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仲秋,微风吹拂,气候凉爽,适于登山,又值中秋佳节,凤翼山公园,游客一定众多,便决定上凤翼山东区看看。  东区就在凤翼山公园东边,隔着寺沟村,与公园相望,几年前就上去过。那时,东区刚栽上松树、楸树,如今,树木是不是已经成林? 上山的道路,是弯曲的水泥路,可通汽车,走起来很方便,但毕竟是“上坡张嘴”,一会儿便气喘吁吁。片刻休息之间,放眼望去,凤翼山一片葱绿,不觉心旷神怡,累却快乐着。 刚上到东坡,便见树木成林,森然相连。路旁,“道狭草木长”,芳草萋萋,紫荆花、野菊花散发着清香,偶有鸟儿朴楞楞从草地起飞。山坡下,县城高楼相连、南山隐现于云雾之中,满眼自然美景。
 天蓝色的护栏旁,架设着两座活动房,那是护林人的住处。路两旁林区,已用丝网保护起来,每隔不远,便有一道简易门,几个中年妇女正在林下干着农活。



 原来,凤翼山东区正在发展“林下经济”,分片划区,种植着不同种类的经济作物:中椒六号和艳红辣椒,万绿丛中点点红;绿色线椒多角共生,成簇挂满枝头;南瓜叶下,南瓜正在长大;黄瓜地里,朵朵黄花盛开,根根黄瓜挂在瓜架下;胖大的玉米棒子,插在玉谷杆上,像哨兵腰间别着带缨的手枪;那绿色的红薯叶下,红薯一定在安静地生长,好一派丰收景象。

 山顶不远处,一排红色大字映入眼帘:“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山顶上,《凤翼山东区绿化效果图》展示着绿化美景。几座标语牌矗立于路旁。“洛宁凤翼山国家储备林项目示范区”几个大字赫然在目,旁边介绍了林区的树种:油松、白皮松、楸树、复叶槭、五角枫、金枝国槐等。真正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现实。
 想当年,山坡上柴草被城里居民砍回家当柴烧,凤翼山坡光秃秃,看如今,凤翼山东坡,林木蓊郁,鸟语花香,经济作物茁壮成长,发挥着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下山的路上,回望那满坡翠绿和路边野花,心想,八百多亩凤翼山东坡,正在“润物细无声”,造福洛宁人。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如西坡公园那样,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