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家相见是生命之洞见——【礼庆琐谈】之【57】

 新用户97560OBk 2022-09-12 发布于江西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此太虚幻境之对联,世人往往真假不分。此联在《红楼梦》中曾两度出现,甄士隐一生曾享尽荣华,终家道变故,遁入空门。作者借宝玉之眼观看此联,从某种意义而言,亦是对其一生道路缩影之暗示。

世间诸事,真真假假,总难察觉,何苦劳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生命智者,探索真相,破除假象,随着年龄和心智之成熟,不再执迷于虚伪之表层,让内心变得越来越真实、从容和淡定,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正道。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是《一代宗师》中被传诵最广的台词之一。据传此三见,原型来自于“三家相见”,是一种神秘之道家理念。

所谓三家,在道家谓之身心意,在佛家称之为身口业。通过修炼,使身心意从各自为政到合而为一,称之为“三家相见”喻精气神从分离状态走向混融合一,亦表示身心意构成整体而不分离。最早把“三”作为一个养生术语的,是老子之《道德经》,书中阐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之言。其中,“一”相当于太极,“二”是天地或阴阳,“三”是阴阳中和之气,故有“三生万物”之说。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一代宗师》中强调的是武功境界。扩而广之,亦应是关乎人生修养之精妙见解。人生之苦皆来自我执,破除我执方能得到真正自由、超脱的灵魂,而破除我执之灵丹妙药,便是“三见”

“见自己”,即正确的定位、认知自己。世人之眼睛一般喜欢向外看,看他物易,见自己难。“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见自己,须在“静”中方能实现。

若只见自己,不见天地,便会陷入我执,执着于所见之幻象,看不见他物,作茧自缚。唯把自己放入天地大格局中重新认识自己,见自身之渺小,才能找到生命之圆满,这便是“见天地”。欲见天地,必增我识,放下我执,觅回真我。

所谓“见众生”,须彻底放下自我,以众生心为我心,合二为一,如此之人方能修炼至“无我”之状态。达此状态之人,往往是谦和的,是深邃的,是恬淡的,是自在的,是自如的。一般而言,见众生,须在“趣”中觅得。

天高三万丈,地深三万尺,人之身高往往不过七尺。然而,在弘一法师看来,见自己,却是三见之中最艰难的。

他曾在书中说道,“无论男女,智慧开了皆不会好色。能被一个东西迷住,定是自己之爱欲心太重。真正美好之物,只愉悦人心,并不迷惑人。见天地容易,见众生也不难,唯有见自己,须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人生最大的发现就是找回真正的自己。活得明白,即是一种修行。”多么痛的人生感悟,多么精妙的人生感知。

《金刚经》也强调,“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凡是对我、他人、众生及寿者产生看法,便都不是菩萨。

生命本短,人生本苦,何必为难自己,为难他人,为难世界。人心,一半是佛,一半是魔;善恶,往往在一念之间。理解和包容世间万物,不仅是一种人生格局,更是一种生命洞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