性温, 开心利窍,祛痹除风,出声至妙。
Image
【经典应用】
(1)开窍宁神,用以治疗痰浊上蒙,蔽阻清窍引起的神志昏乱,癫狂精神恍惚,健忘失眠等症。本品配远志,有开心窍,散心郁,强脑醒神的功效,可用以治疗湿浊蒙蔽清窍,精神恍惚,健忘等症;配郁金,能开窍解郁,清心醒神,可治热病痰蒙心窍,神志不清。
(2) 化湿开胃,适用于湿阻中焦,胃脘胀满,苔腻不饥,可单用或配藿香、厚朴、陈皮等;配石莲子,能健脾化湿,治久痢不止;配黄连能治噤口痢;配香附,能开胃化湿,行气止痛,用以治疗中寒气滞,脘腹胀痛。
(3) 通耳窍,开声音,治疗劳聋积久,常配伍白蔹、丹皮、山茱萸等外用,如“菖蒲散”;治疗风冷伤肺,声音嘶哑,常配伍桂心、生姜等,如“含化菖蒲煎”;治心肾两虚,痰浊上扰之耳鸣耳聋、头晕、心悸,常与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等配伍,如“安神补心丸”。
此外,本品有辛散除湿消痰之功,尚可用以治疗风湿痹证及痰咳失音之证。
Image
【文献辑录】
《神农本草经疏》:石菖蒲...无毒。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或延年。
《本草纲目》:治中恶卒死,客忤癫痈,下血崩中, 安胎漏,散痈肿。
《本草新编》:石菖蒲,止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药。开心窍必须佐以人参;通气必须君以苍术;遗尿欲止,非加参、芪不能取效;胎动欲安,非多加白术不能成功;除烦闷,治善忘,非以人参为君,亦不能两有奇验也。

【近代应用】
(1)本品与郁金、人参、三七等配伍,煎服或散剂服,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及脑血管意外。
(2)小儿智力糖浆:本品与熟地、远志、龙骨配伍,制成精浆,治疗儿童多动症。
(3)以石菖蒲、川芎、干地龙各10克,鸡血藤、泽泻各25克制成口服被(每毫升含生药1克),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
(4)以四七汤(制半夏、 朱茯苓、石菖蒲、枳实、郁金)加味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显著。
Image
【效验方】
治疗神经性呕吐方:石菖蒲10克,水煎,日1剂,分2次服。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鲜品加倍。
【注意事项]】阴虚阳亢,汗多、滑精者慎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