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谭平/想与哥哥通通话

 潇湘原创之家 2022-09-12 发布于湖南

想与哥哥通通话

作者:谭平

想与哥哥通通电话了。有几天没有联系了,心里有点想。

今年“五·一”,出于礼貌更出于思念,与哥哥视频。很诧异,铃声响过后屏幕上显示不是在家里,好像是在其他什么地方。依据房间布置和设施,我心头一惊: “医院?住院了?!”

哥哥轻描淡写地说 “冇得事,这几天有点感冒……”又说 :“妈妈这一晌身体还行,这几天谷娥(我最小的姐姐)在招呼(湖南益阳方言,为照顾、侍候之意),你不用操心……”吊起来的心暂时放了下来。

近些年,担心我的身体,兄弟姐妹们有好多事情都瞒着我,这次也不例外。

这次一定要去看看哥哥。笫二天出发之前与之通电话,才知道他连夜去了湘雅医院。脑袋顿时一炸!常识告诉我——没有特殊情况绝不会去湘雅!

几天的寻医问诊,得出了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晴天霹雳,天塌地陷,漆黑一片……我五内俱焚,心惊肉跳,涕泗横流,不能自持……

哥哥,1950年农历3月生人,今年虚岁七十三。出生时正值解放不久,新中国在新的康庄大道上起飞领跑。父亲为其起名叫谭道,名字响亮好听,蕴含深邃,雅致高远;乳名叫放妹姐,饱含政治色彩,富有时代气息。通透和响亮的名字却与他矮个背驼、大脑袋、三角眼、凸牙齿、突嘴巴的形象有着天差地别。对于自己其貌不扬的外表,他常常借用历史上的晏婴、左思、包拯、刘墉……丑男自嘲自慰,让人哈哈一笑。

哥哥大我八岁半,是当之无愧的老哥哥。

确切地说,童年时的我对哥哥的印象并不太深。那时,我家刚来钱粮湖农场不久,农场刚建还没有学校,为了让哥哥读书,父亲让他一个人回了老家。再大点时,我启蒙读书,哥哥又在学校里寄宿,只有礼拜天碰碰面、拉拉手。小时候,也许因为很少与哥哥玩耍亲近的缘故,我对哥哥有一种敬之亲之、混合着远之的复杂感觉。

童年时的我与哥哥几乎没有戏闹的记忆,有的就只有二、三次在河里撮虾钓鱼的欢喜。有一次我提着木桶屁颠屁颠跟着,哥哥在水草里撮起蹦蹦跳跳的鱼虾时,哥弟俩的笑声随河波荡漾开来。还有一次哥弟俩趁着天黑去钓脚鱼(湖南益阳方言,指甲鱼),手忙脚乱跑了一大的,哥弟俩的惊叫击碎那天两岸的夜幕。

记忆最多最深是哥哥对我的管教。

我小学未读完时,哥哥高中毕业,回队务农后不久执鞭杏坛,开始了教书生涯。从此,我的身前身后除了父母的训诫,又多了一层哥哥的管束。

那时,八队小学与我家相隔一条河,哥哥在那里教书。有一天,哥哥让我陪他守校过夜。早上起床后,他用办公室桌上闹钟当教具教我认识时、分、秒,三根指针滴滴答答地循环往复,眼花缭乱,我只当作稀奇的玩具。我笨,我呆,就是不会。哥哥气得差一点摔坏了学校里唯一贵重的公物——闹钟。那天早上的太阳,哥哥和我的感觉应该是灰色的,明亮不起来。

后来,哥哥从分校调到中心校(小学和中学的建制)。那时,我在中心校读书。从此,与哥哥同床共枕、挨皮擦肉,我的生活和学习也多了一道如来佛的紧箍咒。

每天清晨起床,除了学校梧桐树下当当当的钟声,还有哥哥“起来啦”的催促声。每日三餐哥哥从食堂端来饭菜对我高喊“呷饭啦”。酷暑时的晚上哥哥噗嗤噗嗤地摇动着蒲扇让我酣然入梦。寒冬腊月的晚上,哥哥成为了《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媵人,于被中将我冻僵麻木的双脚久拥怀中……

1978 年上半年我高中毕业。之后又迎来我的人生笫一次大考——高考。二十来岁的我哥儿们义气重,又混蛋,与同学们这家聚会那家联欢,沉湎毕业派对不能自拔。哥哥托人找到我,喊进屋,关上门,咬牙切齿地一顿臭骂,还加上重重的耳光。

我人好像醒了,但机会失去了。那年的高考不仅伤了自己,更伤了哥哥的心。

那顿耳光不啻让我猛醒,更是我人生的重塑,一生刻骨铭心。没有那顿耳光,就没有了我1979年的高考,笫二年我登上奇家岭,迈入师专学府,也算是一个农家孩子的如愿以偿。

在后来聊天中我得知,挨过哥哥狠揍的不只是我,还有我的三个弟弟。起初闻之,心理平衡,心中不免窃喜;而今深思,长兄如父,铁肩担着道义。

师专毕业后,我也成为了哥哥的同行,都教初中语文,只是不同校。每次回家聚会,哥哥针对性很强地谈论起生活、学习和工作,及时指点迷津、化解疑惑。不用讳言,今天的我背上都有哥哥抽打的鞭痕,每一次提脚迈步都有哥哥暖心呵护和搀扶。

哥哥,弟弟妹妹们让你操心了!

几天前,博士外甥在朋友圈中转发了一篇《有哥哥真好》的文章,读之引起共鸣,感慨连连。

借用时髦用语——哥哥,我一路走来,感谢有你!

哥哥,从一个高中生成为一校之长,事业上虽然算不上功成名就,但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稳稳当当地走过了四十多年。回首以往,他多次说他很满意,很满足。很好,古稀之年的他能知足就是快乐,我还能说什么呢?

但我还想聊聊集长子、丈夫、兄弟(姐妹)、父亲于一身的哥哥在大家庭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家兄弟姐妹九个,哥哥属老二,兄弟中属老大。这些年来谁也撼动不了“老大”的地位。套用当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用语,我要说“生活艰难才知哥哥可贵”!

读梁晓声的《人世间》,勾起了我的回忆。细细比较,实际上我家那时的困境较之书中描写的窘况有过之而无不及。

生活的切肤之痛让我感悟:人间的烟火不仅能煮饭炒菜、给人温暖,但弄不好也能呛喉熏眼、让人泪流满面哩!

我们家兄弟姐妹多,年龄间隔像楼梯——一坎接一坎。那时粮油按人头、按大小配给,兄弟姐妹们都处在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大,常常这顿没有吃饱,下顿没有着落。

兄弟姐妹成人后,先后嫁娶,成家立业。那些年月里,一家一档,生儿育女,田头屋里,细细碎碎,忙忙碌碌,辛辛苦苦,生活都难。尤其认知不同,观点不一,人多嘴杂,吵得鸡飞狗跳,弄得鸡毛一地。老话说得没错——贫贱夫妻百事哀。

面对着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艰难生活,父母真是山重水复,束手无策,哀声叹气。

此时此刻,站出来力挺力撑是哥哥。

哥哥有三个儿女要养,经济上也是捉襟见肘,压力山大。但面对大家庭的困境,他毅然决然想方设法济困解难。小姐姐的儿子读书的资助,七个弟弟妹妹婚娶的筹款,七弟搞养殖的借钱……不一而足,不胜枚举。

对于妯娌之间、姑嫂之间的口角之争,他抽丝剥茧,辨明是非,公正处事,抓大放小,大事化小,息事宁人,掌控大局。客观地说,大家族中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纠结,甚至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死结。但是,哥哥用公心树立威信,用无私付出凝聚人心,用苦口婆心化雨润物,用亲情至爱串联起一个又一个家庭。所以,今天的大家族依旧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融洽和谐。

这次病后,哥哥一再欣然感慨:“我生活在兄弟姐妹们的爱中!”哥哥,我要说这是你几十年来培根铸魂的开花结果,是对你呕心沥血、躬身笃行的最好回报!

十多年来,老娘一直住在哥哥家,侍奉老娘的重担哥嫂一肩单挑。照顾精心,护理细致,从来不需要兄弟姐妹们操心。怕兄弟姐妹们因未赡养老而过意不去,哥哥一而再再二三表明:“我能照顾老娘我是幸福的……”孝心一片,天地可鉴。

哥哥嫂子照顾好与不好,只有老娘最有发言权。用老娘的话说就是“是你们(意指哥嫂)接我来的,哪个想接我去,我哪里也不去!”哥嫂成了老娘晚年的精神依赖。老娘的心安理得是对哥嫂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侍候的最好赞赏,用不着我在此赘述。更何况还有滔滔不绝的悦来河水替我日夜述说……

哥哥不是完人,有不少缺点,比如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动气易怒、脾气倔强等,但瑕不掩瑜;哥哥不是圣人,却笃行圣贤仁德。古人云: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哥哥对于我谭氏家族来说是大厦的栋梁、远航的舵手、中流的砥柱……

多年前,哥哥对我很深情地说:“听到一声'哥哥’喊我,心中有再大的不快、再深的委屈也会烟消云散……”

笔墨到此,忍不住想拔通哥哥的电话,因为喉咙里梗塞着一句话——哥哥,你头上这顶“哥哥”的桂冠虽然无比高贵,但是是不是有点太过于沉重?!

记得有年春节,网上给哥嫂拜年,我特意选择了降央卓玛演唱的《哥哥》,想让哥嫂聆听听我的心声。今天再次转发,暂且作为我与哥哥的通话吧:

哥,从小我一直问你

为什么你是哥我是弟

……

为什么爱我从不放弃

……

我知道你也没大力气

你说你是哥哥我是弟

你要为我遮风挡住雨

再难的路也要在一起

一心找到人生的路基

……

想说的话永远说不清

手足的情,兄弟的心

……

作者简介

谭平,网名深山溪水,湖南君山区退休人员。蜗居斗室,闲着无聊,想起涂鸦,状写生活,表露心迹。怡情养性,期许迟滞痴呆、岁月悠哉。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