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现在时|肖勤:这样的小小的隐匿的欢喜与自得,形成了我小说创作的动力和灵感

 陈巽之的图书馆 2022-09-11 发布于山西

作家现在时

今日推荐《小说月报》2022年第9期封二专栏“作家现在时”肖勤访谈。

文章图片1

肖勤,1976年生,贵州遵义人。出版有小说集《丹砂》《尘世间小小的灯》《霜晨月》、长篇小说《水土》《守卫者长诗》《外婆的月亮田》《迎香记》等。曾获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等,《小说选刊》第二届、第十二届“茅台杯”全国年度小说大奖,《民族文学》2010年度、2018年度全国小说大奖,第十五届十月文学奖,贵州省十四届、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作品被译介到英、法、韩、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影有《小等》《碧血丹砂》等。

Q:小说月报 A:肖勤

Q

Q:您开始小说创作的动力或者灵感来源于哪里?

A:我们生活中常常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特别会聊天,特别会讲故事,走到哪里都成为活跃气氛的核心,成为大家喜欢的那个人。少年时的我曾经是寡言少语的那一类,人群都笑翻了,我不笑,在一旁冷着个脸像是谁欠了我——我不喜欢那个特别会讲故事的人,尽管没有他或她,我也成不了人群的核心,但我就觉得人家是抢了我的风头——少年人的孤独和自卑莫过于此,来自自己的想象、设计虚构的敌人或友谊。因为孤僻,我开始躲到一边,想想讲述者的故事哪些是好的,哪些并不怎么样,然后自己在心里替他把故事改过来,哪怕他讲的是真人真事,我也会把它变成我想要的样子。这样的小小的隐匿的欢喜与自得,形成了我小说创作的动力和灵感,它来自孤独,启程于羡慕,抵达的则是内心放下后的安然。

Q

到目前为止,您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

A:作家最满意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但从情感而言,我喜欢《丹砂》,那是一个短篇,写“我”看着仡佬族的堂祖公在弥留之际仍然坚持寻求最后的原谅和安宁的故事。小说虽然很短,但有灵魂的东西在里面,我喜欢堂祖公临死前的那句——留了米油在手,不如存了丹砂在心。这也算是给自己的话吧,记住它,而不是等到刻墓志铭时再去总结。

Q

自己作品中有哪一部,因为创作过程之难忘,让您对其有特殊的感情?

A《所有的星星都有秘密》,它刊于《人民文学》,当年意外地发了头条,这是一部反映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被套取的反腐小说,但里面更多地描写了人性,而不是生硬地讲律法和规矩。创作期间,身处基层的我们正面临着新出现的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漏洞与不足,中间有法律跟不上改革速度的问题,也有金钱腐蚀导致人心败坏的问题。我觉得需要有一支笔,把黑和白描清楚,将是与非、正义与邪恶区分出来。创作那一年,我身边一个朋友的朋友—— 一个从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年轻人跳楼自杀了,背后的曲折难以道尽。我写这个中篇,谨以表达自己对所有行走在危险边缘却不忘初心的人的致敬。

Q

您是否有固定的私人写作习惯?

A:坐下来了就不想再站起来,算不算习惯?不被逼急了不会完成任务稿,算不算习惯?如果都算,那就是有了。

Q

除了写作之外,您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A:舌绽莲花,像周晓枫那种。

《小说月报》2022年第9期封二专栏

文章图片2

短篇小说

周大新 云兮云兮

(选自《当代》2022年第4期)

陆颖墨 竹楼海

(选自《解放军文艺》2022年第8期)

乔 叶 无疾而终

(选自《作品》2022年第7期)

蔡测海 吴青梁子

(选自《湖南文学》2022年第7期)

蒋一谈 2049

(选自《收获》2022年第3期)

朱 婧

(选自《上海文学》2022年第7期)

中篇小说

季 宇 甲申疑案

(选自《作家》2022年第7期)

肖 勤 隐秘的船

(选自《人民文学》2022年第7期)

杜光辉 观天象的人

(选自《北京文学》2022年第8期)

袁 凌 大杂院子弟

(选自《花城》2022年第4期)

东 紫 亲爱的,你得理解我

(选自《长城》2022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