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怀疑一个患者是否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但是对这个疾病认识又不足。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上微信搜索一下,看看各大公众号里有无介绍。可惜,超声极少有这个疾病的介绍,基本都是CT方面的文章,但是光看CT又有点隔靴搔痒,似懂非懂。在知网下载了几篇文章看了看,还是晕晕乎乎,不得其法。还别说,真有那么点用,至少对占比80%以上的弥漫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有所认识了。  由此得知,想要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光看国内的文献资料是不够的,还需要放眼世界(我的意思可不是说国内水平不够好,勿喷)。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以关键词“Xan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来简单聊一聊如何使用Pubmed吧。 首先当然是获取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英文术语了,我比较喜欢用“术语在线”网页版(当然,你也可以用别的方法)。然后,左边有一个筛选工具,如果只想看综述类的文章,就勾选“Review”这个选项,时间也可以首选近5年的,如果近5年没有满意的就调到10年。另外右上角也有一个展示方法可以选择,可以把Format(格式)默认的summary改为Abstract(摘要)。甚至如果你想看最新的,也可以在下面一栏选择为most recent。 快速浏览一下摘要后,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是自己想要精读的,就点开该文献的题目,然后选择页面右上角的“全文链接”。 出现全文后,就会发现有PDF下载的按钮,点击它即可下载(同理可以把页面翻译成中文)。
 当然,如果你希望搜索得更加精确一些,可以点击搜索栏下方的“Advanced”。 这就属于段位高一些的方法了,具体怎么用,B站上一大堆教程,可以自行观看。需要注意的是,限定条件不要太多,不然到时候可能没几篇文章可以看了。 另外,还可以应用microsoft edge浏览器安装一个叫做pubmedplus的插件,它有两个用处,一来是直接用sichub下载比全文链接更快捷,二来是可以查看文献的影响因子(IF)。有时候,sichub没有收录某篇文章,就下载不了。有时候scihub会崩溃,所有文献都没法下载(过两天会好的),就只能用刚才的老办法了。 当然了,在应用上述工具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障碍是我没有提到的,也不可能一一提及,这就需要大家自己慢慢琢磨寻找解决方法了。另外,下载下来的文献可以用WPS翻译,打开“划词跟随面板”就很方便(非会员不知道是否可用)。
 不过,不管是网页翻译还是WPS翻译,常常会差那么一点儿意思,有时候甚至会出大错。比如楼下这段话,对于“proliferation of fibrotic tissue”这个短语,WPS翻译的是脂肪组织增生,但其实应该是纤维组织增生。因此,翻译软件仅仅可用于快速地判断一下这篇文章或这段话是否能为我所用,如果要精读还是得靠自己。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