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红包不讲“规矩”导致朋友翻脸,懂得起码的人情世故有多重要?

 沧海一粟cnt9es 2022-09-11 发布于河北

人情世故有很多,不夸张地说这个问题需要研究一生!如果说最能体现人情世故的事情,我觉得还是要属“红包文化”了,打红包绝对是有讲究的,包多少、怎么包?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就因为打红包的问题跟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基本断了联系。

我有个高中同学小王,上学的时候就一块儿玩,关系算不上太好,一直在联系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圈子。

小王是我们一群人中结婚最早的一个,他的孩子摆满月酒的时候,我送了300。

他的女儿比我的孩子大七岁多,我的孩子摆满月酒的时候,小王送了400,在我们这个地方,送礼从来都是避开“4”这个数字,因为不吉利,更何况是孩子的满月酒。

晚上回到家,我和妻子拆红包的时候一直很开心,当拆到小王的红包时,发现里面包的是400有些意外,我妻子的家庭非常注重礼仪这一块,打红包如果给别人包400相对于是在骂人,她们一家人的车牌号和手机号都会刻意避开4这个数字。

因为小王的红包,妻子跟我吐槽了一个晚上。

我则安慰妻子道:“可能是人家数错了,他在单位大小也是个领导,不可能这点人情世故都不懂。”

起初我也没太在意,有一次跟另一个朋友喝酒,无意中聊到这个事,朋友笑着说道:“你觉得他是数错了?”

我听朋友这样说来了兴致,决定刨根问底,朋友帮我分析了一下这个问题。

小王平时就喜欢占便宜,你们两个孩子年龄差别这么大,要是给你包300似乎说不过去,包500又觉得心疼,所以装傻充愣给你包400,就他那个性格要是有人给他包400估计整个朋友圈都知道这件事了。

我听完朋友的分析,嘴里说着不会,心里却非常不爽,联想到他平时为人处事,我觉得朋友说得没错。

因为这件事我和小王私下仅有的交集没有了,就算见面最起码也有其他两个人在场,如果是三人的局只要有他,我都会拒绝参加。

时间一长这件事慢慢也就淡忘了,直到他的女儿办十岁生日的时候,我和妻子又想起了400元事件,妻子赌气地跟我说:“我也给他包400,反正你们也不怎么来往了。”

我也有些生气,应和道:“400就400,他都不怕丑,我为什么要怕?”

临出门的时候,妻子说道:“算了,这种事我实在做不出来,给他包500,就当是出去吃了一顿。”

我想想觉得也是,好聚好散,合不来不联系就是了,没必要相互记恨,面子功夫还要做的,我可不想为了100块落人话柄,最后还是给他包了500。

这也算是一种人情世故吧,即便讨厌也不要表现出来,即便不想再联系,也没必要把关系闹僵。

无论是家庭还是职场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暴露在脸上,不要让人一眼就看穿你心里的想法,就算不喜欢或者讨厌,也不要轻易地表达出来,因为很容易在不经意间得罪到不该得罪的人。

人情世故始终离不开一个“礼”字,虽然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但只要懂礼,就是一个明白人情世故的人,礼多人不怪就是这个意思!

有些很随性的人觉得人情世故没那么重要,随意一点儿就很好,其实人情世故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同的人,意义也不一样,人情世故可以是走上人生巅峰的阶梯,也可以让人诟病的话柄。

接触人情世故一开始是父母的身体力行,所以人情世故这一方面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很小气的父母教不出很大气的孩子。

走上社会人情世故就很重要了,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认知和阅历。事实证明一个“会来事的人”比一般人的机会要多出三成。

大学时期曾听到在北京工作的一个姐姐说起过人情世故的事,当时认为她是在炫富,现在看来她并不是在炫富,而是在说明人情世故的重要性。

当时,她一个月有一万多的薪水,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是400-500元。当时,她的收入在我认识的人中算得上是巨佬。

但她却觉得根本不够花,她告诉我北京的生活标准很高,除了日常基本的开销,每个月还要划出一部分花费在人情世故发面,一个月下来也剩不下多少钱。

日常生活中除了随礼还有哪些人情世故,这里简单地说几点吧,大部分人情世故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

先说一个我初入职场被一个领导当面数落不懂人情世故的事吧!

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生了一场病,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一起来看我,出院以后我就接大家一起吃个饭,请他们吃饭说明我是略懂人情世故的,只可惜酒桌上却被领导说我不懂人情世故。

由于大部分人都不喝酒,所以我带了一瓶饮料、一瓶红酒、一瓶白酒。

领导50出头是爱酒之人,没想到领导和一个同事两个人喝了一瓶,我看到酒不够便准备出去买一瓶,刚起身就被领导叫住。

“不用去了!”

我看着领导说:“我看您没喝好,我再去拿一瓶?”

“我是没喝好,不过你不用去拿了。”领导说完倒了一杯红酒。

我有些不好意思,就说:“我还是去拿一瓶吧?”

“不用拿,下次记住,既然要请客喝酒就要把酒准备足,喝不完你拿回去都可以,不要中途出去买,你觉得我可能让你出去买吗?”

他的话让我很尴尬,他这样说显得我很不懂事,当时觉得酒不够出去拿就好了,为啥一定不能中途出去买酒?

因为这件事我在他心中被打上不懂人情世故的标签。

再说一些日常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去朋友家做客,一定不要空着手。

“一点心意,不成敬意。”拎着礼物上门,不是见外而是礼节。

带着礼物上门主人会说:“太客气了!”但还是会非常开心地收下礼物,没人会在意礼物贵重与否,关键是有没有这个心,礼轻情意重。

如果不带礼物上门,主人心里会想:“太小气了!”会被认为是不懂人情世故。

不给朋友添麻烦,不要总觊觎朋友帮助。

走上社会之后会遇到很多困难,有人愿意自己解决,有人则喜欢“出门靠朋友”,强烈的依赖性会让朋友渐行渐远,再热心肠的人也不愿意常常被麻烦,而且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而不是一味索取,从不回报,不能有“他混得比我好,帮助我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想法很容易让朋友的关系走到尽头,朋友应该相濡以沫,但没有谁是有义务帮你忙的,帮你是情义,应该珍惜;不帮你是正常,不要记恨!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不要因为小有成绩就沾沾自喜,不要因为一时不顺就怨天尤人。做人还是谦卑点好,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做事要么就不做,如果承诺了就尽可能做好,做不好是能力问题,不好好做是态度问题,能力是无法掌控的,但态度尽在掌握。

以上是我对人情世故的看法,欢迎大家指出不足,或者加以补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