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伤风脱敏注射是按照说明书来,还是教科书来?

 纳洛酮护理天地 2022-09-13 发布于河南

教科书跟说明书有冲突的时候以说明书为准, 你赞成吗?

话题

@sunny

老师,以前破伤风脱敏注射是0.1,0.2,0.4,余量。但我看到现在有0.2,0.4,0.8,余量。我有点搞不明白到底有没有更新?

解答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我们手头现在能找到的循证依据有护理教科书《基础护理学》、破伤风抗毒素说明书以及《成人破伤风急诊预防及诊疗专家共识》。

下面,让我们究根结底。

一、护理教科书《基础护理学》第五版  

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护理教科书《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的破伤风脱敏注射是0.1,0.2,0.4,余量。这一点,对很多护理人员,已经是印在脑海里的固有格式,但现在的破伤风抗毒素说明书,已经跟第五版的护理教科书不一样了(谁手头有第六版的看看更新了么有?留言里分享一下!)。

二、破伤风抗毒素说明书

脱敏注射法:在一般情况下,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 10 倍,分小量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 30 分钟。第 1 次可注射 10 倍稀释的抗毒素 0.2 ml,观察无紫绀、气喘或显著呼吸短促、脉搏加速时,即可注射第 2 次 0.4 ml,如仍无反应则可注射第 3 次 0.8 ml,如仍无反应即可将安瓿中未稀释的抗毒素全量作皮下或肌内注射。

这一点,就是上述话题中所提到的脱敏注射之0.2,0.4,0.8,余量。

三、指南

《成人破伤风急诊预防及诊疗专家共识》有云:

1.这些情况避免使用   如注射局部反应特别严重或伴有全身症状,如荨麻疹、鼻咽刺痒、喷嚏等,则为强阳性反应,应避免使用抗毒素。

2.先少量注射观察   即使无过敏史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性休克或血清病的可能,可先注射少量于皮下观察半小时,无异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

3.脱敏注射法  同破伤风抗毒素药品说明书。

面对这三种论据,鉴于教科书更新较慢,随药而带的药物说明书以及最新的破伤风应用指南,更与时俱进且更具权威性。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的这种常用做法:按破伤风抗毒素说明书上载有的脱敏注射法(0.2,0.4,0.8,余量),进行脱敏注射。

如何保障患者注射安全?

1、掌握正确的皮试方法   皮试液配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将抗毒素稀释10倍,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05ml,观察30分钟,注射部位无明显反应者为阴性。

2.有过敏史慎用   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应将第 1 次注射量和以后的递增量适当减少,分多次注射,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3.注意用药后观察  门诊病人注射抗毒素后,须观察30分钟始可离开。

4.用药期间提高警惕  即使无过敏史或过敏反应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性休克或血清病的可能,可先注射少量于皮下观察半小时,无异常反应,再将全量注射。

5.全程安全保障  脱敏注射全程做好严密观察和抢救应急准备。

后记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临床基于患者的用药安全,脱敏注射已经慎之又慎。且要在充分告知风险,以及签署安全告知书的前提下,才会慎重行事。更多的临床医护人员面对患者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有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医院,医护人员会为患者建议肌注无需皮试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因此,破伤风抗毒素的脱敏注射法,现在临床已经减少了很多,但这种脱敏注射,并未淘汰。这是医护人员需要知晓的地方。

参考文献

1、破伤风抗毒素药品说明书.

2、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等.成人破伤风急诊预防及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12)1323-1332.

3、基础护理学/李小寒等主编.-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