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元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

 无念有念 2022-09-13 发布于福建

【别名】丹田、下纪、次门、三结交、大中极.

【出处】《素问·气穴论》篇: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下纪者,关元也.

【归经】任脉.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释名】关,关藏;元,元气.穴近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为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为足三阴、任脉之会,故又名'三结交'.穴居石门之下,又名'门'.

【类属】

1.小肠的募穴.

2.交会穴(任脉、足三阴之会).

【穴性】调补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回阳固脱、强身健体.

【主治】

1.泌尿系统病症遗尿,尿失禁,尿潴留,尿路感染,小便赤涩,急慢性膀胱炎.

2.生殖系统病症遗精,阳痿,性功能减退,前列腺炎,妇人带下、月经不调、胞衣不下、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产后恶露不止.

3.消化系统病症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癥瘕,胀,肠道蛔虫病.

4其他病症休克,眩晕,虚劳、腰痛、奔豚气,发热,脑血管意外,低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

【配伍】配阴陵泉治疗气癃溺黄、黄带阴痒;配太溪治疗久泄不止、久痢赤白配涌泉治疗滑精、腰痛、气淋;配中极、阴交、石门、期门治疗胸胁痞满;配子宫、三阴交、足三里、气户、肾俞治疗肾虚不孕;配然谷、阴谷、交信治疗阴虚崩漏.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0.5~1.5寸.不可过深,以免损伤小肠,膀胱充盈时亦可被刺中,故针刺前宜先排尿;可灸;但孕妇禁刺灸.

【古代应用】

《针灸甲乙经》:胞转不得尿,少腹满,关元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寒气人腹.

《外台秘要》:暴疝,少腹大热,关元主之.

《针经摘英集》:治小便痛不可忍者.

《医学入门》:主诸虚肾积,老人泄泻,遗精,白浊;令人生子.

【临床报道神奇作用与功效】

1.泌尿系统病症

(1)膀胱炎:《延边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报道:针刺关元透中极、曲骨穴治疗急慢性膀胱炎88例.用4寸毫针,从关元透中极、曲骨穴,强刺激泻法,针感达到尿道为佳;同时配合针刺三阴交穴,得气后留针10分钟每日1次,5~7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1次后显效85例,第次治疗后显效3例,全部有效.

(2)遗尿:《湖北中医杂志》1983年第6期报道:关元、三阴交埋针治疗遗尿286例.按埋针常规操作,每次留针3天连埋5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138例(48.3%),显效111例(38.8%),无效37例(12.9%),有效率87.1%《中国针灸》1985年第6期报道:针刺关元、百会治疗遗尿500例.取穴:关元、百会,常规针刺,平补平泻,动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经治1~3次,痊愈453例(90.6%),3次以上痊愈23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8%《新中医》1989年第10期报道:电针关元、三阴交治疗遗尿102例.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接电针治疗仪,疏密波刺激15~2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71例(69.6%),好转30例,仅1例无效,有效率9%《河南中医》1990年第5期报道:针灸关元、中极、百会治疗遗尿306例.先针刺关元透中极,针后加灸,百会也灸,每次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结果:

痊愈226例(73.9%),显效56例(18.3%),有效率92.2%《针灸学报》1992年第6期报道:针刺关元、长强、三阴交治疗遗尿135例关元、三阴交常规针刺并留针,长强针刺得气后即出针.每日或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经过4~14次治疗,痊愈129例(95.6%),无效6例.

(3)尿闭:《陕西中医》1987年第12期报道:针刺关元、阴陵泉、膀胱俞治疗产后、截瘫后和外科手术后尿闭38例.常规针刺,每日1次.结果:全部治愈.

《河北中医》1995年第5期报道:关元穴药物敷贴治疗新生儿尿闭20例.以葱、姜捣烂外敷于关元穴上1~2次.结果:敷药1次治愈12例,显效4例(第2天再用1次而愈),无效4例.《中国针灸》2003年第9期报道:针刺关元治疗尿潴留86例.

关元穴用5寸长毫针向下斜刺进针(与皮肤体表呈30°),大幅度提插捻转,针感最好放射至会阴部(男子到达龟头,女子到达阴蒂),再给予较强刺激提插捻转,间隙行针,约3~5分钟出针.每天1~2次结果:治疗1次小便通畅47例(54.6%),2次小便通畅22例(25.6%),3~5次小便通畅14例(16.3%),无效3例.有效率为96.5%

(4)前列腺炎:《针灸临床杂志》1995年增刊报道:针刺关元、秩边穴为主治疗前列腺炎68例.关元穴针尖向下斜刺2~3寸,有酸麻胀感或触电感放射至会阴部或小腹,采用震颤法行针2分钟,留针40分钟.结果:对下焦湿热型全部有效,对脾肾气虚型有效率为90.9%,对气滞血瘀型有效率为90%.

2男性病症

13.png

(1)男性功能障碍:《中国针灸》1988年第2期报道:针刺关元、中极、三阴交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100例(其中,阳痿66例,兼早泄、不射精、无精液、精子成活率低34例).取穴:关元、中极、三阴交(双),针刺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留针15分钟,其间每隔5分钟行针1次,并用捻转补法加强行针1次(10秒钟).每日1次,2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7天.经过1~14天的治疗(平均7.1天),痊愈87例,好转13例,全部有效;其中应育人数78例,治疗后生育48例(61.5%);66例阳痿患者均获痊愈,应育的4例中已生育35例(占83.3%)(2)阳痿:《湖北中医杂志》1992年第6期报道,关元穴位注射治疗阳痿380例.主穴:关元;配穴:气海、三阴交、足三里.每穴注入人胎盘组织液、鹿茸精混合液0.5~1ml.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92例(50.5%),显效98例(25.8%),好转52例(13.7%),无效8例(10%),总有效率为90%《中国针灸》1996年第3期报道:关元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涌泉穴治疗阳痿386例.

关元穴注入丙酸睾酮10mg(1ml),4日1次,5次1个疗程;针刺涌泉穴时患者闭目,意守丹田(关元穴处),每日1次,20次1个疗程.经治2个疗程,痊愈179例(46.3%),好转184例(47.7%),无效23例(6%),总有效率为94%《河北中医》2000年第2期报道:针刺关元为主治疗阳痿58例.主穴:关元,肝郁气滞加百会、间使;肾阴不足加肾俞、太溪;肝肾阴亏加太溪、三阴交.患者仰卧,先用捻转刺法针关元,使针感务必到达前阴然后在此针上下各1寸处呈反八字形再斜刺1针,针感也同样要求抵达阴部,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结果:治愈42例(72.4%),显效11例(19.0%),无效5例(8.6%),有效率为91.4%.《陕西中医》2002年第10期报道:针灸按摩关元、中极穴治疗阳痿48例.针灸取穴:①关元、中极、三阴交;②肾俞、命门、三阴交;两组交替使用.常规针刺,关元、中极必须使针感达到会阴部,且有麻、胀、重等感觉,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按摩取穴:会阴、足三里、然谷穴,患者自行采取指压按摩,每穴按压5~10分钟,使之产生酸麻重胀的感觉,每日早晚各1次.按压结束后,再用麝艾施灸足三里、然谷,每穴5分钟,每日晚1次.结果:痊愈24例,显效20例,好转4例,全部有效.

3.妇科病症

(1)痛经:《上海针灸杂志》1990年第2期报道:针刺关元、三阴交治疗痛经350例.常规针刺,每日1次.结果:痊愈342例(97%),好转5例,无效3例,有效率99.2%

(2)闭经:《中医研究》1996年第6期报道:一患者闭经,伴少腹冷痛、形寒肢冷.取本穴配血海、三阴交,泻法,配合艾灸3诊后少腹冷痛消失,连针8次,月经来潮.

(3)带下症:《中国针灸》1990年第5期报道:针刺关元、气海、归来治疗带下病144例.快速进针,得气后施行补法不留针.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结果:痊愈106例(73.6%),好转32例(22.2),无效6例(4.2%),有效率为95.8%《中国针灸》1994年增刊报道针刺关元、中极穴治疗白带增多17例.关元穴稍向下斜刺1寸左右;中极穴直刺1.2寸,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痊愈12例(706%),明显好转4例(23.5%),无效1例(5.9%),有效率为94.1%,经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4)功能性子宫出血:《新中医》2000年第期报道:关元穴日光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8例.结果:痊愈36例,好转29例,无效3例.《甘肃中医》2001年第5期报道:一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经血时多时少,淋沥不止,血色鲜红.曾用黄体酮及止血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经用隔姜灸关元穴治疗,2次血止而愈.

(5)习惯性流产:《辽宁中医杂志》1994年第11期报道:中药外敷关元穴治疗习惯性流产20例.药物组成及炮制方法:酒洗当归炒黄芩、益母草、粉甘草各50g,生地黄24g,炙黄芪、炒白术、杭白芍、肉苁蓉各15g将上方按比例置于1000g麻油中,7日后将药熬枯去渣,再熬沸离火片刻,加米醋50g,用桑枝搅匀,使白烟退净,再熬到滴水成珠时,加飞黄丹400g,熬成软膏,等温热时加龙骨粉50g搅匀,用缎布剪成盏口大,挺膏备用.对习惯性流产者,将此膏药贴于关元穴,14日换1次新膏,到临产为度.结果19例顺利生产,1例在妊娠5月时,不慎摔倒而流产.

4消化系统病症

(1)急性胃肠炎:《时珍国医国药》200年第2期报道:关元穴注射治疗急性胃肠炎96例.注射药物:庆大霉素4万IU地塞米松5mg、胃复安10mg、2%普鲁卡因0.5ml混合.1日1次,必要时12~24小时重复1次.结果:1次治疗痊愈42例,显效22例;2次治疗痊愈56例,显效28例,好转9例,无效3例,有效率96.9%

(2)呕吐:《中国针灸》1982年第4期报道:艾灸关元、三阴交治疗妊娠呕吐151例.主穴:关元、三阴交,脾虚加足三里;肝胃不和加太冲.每次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结果:1周后痊愈146例(9.6%),好转5例,全部有效.

(3)腹泻:《陕西中医》1994年第2期报道:温针灸关元等穴治疗老年慢性泄泻244例.取关元、足三里、天枢穴,行温针灸法.总有效率91%(4)便秘:《新疆中医药》2001年第10期报道:关元、天枢穴温针灸治疗习惯性便秘45例.每穴温针灸4个艾段(每段艾柱长约2.5cm),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33例,好转9例.

5.其他病症

(1)虚热:《中国针灸》1998年第3期报道:一患者气虚发热,灸关元、足三里、百会等穴.每日1次,10次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好转,后嘱其自灸1个月后痊愈.

(2)休克:《上海针灸杂志》1985年第1期报道:艾灸关元穴救治休克病人30例(出血性休克7例,感染性休克23例).可使血压和体温很快并明显回升,既有升压效应,又对周围组织和毛细血管血流灌注不足有改善作用.《新中医》1990年第2期报道:艾灸治疗中度出血性休克及过敏性休克各1例,灸后即效.《中国针灸》1993年第1期报道:灸关元穴为主急救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如过敏反应、外伤、急性胃肠炎失水过多、上消化道出血和难产失血过多等)均获痊愈.其中1例从高处摔下致昏迷不醒,用两根艾条齐灸关元3分钟即醒;1例药物麻醉拔牙引起过敏反应性休克,针水沟、内关、涌泉穴无效,改用3根艾条齐灸关元10分钟苏醒.《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报道:62岁女教师,平素体弱多病,头晕,纳差,神疲乏力.查:舌淡,脉沉细,血压低(98/65mmHg)经灸关元、足三里2个疗程后血压升至135/83mmHg

(3)奔豚气:《河南中医》2000年第2期报道:针灸关元、气海穴为主治疗奔豚气26例.取穴:关元、气海为主,肝肾气逆加期门、太冲、公孙、内关;寒水上逆加膻中、三阴交、气冲.关元隔姜灸;内关平补平泻膻中、期门、公孙泻法;气海、气冲、太冲行艾卷雀啄法灸,以皮肤红润、症情缓解为度.结果:痊愈20例,好转6例,全部有效.

(4)减肥:《中国针灸》1985年第6期报道:每日用电动按摩器坚持按摩40分钟,有减肥作用.观察44例,经17~50次治疗,35例体重下降1~5kg(5)鼻出血:《扁鹊心书》记载:本穴针刺2寸左右,施行补法,治疗鼻衄,极效.

(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国针灸》2003年第2期报道:在常规选穴基础上加TDP照射关元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2例.结果:治愈102例,好转40例,全部有效.

(7)类风湿性关节炎:《上海针灸杂志》199年第6期报道:针刺结合重灸关元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以关节周围局部取穴为主,加用艾条灸关元穴2小时,每日早晚各1小时,5天为1个疗程.另以单纯针刺组20例作对照,以关节周围局部取穴为主,针刺30分钟,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结果:重灸关元组显效1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有效率83%;单纯针刺组显效5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有效率75%.两组疗效比较,针灸结合组高于单纯针刺组,且有显著性差异,x2=5.2,P<0.01

【现代研究】

1.泌尿系统方面《中华外科杂志》1961年第7期报道:对于支配膀胱神经完整的尿潴留患者,针刺关元等穴几乎每次捻针均可以引起逼尿肌收缩,使膀胱内压随之增高;捻针停止逼尿肌即舒张,膀胱内压随之降低.

《上海针灸杂志》1994年第4期报道:对25例尿道综合征病人,灸关元、气海,针刺水道、三阴交等穴,有效率达88%.与口服氟哌酸胶囊组对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尿频、尿急、排尿不畅症状明显改善,最大尿道压、排尿压相对下降,逼尿肌功能恢复.

《华西医学》1998年第2期报道:实验表明在给紧张性膀胱或尿失禁患者针刺关元、中极穴时,可使膀胱压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松弛性膀胱或尿潴留者,则可使之升高.

2.生殖系统方面《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6年第2期报道:针灸关元、三阴交为主治疗阳痿患者,可以使低下的血清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升高而对卵泡刺激素(FSH)含量调整不甚明显.初步说明对阳痿病人生殖激素水平有调整作用.

《针刺研究》2003年第2期报道:电针关元穴可使血清雌二醇(E2)含量显著提高,FSH、LH含量显著降低,下丘脑B-内啡肽含量显著升高.提示该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通过调节生殖内分泌和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挥作用.

《甘肃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报道:选取关元、肾俞等穴,施以针刺补法,并重灸关元穴,对腺嘌呤诱发的肾阳虚睾丸功能损害家兔模型,进行针灸治疗的实验观察.结果显示:能使其动物机体功能增强,生精功能显著改善,精子数量、精液质量参数明显提高;能够修复和改善受损家兔的睾丸组织,使萎缩变性的睾丸组织恢复并接近正常;能够显著拮抗腺嘌呤对睾丸组织的损伤作用.表明针灸关元穴具有补肾助阳、培元生精、扶正解毒的作用.

3.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衰老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通过针灸小白鼠的关元穴,其血聚睾酮含量和附性器官的重量明显增加.提示针灸本穴能促进和加强下丘脑一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在抗老防衰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第6期报道:针刺关元穴能改变老年大鼠肝脏结构因衰老造成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延缓肝细胞、肝血窦的衰老.

《河北医学》1999年第12期报道:针刺关元穴有明显增强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关元穴具有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增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作用有关,也可能与针刺关元穴具有加强红细胞上红细胞膜补体受体1(CR1)活性的表达有关.另外,针刺后脾脏重量的增加说明了T、B淋巴细胞的活性及其抗体分泌产生能力的增强.针刺关元穴对机体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增强作用,为临床使用该穴治疗某些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提供了又一实验依据.

《新中医》2000年第11期报道:对老年人实施关元穴隔姜灸后,其体内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明显升高,从而提高了机体防御自由基的能力,说明本法对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另外,关元穴隔姜灸后外周穴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均有一定变化,其中T3T比值均有显著升高,从而说明了本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起到保健强身的作用.

《中国针灸》2002年第11期报道:针刺关元穴能调节脑心肝肾组织中NO的含量;能提高脑心肝肾组织中抗氧化能力,使SOD的含量增高,丙二醛(MDA)的含量降低;能提高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指数.提示针刺关元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4.其他方面《上海针灸杂志》1985年第1期报道:艾灸关元穴可使休克患者的血压、体温明显回升.说明本法不仅有升压效应,而且对周围组织、毛细血管血流灌注不足有改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