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首发|西泠印社61年无社长,这次将空缺多久?

 泮溪别馆 2022-09-13 发布于江西


斯舜威

吾国斯文  第419期

西泠印社61年无社长,这次将空缺多久?

西泠印社自1904年创立至今,已有整整61年没有社长,超过了建社114年历史的一半,这丝毫不影响西泠印社成为天下第一名社。没有社长或者仅仅只有挂名社长,“名社”事业照样发展,也就成为西泠印社的特色之一。

61年社长空缺情况大致如下:

1904年至1913年,10年没有社长。1913年西泠印社成立10周年时,吴昌硕(1844-1927,83岁)成为首任社长。

图片

吴昌硕

吴昌硕1927年去世后,社长空缺21年,直到1948年,马衡(1881-1955,74岁)出任第二任社长。

图片

马衡

马衡1955年去世,第三任社长张宗祥(1882-1965,83岁)由1963年出任,与第二任相隔8年。

图片

张宗祥

张宗祥只当了2年,1965去世,第四任社长沙孟海(1900-1993,93岁)于1979年出任,间隔14年。

图片

沙孟海

沙孟海1993年去世,第五任社长赵朴初(1907-2000,93岁)于同年继任,这是唯一一次社长没有出现“空窗期”的衔接。

图片

赵朴初

赵朴初2000年去世,第六任社长启功(1912-2005,93岁)于2002年出任,间隔2年。

图片

启功

启功在任3年,于2005年去世。在间隔6年之后,2011年12月13日,饶宗颐(1917-2018,101岁)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图片

饶宗颐

为了更加一目了然,特将社长“空缺期”列表如下:

1904-1913,空缺10年;

1927-1948,空缺21年;

1955-1963,空缺8年;

1965-1979,空缺14年;

2000-2002,空缺2年;

2005-2011,空缺6年。

累计空缺时间达61年。

2018年2月6日,饶宗颐先生去世,享年101岁。

下一任西泠印社社长将由谁出任?

这次“空窗期”将会多久?

图片

牡丹梅石  吴昌硕  中国画

146cm×83.4cm  1879 年  湖州市博物馆藏

这个问题又成为公众关心的问题,好在有一点大家是放心的,这就是,历史已经证明,西泠印社有没有社长,或者有了社长之后这位社长是否光临西泠印社,问题都是不大的。

从上述7位社长的情况看,能够成为西泠印社社长,有几个特点:

1.会不会篆刻没有关系,但学问一定要好,要成为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最好成为国学大师,至少在某一领域要有举国公认的地位。

图片

李白诗《峨眉山月歌》  马衡  书法

137.2cm×34.5cm  1930 年  天一阁博物馆藏

2.寿命一定要长,7位社长,1位74岁,2位83岁,3位93岁,1位101岁,都是高寿之人,而且,都是到了晚年才顺理成章在众人簇拥下登上这一位置,一登上就一直当到去世。迄今为止,西泠印社社长都是“终身制”,这恐怕是全世界唯一的个案。我没有考证,不知道还有没有另外一个社会组织,不当则已,一当就当到去世为止的。

3.一位社长去世,很难找到接班人,需要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也是西泠印社的重要特色。

综上所述,西泠印社社长都不是“争来的”,而是“等来的”。因而,没有社长,不妨空着,大可不必急于寻找“转世灵童”般急匆匆寻找继任者,谁有缘出任就出任,暂时没有就耐心等待,在61年“空窗期”的基础上,再增加几年又有何妨?所以,内心希望出任社长的诸公,“功夫在印外”,还是在学问上多下点功夫,在养生上多下点功夫,无论如何应该争取高寿。到了你的人生晚年,可以和你等量齐观的人寥寥无几了,或许你就可以当仁不让了。

图片

毛泽东词《十六字令》  张宗祥  书法

136.5cm×67.5cm  1964 年  西泠印社藏

饶公在多个方面破了西泠印社社长的记录,特别是在就任社长年龄、亲临西泠印社年龄,以及享百岁高寿等方面,创下了多个第一,真正的“金石寿”“仁者寿”啊!

我关心的不是谁来继任社长,而是谁能打破饶公创下的年龄记录。

2018年3月5日惊蛰

图片

附10年前旧作一篇:

“社何敢长”

斯舜威

1913年,57岁的吴昌硕在西泠印社建社10年之际,被公推为首任社长。在此前的10年时间里,丁仁、王禔、叶铭、吴隐4位创始人互相谦让,谁也不肯出任社长。而盛情难却的吴昌硕在就任社长后,留下了一副名联:“印讵无源,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社何敢长”四字,既体现了大师的谦让雅怀,也表明了“西泠印社社长”位置确乎非同寻常,轻易不敢就任。正因为如此,当吴昌硕1927年仙逝之后,丁、王、叶3位(吴隐已去世)依然不肯就任社长,直到1948年才邀请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出任第二任社长。也就是说西泠印社从创立到1948年,除了吴昌硕执掌社长的14年,有整整30年是没有社长的。此后,“没有社长”的历史一再重演,在西泠印社105年历史中竟有57年社长阙如。

图片

毛泽东词《浪淘沙·北戴河》句  沙孟海  书法

120cm×41cm  1963 年  西泠印社藏

2005年第6任社长启功去世后,社长之位空缺3年,原以为在不久前105年庆典期间召开的第12次社员大会上新社长会亮丽登场,然而,“谜底”揭晓,西泠印社依然“没有社长”。在目前情况下,这样的安排,不能不说体现了决策层的良苦用心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因为,在没有众望所归的人选的情况下,在不管安排谁出任此职都有可能招致社内外非议的情况下,“宁缺毋滥”确实不失为一着妙棋。于是,西泠印社选择了继续等待,等待公认的“高人”有朝一日横空出世。

让人不由得杞人忧天的是,这种等待,有点类似于“等待戈多”。“戈多”是谁?将在何时出现?谁都不知道,一切都是未知数,知道的只是必须继续等待。

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另外一个组织,不管是群团组织,还是官方组织,其“首长”竟如此难以甄选,却又可以在“无长”的情况下长时间照常顺利运行。这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一方面,这位“掌门人”在学术上、社会声望上的地位必须是无与伦比的,必须是公认的泰斗魁星;另一方面,他又可以是象征性的、挂名的,不要说不必亲自处理印社事务,哪怕就职后一辈子不踏进西泠印社门槛也没有关系(比如启功“执掌”西泠印社后就没有到过杭州)。也就是说,西泠印社需要的是一面旗帜,一根标杆,一个象征,至于具体的运行,当地有关部分十分重视,足以保证其健康发展、顺畅运行。

问题在于,如果这位社长以吴昌硕为“标杆”,那么,我可以断言,不管等待多少年,这样的人物恐怕再也难以重现。历史是必然向前发展的,但是文化人物却不一定一代胜过一代,有的大师注定是空前绝后的,非常可能后世再也无人能够超越。以现代史为例,如果只有达到蔡元培的水平才能执掌教育部,只有达到林风眠的水平才能担任艺术学院院长,那许多位置只能永远空缺。

图片

自作诗《重游延安》  赵朴初  书法

72.5cm×73cm  1977 年  西泠印社藏

其实,以一个门外汉的眼光看,我觉得目前可以担任西泠印社社长的人选是不少的,远的不说,单就西泠印社所在地杭州来说,足以胜任此职的人也可以列出好几位(为了避免口舌纷争,点到为止,恕不一一列举)。他们中的不少人,实际上早已在为西泠印社的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我相信尽管没有“社长”的名分,今后他们依然会兢兢业业为西泠印社尽到自己的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几乎不大可能“脱颖而出”。因为,他们几乎不可能在今生今世达到西泠印社迄今为止6位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望。除非降低“标准”,他们很难与6位前辈比肩而立,即使勉强“立”在一起,也必将招致物议。

导致这一情况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西泠印社作为“天下第一名社”,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国内外篆刻圣地,其地位已经到了“神化”的地步,但是,现实的社会文化积淀和学界人才结构,却很难与其相匹配。这种强烈的反差,造成了目前在“社长”问题上的尴尬。

图片

竹石图  启功  中国画

69cm×45cm  1979 年  西泠印社藏

如此说来,西泠印社社长就将无法产生了?也未必。既然有“反差”,就索性朝“反差”的两个方向寻求解决的方法。比如,推举吴昌硕为永久性社长(反正是象征性的、挂名的,何不把吴昌硕作为永久性的篆刻“精神领袖”?)日常工作则由副社长或设立学术委员集体处理。如此举不妥,则不妨面对现实,将“标准”降低,从现有西泠印社广大精英中实事求是选拔产生。如果两种方法都不行,则不妨继续“没有社长”。既然105年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没有社长”,则事实已经证明有则有,无则无,顺其自然,有无皆可,不必强求。

当然,这只是外行人说外行话罢了,当不得真,得罪得罪。

图片

云林笔意山水  饶宗颐  中国画

121cm×58cm  1967 年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藏

(原载《书法报》2008年11月12日“老斯说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