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动身前,好友斯塔克海军上将的夫人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牧场上采到一枝四叶苜蓿。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开紫色的蝶形花。这位海军上将把它送给了东行的马歇尔,祝他吉星高照。 马歇尔 马歇尔一到中国,便投入紧张的调处工作。1945年12月21日他由上海到达南京,当晚就会见了蒋介石与宋美龄。23日,与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董必武面谈。时下的中国,抗日烽火刚刚熄灭,内战的火苗已四处冒窜。虽然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举行的国共谈判,燃起了一丝和平之光,但东北的枪炮声连绵不断,国共两党的磨擦和军队的交战时在发生。形势还相当险恶。 马歇尔果然身手不凡。他的斡旋曾几次化险为夷。1946年1月10日的停战协定,一度因国民党执意抢占赤峰、多伦两个战略要地而陷于僵局。马歇尔亲自前去劝说蒋介石,蒋才同意“发布停战令而不提赤峰和多伦”,使停战协定如期签署。同日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虽在重庆谈判后即进行筹备,却因国共双方的龈龋几有泡汤之虞。马歇尔出面调解的结果,虽在原则间题上未能达到一致,但毕竟促成了政协的召开,签定了协议。在他的协助下,整军协议、东北停战协定的签署,一次次向华盛顿传去捷报。 马歇尔及时地、有时甚至一天两次向杜鲁门汇报调处进展情况。他的报告不经过远东司,直接由副国务卿艾奇逊转给杜鲁门。参谋长联席会议还专门派了一个小组常驻国务院负责马歇尔与五角大楼之间的联系。开始,马歇尔的调处功绩受到普遍肯定。毛泽东在1946年2月9日对美联社记者发表的谈话中说:“马歇尔特使促成中国停止内战,推进团结、和平与民主,其功不可没。” 马歇尔为他的马到成功自鸣得意。他给留在华盛顿的斯塔克上将写了一张便条,感谢他和夫人送的营蓿显灵,保褚了他的调处使命顺利进展。然而,马歇尔高兴的太早了。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