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贤爸。我越来越发现:要多与孩子交流,了解学习上的问题,以便及时帮助。昨天我问小贤:贤,科学课,开学考怎么样?听说比较难。小贤说:是的。我问:最后一道题,你做出来没有?他说:最难的两问,没解出来。听到这里,我心里咯噔一下:糟了,孩子的主动学习意识不够啊!在我看来:一个学霸级的孩子,从来不会等着老师讲才懂的,自学先搞懂。假如是老师讲懂的,是靠记忆力,而自己搞懂的,才是理解力,真本事。小贤算是比较努力的孩子,但要拥有“学霸体质”(即主动的学习意识),一定要慢慢渗透的。
我想:很多孩子都缺乏类似的学习意识,对于如何学习一知半解:如何善于学习?擅长掌握和记住知识?取得好成绩?这些问题都没有想到,只等着老师给任务和答案,被动学习,要不得。我今天给你分享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丹尼尔 L. 施瓦茨的6种科学学习方法。
这些方法选自他的专著:《科学科学: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书中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实用的学习技巧,帮助孩子们不再因为方法问题在学习中碰壁。
施瓦茨教授写这本书的初衷就是:让世界各国读者都能学习到这些方法。
他尽量让这本书容易读懂,能让每个人有创意地把这些方法用于自己的学习、教学、辅导和对孩子的养育。
下文节选了其中非常重要的六种学习方法:
01
归纳类比
(Analogy)
什么归纳类比?通过观察、探寻各种事物之间,内在相似性的学习方法。
例如,树干上绿色的蚂蚱,与非洲草丛中的金毛狮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点?让孩子寻找其中的类比关系,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生物学里的重点概念。(如保护色或伪装)。
如果只给出其中一个例子,孩子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到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比如狮子的样子多么伟岸,长得像不像《狮子王》里的辛巴等。类比,是一种极为强大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学到“换汤不换药”中的“药”——不变的东西。
例如,孩子学习电流,可以这样类别——“电流就像充满于水管中的水”,用更熟悉的水流,去理解一个相对抽象的新概念。这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之一,让学生把校内习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真实场景中,做到学以致用。02
精修勤练
(Deliberate practice)
精修勤练?
它是针对某个具体的技能,或是概念进行专注而努力地练习,从而超越自身的现有水平。
这种方式能让执行学习任务,例如解题,或学习某个技能,变得更快、更准确、更有效率。举一个练习篮球的例子:一位篮球运动员练习100个罚球。每次投球,她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她的平衡性和膝盖的弯曲上,力求实现最好的技术动作。学习者进入瓶颈期,原地踏步:一遍一遍地重复做题,但并没有算的更快更准确。
一位学生虽然做了很多道题,但只是机械式地算和写,并没有集中注意力思考。
要以目标为导向,集中练习某项特定的技能。
提高写作水平的作家来说,找出之前作品中使用被动气的句子,尝试将它们都转化为主动语气的句子。
对于想提高解题能力的孩子,要找到一类的题目来专题训练,才会提高。
03
自我生成
(Generation)
什么是自我生成?
是指利用一部分线索作为提示,来生成目标记忆。
学习的目的,就是会提取知识点,所以,练习回忆的过程可以提高记忆强度,让之后再次回忆变得更加容易。另外,将记忆练习分散到数天内,要比集中进行更有助于提高记忆强度。缺乏这个技能对孩子学习的影响很大,例如,孩子背课文,记单词。比如,总记不住一些零散的知识,要给出多种不同提示后,才想起词语的含义;或者无法形成对知识的长期记忆,在周测中表现很好,但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全忘了。那怎么把自我生成运用到孩子的学习上?以背单词为例,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学习:根据线索来记忆,会比试图直接记住所有内容有效得多。04
想象玩耍
(Imaginative play)
想象玩耍:是创造与真实世界不一样的故事世界。
举个例子:一个小朋友拿一把叉子(象征“妈妈”),训斥勺子(象征“孩子”)为啥不把青菜吃完。想象玩耍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抽象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认知控制。想像玩耍,例如亲子互动,训练这些核心的能力可以刺激成长发育。玩耍终究是比较有趣的,至少可以作为开展活动、支撑成长进步和提升学习兴趣的有效载体。让人们在想象时,按照不同行为规范去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亲子游戏中,让孩子在扮演医生时,认真去模仿医生的样子,而不是模仿病患的样子。
又如,家长要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在和孩子读故事的时候,家长提出“假如……,则会……”的问题,激发孩子想象力,加深记忆和理解。

05
可视化
(Visualization)
知识的可视化?这是一个我喜欢用的一个学习方法。
它就是将知识或信息的结构关系,用视觉的方式表达出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与想法。
具体形式包括,知识地图、图表、草图、文氏图、树状图、矩阵表,等等。
举个例子,地铁图并不精确,但它能帮我们快速找到去哪儿?20世纪初,哈里·贝克( Harry Beck)为伦敦地铁线路设计了一套视觉方案,虽然牺牲了精确具体的地理信息,但却为乘客提供了更方便乘车的相关信息。从此启发了现代地铁线路图的设计方法,当今几乎每座城市的地铁系统都采纳了这套方法。视觉系统的特性会支持人们发现信息间的结构关系、形成新颖的解读方式,并且提高搜寻信息的效果。
我看完一本书,喜欢对其中的内容,画出知识导图,也是这个方法来加深记忆。当孩子想不出如何组织思路,或将想法结构化(可视化可以提供结构)——一场报告非常拖沓,讲了一大堆零散的内容,却没有行文的组织框架。例如,孩子的想法太过模糊,一名学生说,“地震的发生是因为大地相互碰撞。”其实,画一张图表,可以更好地理解它是“地球板块在不断挤压时所形成的巨大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将复杂情况绘制成示意图,从而追踪所有可能的因素——在绘制雾霾的成因时,可以尝试利用几种不同的可视化表达方式。
06
睡一觉
(Take a Nap)
睡眠能够,帮助人们把短期记忆固化为长期记忆,并将学习内容与自身知识融为一体。
选择午后打盹儿或是保持规律的睡眠作息,可以促进对白天学到内容的记忆,还能帮助人们从自身的经历中发现规律。睡眠过程中大脑沉静下来,进入自我审视的模式,不再接受新信息和新挑战。一天的记忆被重新激活,一遍又一遍地快进播放,与长期记忆中储存的知识逐渐形成关联。这会减少遗忘的发生,并且显露出不同想法之间暗藏的关系。
被难题所困的人,离破局还差一点点顿悟,那就带着问题睡上一觉吧!打盹儿15分钟,迅速激活大脑。打盹儿60-90分钟,以此来获得记忆带来更多的福利。
贤爸说
看了今天的学习方法介绍,对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告诉我:平时你是什么辅导孩子的,欢迎留言区交流。你的留言,我会精选出来,根据留言点赞多少+留言质量,我会送出一张贤爸知识星球门票,价值199元一年。
什么是贤爸知识星球?它是一个育儿付费社群,现在700+妈妈加入了。在这里,我会分享我的育儿方法,为你答疑解惑,让你育儿不再焦虑。费曼式学习法,自我讲读法,三读法,波利亚万能解题法,新手和高手有什么不一样?。。。到今天为止,写了15万+字育儿经验。1.一年约12万字育儿干货分享。我的分享计划是:每天约400字,一年约300天即12万字,都是贤爸平时阅读,研习,陪娃中提炼的育儿方法。
2.一年约100个育儿小技巧和学习方法。每周二,周四,我会重点讲亲子沟通+孩子学习方法,一年50周,共输出100个可操作的方法。
3.一对一的育儿问题答疑,陪娃实操经验分享,都是干货,感悟,可解惑,可探讨,相互借鉴。
还可以,遇到育儿理念同频的家长,一起云养娃;还有不定期的打赏,红包等,。你加入之后,前两年多的精华内容你都可以看到,时间从你加入日算起的下一年。知识星球内容精选(部分)